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资深行家

作者:王文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里屋的晨光斜斜切过原石切面,将绿玉肉照得莹润透亮,叶南诏指尖捏着块半开的老坑料,指腹摩挲着玉肉里细密的绿丝:“沐老板是行家,这料的水头和色阳度不用我多夸,帕敢矿口的老料,去年行情最好时,每吨要价直奔八千大洋。”


    “我跟矿老板是二十年的交情,才压到七千五,这价在腊戍找不出第二家。”


    沐娜允握着强光手电,光束顺着原石裂绺往里探,眼底映着玉肉里的絮状棉:“叶老先生,七千五确实比市价低,但您这料里有三层棉,得赌切开后的净度。”


    她突然关掉手电,指尖点在原石表皮的松花上,“而且这松花看着浓,内里能不能化开还两说。”


    “上个月我在曼德勒收过块类似的,切开后棉絮裹着绿,最后只能做些小挂件。”


    段景宏站在一旁,假装研究墙角的翡翠摆件,实则用馀光扫过叶南诏袖口。


    那里藏着的微型录音笔正微微发烫。他想起出发前的叮嘱,适时凑上前,故意把“行家”的架子摆得十足:“娜允姐,我看这料的癣色挺活,说不定能跟绿走。”


    他故意说错术语,果不其然引来了沐娜允的纠正。


    “是‘癣随绿走’,而且这是死癣,只会吃绿不会化绿。”沐娜允白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叶南诏,“叶老先生,七千二,我立马付定金。”


    “我瑞玉阁要这批料做仿古玉,工期紧,您也少赚点,以后咱们长期合作。”


    叶南诏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汤在舌尖滚了滚:“沐老板砍价够狠。”


    他放下茶盏,指节在原石上轻轻敲了敲,“这样,七千三,我再送您两块边角料,够做十来个玉牌。”


    “您也知道,仿古玉讲究‘料足工细’,边角料能凑些小物件,不算亏。”


    沐娜允眼睛亮了亮,指尖在桌沿敲了敲:“行,就七千三!我现在让会计打定金,三天后送货到瑞玉阁后门,别走正门,免得引人注意。”


    她从手提包里掏出支票本,钢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里,段景宏悄悄将鞋底的纸条往叶南诏脚边踢了踢。


    纸条边缘沾着的泥点,正是今早从瑞玉阁后院带出来的。


    叶南诏弯腰捡纸条时,袖口的录音笔恰好录下沐娜允的话:“六爷要这批料赶工,三天后就得做出三件仿宋青瓷瓶,您可别眈误了。”


    敲定价格后,沐娜允收起支票,又跟叶南诏确认了送货细节,才带着段景宏往门外走。


    临出门时,叶南诏突然叫住她:“沐老板,这批料的鉴定证书我让徒弟明天送到您府上,都是缅甸矿务局出具的,放心。”


    沐娜允脚步顿了顿,回头笑了笑:“有劳叶老先生费心。”她没看见,叶南诏眼底闪过的精光。


    两人踩着青石板往瑞玉阁走,沐娜允心情极好,手里的手提包晃得叮当响:“没想到这叶老先生这么好说话,比帕敢那矿老板实在多了。”


    “七千三每吨,比预算省了近两万,六爷肯定高兴。”


    段景宏故意落后半步,目光扫过巷口的早点摊。


    小张正假装擦桌子,指尖飞快地跟他比了个“安全”的手势。


    他松了口气,追上沐娜允:“娜允姐,这叶老先生看着挺和善,不象做古董生意的,倒象个教书先生。”


    “你懂什么?”沐娜允白了他一眼,“真正的资深行家都低调,你没看见他那本《翡翠原石图谱》?”


    “里面夹着的矿脉图,比曼德勒最大的玉器行老板手里的还详细。”她突然压低声音,“六爷说,往后咱们的原石都从他这儿进,省得跟那些矿老板扯皮。”


    段景宏心里一动,故意装出好奇的样子:“那咱们跟叶老先生长期合作,会不会有风险?毕竟他刚认识咱们。”


    “风险?”沐娜允嗤笑一声,“六爷早派人查过他,仰光开了三十年玉器行,去年才来腊戍,跟本地帮派没瓜葛,干净得很。”


    她顿了顿,又道,“再说,咱们给的价不低,他没理由跟钱过不去。”


    段景宏松了一口气,警方在“造假”身份这块还是很靠谱的。


    俩人说话间已到瑞玉阁门口,沐娜允推开门,院里的缅桂花飘来阵阵香气。


    她回头对段景宏说:“你先回房歇会儿,晚饭时我叫你。”


    段景宏应着,转身往西厢房走,路过密室时,听见里面传来寸文山的咳嗽声。


    想来是在跟鲍司令的人通电话。


    他脚步没停,回到房间后立刻反锁门,躺在床上,开始思索今天是否有错误出现。


    晚饭的菜比往常丰盛,有红烧排骨和清炖鸡,寸文山坐在主位,手里捏着玉牌,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福寿康宁”:“小龙,下午跟沐娜允去看料,没出什么岔子吧?”


    段景宏赶紧放下筷子:“没有,叶老先生挺好说话,价格也谈妥了,三天后送货。”


    他故意往寸文山身边凑了凑,“师傅,您这玉牌雕得真好看,什么时候能教我雕蟠螭纹?”


    寸文山笑了笑,将玉牌递给段景宏:“急什么?今晚先教你给玉牌做旧,仿古玉的关键在‘沁色’,得让仿品看着有岁月的包浆。”


    晚饭过后,寸文山带着段景宏进了密室。


    密室里的煤油灯亮得晃眼,桌上摆着朱砂、盐酸、草木灰,还有几块待做旧的玉牌。


    寸文山拿起块白玉牌,往朱砂和草木灰的混合粉里一裹:“先把玉牌埋进这粉里,再浇上稀释的盐酸,静置两个时辰,就能出‘土沁’的效果。”


    段景宏跟着学,指尖沾着朱砂粉,黏糊糊的难受。


    他强撑着困意,看着寸文山熟练地调配盐酸浓度,心里却在盘算。


    再过两天就是交易时间,得想办法把鲍司令老顾问的信息也递出去。


    “手稳着点,盐酸别浇多了,会把玉肉烧裂。”寸文山拍了拍他的手背,力道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段景宏赶紧调整姿势,馀光瞥见密室角落的木箱。


    里面堆着的青铜碎片,跟博物馆失窃的战国青铜鼎残片极为相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