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作者:一个豆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姒来到最西侧的房间,已经被改做了小厨房。


    房间不大不小,二十个平方左右。


    靠墙的位置,盘了两个灶台,灶台上放着蒸锅、铁锅等锅具。


    灶台一侧的空地上,靠墙摆放着一排货架,最上面一层摆放着一些坛坛罐罐。


    王姒踩着凳子,逐一打开盖子,闻了闻、看了看,发现是油盐酱醋,以及腌菜、酱菜等物什。


    第二层则是放着几个浅口的竹筐,竹筐里或是放着鸡蛋,或是放着蘑菇、木耳等干货。


    第三层货架上,摆放着的是一捆捆新鲜的当季蔬菜。


    王姒翻看了一下,发现里面居然还有马齿笕、荠菜等野菜。


    第四次则是一些空的砂锅、碗等器具。


    货架与灶台之间,摆放着一张长条桌。


    桌面略显粗糙,却很是宽敞,放着案板、刀具、勺等物什。


    “……大舅母用心了,东西很是齐全!”


    王姒欢喜中带着感激的说道。


    除了灶台、锅碗、食材等,还有厨娘一人,粗使丫鬟两人。


    厨娘三十来岁的年纪,微胖,面皮微黄,但整个人都非常干净。


    头上罩着靛青色的头巾,将头发都包裹起来。


    穿着靛青色的棉布衣裙,围着褐色的围裙。


    肩膀上戴着襻膊,两根布条,将袖子笼了起来,露出圆滚滚的胳膊。


    王姒重点观察厨娘的手。


    手洗得很干净,指甲剪得比较短,甲缝里没有泥垢。


    “奴婢娘家姓孙,嫁的男人叫李德柱,所以,有人叫奴婢孙嫂子,也有人胡乱称呼一句德柱家的。”


    厨娘性格不错,感受到王姒打量的目光,非但不恼,反而笑着自我介绍。


    “孙嫂子!”


    王姒笑着跟厨娘孙嫂子打招呼。


    “哎!”


    孙嫂子爽利地答应着,她看着王姒,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今日的晡食,您可有什么想吃的?”


    在大虞朝,从皇宫到市井,人们都是一日两餐:


    朝食,早晨七点左右进食;


    晡食,午后三点左右进食。


    晚上,富贵人家还可以加些点心或是汤水。


    寻常百姓,也就只有这两餐。


    如今时间已经过了午时,孙嫂子开始准备晡食,便想询问表姑娘菜单。


    至于赵氏、王姒母女俩在饮食上的忌口,早在孙嫂子被调入海棠院的时候,管事娘子就已经提前告知!


    赵氏不喜姜,王姒不喜芫荽。


    “孙嫂子,我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你可以去问问我娘!”


    “如果我娘没有要求,就按照国公府日常的份例!”


    王姒始终没有忘了自己的身份——寄居的客人。


    她或许不必寄人篱下,却也不会失了分寸。


    “是,姑娘!”


    孙嫂子答应一声,便去正房请示赵氏。


    王姒则找来围裙,让小丫鬟帮忙系上,开始将竹篮里的食材取出来。


    今日她要给外祖父做的药膳是一道桑寄生连翘鸡爪汤。


    桑寄生,连翘都是侯府库房里收藏的药材。


    王姒随手一抓,便精准地抓出了需要的分量。


    这是她常年做饭、做药膳练就的技能。


    不用称,只靠手感,几乎没有误差。


    “还有枣!”


    王姒将药材清洗干净,又拿出两枚红枣。


    鸡爪也已经处理干净,王姒拿着刀,利索的切掉爪甲,切成小段儿,焯水。


    然后取来一个干净的瓦罐,倒上清水,水滚开后,将食材、药材等都放进去。


    大火烧开,小火慢炖。


    “看着些,一个时辰后,叫我!”


    王姒给瓦罐盖上盖子,拿着棉布巾子擦了擦手,对着负责烧火的小丫鬟叮嘱了一句。


    “是!姑娘!奴婢定会守着,寸步不离!”


    小丫头十一二岁的年纪,刚刚选入府里。


    虽然没能分排到太夫人、夫人或是几位小姐身边,但,能够来海棠院,也是极好的。


    海棠院人少,姑奶奶和表姑娘也没有贴身的奴婢,咳,她们在侯府的奴婢们,在被抄家的时候,都发卖了。


    没有心腹,新来的奴婢,只要用心伺候,就很容易混出头。


    若是能入了姑奶奶、表姑娘的眼,提为三等、二等丫鬟,都是有希望的。


    是以,小丫鬟这会儿听到王姒的吩咐,直接拍着胸脯保证。


    王姒笑了笑,是个伶俐的,倒是可以考察一二,若是得用,就收在身边。


    王姒交代完,并没有回房间休息。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国公府不是只有外祖父,还有外祖母呢。


    王姒站在长条桌前,看着篮子里的食材,努力回想着:


    外祖母的身体很是康健,不似外祖父那般有旧伤。


    不过,到底上了年纪,如今又是刚刚换季,可以吃些滋补的药膳。


    “我记得,外祖母喜欢吃鸭子。索性就给她老人家做个冬瓜薏米鸭吧。”


    王姒暗自想着,手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她取来相应重量的薏米、枸杞、冬瓜,以及处理好的鸭肉。


    清洗,将鸭肉、冬瓜切块儿。


    薏米、枸杞子,泡发。


    另一个粗使小丫鬟已经帮着刷好锅。


    王姒来到灶台前,热锅,放入荤油。


    橘色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


    乳白色的荤油化开,冒出轻烟,散发出霸道的油香。


    王姒将蒜片、鸭肉放入锅里,刺啦一声,蒜香、肉香瞬间弥漫开来。


    她快速翻炒,加料酒,加入高汤。


    火很旺,不多时,锅子便煮开了。


    王姒又放入薏米、枸杞,大火煮开,小火慢炖,加入冬瓜后,继续炖煮。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完了。


    孙嫂子用另一个灶台,快速地炒好了两荤两素,以及一道时蔬菌菇汤。


    王姒没有急着用饭,而是将两道药膳分别盛到白瓷盅里,与赵氏一起,亲自送到了国公府的松鹤堂。


    松鹤堂位于中轴线正中央,是国公府的主院,亦是卫国公、卫国公夫人的居所。


    “父亲!母亲!”


    赵氏扑跪到父母面前,伏在母亲膝上,痛哭出声。


    国公夫人也禁不住红了眼眶,嘴里不住地喊着:“我的儿!我可怜的女儿啊!”


    卫国公倒是没有失态,威严的脸上,却还是有着对于女儿的疼爱与怜惜。


    唉!


    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就选中王庸那个浑蛋?


    是他不好,害了晚娘一辈子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