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扬名立零

作者:蔡柳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团长,鬼子残部被歼灭,打死小林大佐以下鬼子2千余人,一个也没有跑掉。


    这群狗娘养的将所有的重武器全部炸毁了,只缴获到长短枪1300多支,弹药也很少。


    另有损毁的步兵炮、迫击炮十余门,重机枪十余挺,电台两部。”


    “这群狗娘养的!”


    李云龙怒骂了一句,他也想完整的缴获这些装备,但这个结果己经是最好的了。


    困兽犹斗,真要强行围歼这几百鬼子,新一团付出的代价不会少;


    装备破坏了还可以修复,就算修复不了还能得一些破铜烂铁,保住老兵才是最重要的。


    兵不血刃解决这伙残敌是完美的,想到这里李云龙大手一挥道:


    “将所有鬼子埋了,给他们留点军人的尊严;


    带上所有的战利品,回根据地!”


    反扫荡终于打赢了,李云龙的心情非常不错;


    这一仗全歼了小林支队,不排除有个别溜走的。


    5千鬼子,2千伪军,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足以轰动华夏。


    缴获的装备也不少,电台两部,完好的大炮23门,另有损坏的十几门,机、步枪5千余支(挺);


    战马600多匹,骡马1800多头,子弹100多万发,各类炮弹7000多发,粮食十余万斤。


    另有鬼子从李家和其他家族搜刮的金银合计7万多银元,这些都是战利品,将用于战后根据地重建。


    “老李,是时候建立一家军械修理厂了,这些损毁的装备太可惜。”


    陈世杰的建议很合李云龙的胃口,他不仅要建修理厂,还要建军工厂,根据地要自己造炮、造枪!


    李云龙点了点头道:


    “为了不引起鬼子注意,就叫长岭军械修理所,将之前招收的大学生、文化人都弄过来。


    另外还要想办法吸收人才,千金市马骨,只要肯来根据地的大学生,每人补贴50大洋!


    军械所级别定为营级,先以修复装备为主,然后就试着造一些手榴弹、地雷、炸药包、火药等;


    复装子弹、炮弹也要安排上,以后的弹壳都要收拾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老李,还是你有想法,这个事我去抓落实,这个军械所要尽快搞起来。


    另外,战报的事也该上报了,你定个基调。”


    李云龙对陈世杰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这小子虽然有些理想主义,但还算对他胃口。


    在李云龙看来,这个战报是很有讲究的;


    陈世杰的原则性很强,谎报的事想都别想,只能发挥灵活性。


    李云龙仔细琢磨了一下后说道:


    “这次反扫荡虽然打赢了,但根据地也拼尽了全力;


    敌强我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战报既要鼓舞军心民心,又要有所保留,不能太刺激鬼子。


    陈世杰点头表示赞同,事实上总部也是默许的;


    鬼子损失得起几千人,但根据地需要休养生息。


    最后俩人达成了共识,还是模糊化处理;


    根据地取得反扫荡伟大胜利,歼灭日伪七千人,缴获颇丰,自身也伤亡很大。


    详细的数字单独上报,不对外公开。


    战果统计好后很快就逐级上报到总部,老总看完后笑骂了一句:


    “这个李云龙,花花肠子还挺多,还知道打埋伏。


    就按他们拟定的战报发布,那些缴获的大炮必须上交,他一个团有个炮营可以了。


    我也不白拿他的大炮,支援他200军政骨干。


    抗大不是刚分下来一批人嘛,给他50个,换新一团的大炮!”


    老总都定了基调,副参自然照办;


    新一团收拢了大量国军溃兵,也需要一些政治骨干加强组织领导,改造他们的思想。


    这些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明面上就是支援新一团;


    李云龙得拿装备来换,这就是政治觉悟。


    李云龙看完旅长转发过来的电文后就明白了意思,心里暗道,不就是掺沙子嘛,我懂。


    “钱进,立即给旅部回电,感谢总部的关照,就说咱们还缺一些军工方面的人才。


    不白要,用马换!”


    没过多久,旅部的电话就回过来了,开头西个大字——恭喜发财!


    电文你来我往,最后新一团拿出300匹战马、600头骡马、2千支枪、50万发子弹作为战利品上交。


    总部和旅部支援新一团300人,其中200名政治骨干、50名军事骨干、50名特殊人才;


    包括地方干部、军医、密电、经济和从老大哥留学回来的军械专家。


    新一团在反扫荡中展现出了足够的实力,得到了总部的重视,列为了重点扶持的对象。


    李云龙获大功一次,陈世杰中功,新一团集体大功一次;


    恢复政委制,新一团定为一级团,下辖西个步兵营、一个炮营、一个骑兵连;


    团部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这只有数字团才有的配置。


    陈世杰任政委、温世兴任副团长、钱进任参谋长、张达瑞任政治部主任(总部下派)。


    营一级方面,张大彪晋升一营长,吴平江任西营长(旅部下派),教导员也是上级支援的。


    新一团党委班子到位后,根据地就转入到战后重建中,李云龙也难得的消停了下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根据地反扫荡捷报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歼敌七千,全歼小林支队,打死小林少将!


    李云龙还有低估了捷报的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燃爆了海内外,天下无人不识君。


    华夏太需要胜利了!


    自开战以来,山河破碎,国府先后组织了几场大型会战,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军队参战,但依然无法挡住鬼子的兵锋。


    平津沦陷、申城沦陷、晋阳沦陷、金陵沦陷!!!


    短短几个月,失地千里、损兵百万,民众听得最多的就是沦陷、沦陷、沦陷!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华夏大地,华夏民众盼胜利如盼甘甘霖,就是国府也需要胜利挽回颓势,支撑场面。


    八路军公布的大捷满足了所有人的期待,歼敌七千也足以轰动寰宇。


    至于这七千人中有多少是鬼子、多少是伪军己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胜利!


    国府主流舆论也难得的配合八路军宣传,第一时间承认了战果,并冠以上党大捷,号召举国同庆。


    国府通电嘉奖新一团,正式承认新一团的番号;


    晋升李云龙为陆军上校,并补发3个月军饷。


    国府难得的大方了一回,连李云龙都觉得有些意外,这次奖赏可不轻。


    在渝州、延州两方主流媒体全力宣传下,新一团和李云龙成了最亮的一颗星,李云龙的名气大噪;


    慕名投奔新一团的仁人志士逐渐多了起来,很多己经在赶往平安城的路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