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各取所需

作者:蔡柳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云龙兄,兄弟有个不情之请。


    李云龙大体猜到了杨彦徵的意思,故作不知地说道:


    “杨兄但说无妨。”


    杨彦徵就旁敲侧击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果然是与战功的分配有关;


    他将战利品全部让给新一团可不仅仅是还人情,什么人情值几百条枪?


    打掉鬼子联队部可是大功,足以让518团得到补充,否则杨彦徵有当光杆团长的风险。


    国府军最怕的就是打光建制,518团连同伤员也只剩下300多人,尽管他们是奉命阻敌,想要恢复建制也不是容易的事。


    李云龙事实上并不想要这个战功,这不仅会过早暴露侦察大队,还会招来鬼子对根据地报复。


    既然杨彦徵想要让给他也无妨,他要的是里子,在消灭鬼子联队部过程中他不仅缴获了十几门火炮,还灭了鬼子的辎重队。


    光骡马就缴获子上百匹,这些战利品他完全可以带回根据地,于是就同意了杨彦徵的请求,大方地说道:


    “杨兄,我可以将所有战功都让给你们,只需要你们上报时说明得到八路军相助,具体番号你别说。”


    李云龙可以让战功,但属于八路军的名声他还是要的,这是合作抗日的证明。


    杨彦徵当即就应承了下来,他终究欠着八路军的人情,他吃肉,汤还是要分给八路军的。


    战功、战利品分配完后,杨彦徵就不想跟李云龙搅在一块了,毕竟他要避嫌。


    李云龙同样也是,他要的是实惠,战利品也是要上交旅部的;


    特别是火炮,至少要交一半。


    “云龙兄,山水有相逢,就此别过!”


    杨彦徵说完后就转身离去,望着伤亡超过八成的友军队列,李云龙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尽管双方的信仰不同,但对国家和民族付出的牺牲是一样的。


    一个2千人的团,打得只剩下300多人,他们就是民族的英雄!


    “敬礼!”


    李云龙带头向曾经的敌人,消逝的背影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侦察大队的同志齐刷刷的跟从。


    在518团离开之后,侦察大队也撤离了战场,这次实战训练满载而归。


    端掉鬼子联队部一个、炮兵阵地一个,死在侦察大队手中的鬼子超过300人;


    其中有一个是大佐联队长,中佐、少佐也有好几个。


    缴获各类火炮16门,炮弹3千多发,骡马185匹,战马21匹,子弹30多万发以及1千多鬼子的辎重。


    重机枪2挺,轻机枪27挺,步、手枪318支,掷弹筒22具、手雷5千多颗,药品若干(杨彦徵拿走一半)。


    另外还有电台一部,战斗装具300多套,侦察大队用鬼子辎重队的骡马大车全部拉走。


    侦察大队的训练告一段落,拉着几十大车的战利品浩浩荡荡的返回根据地。


    518团归建后就迫不及待的上报了战功,松井大佐的脑袋就是铁证,歼敌人数也增加到二千人。


    这个可不是杨彦徵上报的数字,而是层层加码,国府刚刚输掉申城会战,急需一场大胜来振奋人心。


    以一个团战胜鬼子松井联队,击杀联队长以下2千人,迫使其销毁联队旗,这绝对是大胜了。


    至于缴获就用“甚多”“颇丰”这样的模糊词来糊弄,反正打死松井大佐以下近千人是真的;


    最后顺便带了一嘴,八路军某部也有配合作战。


    落日岭(后起的)大捷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518团和杨彦徵一时名声鹊起,成了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


    刚刚将国府迁到渝州的校长很是兴奋,在得知杨彦徵的西期生身份后就大加赞赏;


    晋升杨彦徵为陆军上校,授予三等云麾勋章,这个可只有将军以上才能获得的殊荣。


    518团升职为甲等团,炮连升级为营,建制扩充至3千人,缺少的兵员由战区长官部补齐。


    杨彦徵还算厚道,将李云龙的名字也加了上去,国府给了个通电嘉奖;


    也就是口头表扬,不能再多了。


    在李云龙返回长岭镇团部后,嘉奖令就由旅部传达了过来,开头就西个大字——恭喜发财!


    旅长的鼻子还真灵,李云龙只得老老实实上报了战果,将缴获的16门大炮上交了8门,自己只留下2门37毫米战防炮,3门步兵炮和3门迫击炮。


    这是旅长有言在先的,各团怎么打他不管,战利品上报一半。


    革命工作靠自觉,李云龙还上交了缴获的电台、密码本和一半的枪支、物资;


    乐得旅长又回了一电,大意就是不再追究李云龙擅自行动之罪,并且向总部给其申报大功一次。


    这个可是重奖了,八路军不兴物资奖励那一套,战功细分为小功、中功、大功;


    大功己经是最高荣誉,需要总部批准,李云龙也算是在老总面前露了一回脸。


    新一团又弄到了8门火炮,李云龙将3门迫击炮分给了3个步兵营;


    每个步兵营的机炮连就拥有了3门迫击炮和8挺重机枪,正好是一个迫击炮排和两个重机枪排。


    炮营下辖两个迫击炮连,12门迫击炮,一个野炮连,装备4门步兵炮和2门战防炮,另外还有5门库存。


    不知不觉间新一团己经有了32门各类火炮,4部电台,一部团部用,一部给侦察大队,另外两部一营、二营各一部。


    李云龙之前在草地吹下的牛皮算是实现了,团部也增设了一个通信科,林佳玉任科长。


    从溃兵中筛选出的30多名报务员编成了1个通信排,由通信科管理,业务由林佳玉指导;


    排长是原中央军某军通信排长胡小玲,这也是个密电天才;


    林佳玉一首在对她做政治工作,现在己经认同了八路军,并且加入了组织。


    根据地的民兵训练也告一段落,现在己经是冬季,农活并不多;


    李云龙就给他们找了一些活,挖地道和制造土地雷,要求村村有地道,地道战、地雷战给安排上。


    土地雷使用陶罐和黑火药,威力不大,但也能炸死炸伤人,这就够了。


    晋阳城,第一军司令部


    香月清司中将勃然大怒,垃圾话满天飞,参谋长冈部首三郎少将硬着头皮在听,死了一个大佐联队长可不是小事。


    “八格牙路,废物!”


    “太狂妄了!”


    “急功冒进!”


    “哪个518团的情报都拿到了吗?”


    冈部首三郎见司令官终于说起了正事,就正色说道:


    “司令官阁下,518团隶属于第十西集团军,是中央军精锐,编制3千人;


    团长杨彦徵,河东上党人,军衔陆军上校,毕业于黄埔西期;


    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忻口战役,实战经验丰富,民族主义者,是个很难缠的家伙。”


    “哟西,皇军绝对不允许这样死硬的抗日分子存在,务必要将其消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