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甘孜,363团团部
李云龙正对着地图琢磨事,陈世杰兴冲冲地走进团部,激动的说道:
“老李,好消息,二、六军团即将翻越大雪山前来甘孜,上级命令我部提前去接应;
张主席指示,准备足够的物资,要让二、六军团的感受到我西方面军的热情!”
李云龙听完后忍不住冷笑了一下,这是某人要拉拢二方面军的节奏,还是不死心。
只是张特力想多了,贺胡子的党性原则是最强的,任政委更是未来的五大书记之一,拉拢他们的结果注定是赔本买卖。
这个赔本买卖李云龙是最乐意看到的,这等于是中央的助力来了。
有了二方面军的鼎力支持,张特力就更阻止不了西方面军北上,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军心所向。
李云龙稍作思考后说道:
“二、六军团万里迢迢而来,特别是翻越大雪山,将士疲惫,缺衣少食;
我们一定要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滚烫的姜汤,多放一些驱寒的草药。
另外还要多备一些柴禾,烧上足够的热水给同志们烫脚。”
363团的物资有限,只能支撑数日,后续总部会有大量的物资送过来;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可是大事,不是363团能操办的,他们只是打个前站,唱主角的还是领导。
363团到达大雪山北麓开阔地后,迅速派出了侦察连前去接应;
主力就地扎下营盘,熬粥、烧开水,等待二、六军团到来。
在侦察连的引领下,二、六军团的同志披着风雪而来,隔着老远就闻到了粥香;
此时此景,没有什么比一锅热腾腾的浓粥更具有诱惑力,这更是革命同志的热情。
两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随后,二、六军团和红32军奉中央命令改编为红二方面军;
此时张特力另立的中央己经取消,但他仍然不死心,意图拉拢二方面军的领导支持其错误路线。
他还以二方面军刚刚走出雪山急需休整为由,拖延北上,借机玩小动作。
贺胡子在南昌起义时就看清了张特力的嘴脸,差点毙了他,又怎么会听他忽悠?
红二、西方面军的领导和同志都强烈要求北上,张特力见自己说话己经不好使了,只得同意。
二、西方面军随即决定北上,编成了左、中、右三路纵队。
左路纵队,由第西军第十师、第十一师、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和红二方面军组成,由朱、贺率领,从甘孜地区出发。
李云龙所在的88师隶属于左路军,由于迎接二、六军团一事,与贺胡子结下了一份善缘,深受后者器重。
中央纵队,由第西军第十二师、第西军独立师、第九军全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和西方面军总部组成;
由徐总指挥率领,从炉霍地区出动。
右路纵队,由第五军和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组成,由董军长率领,从绥靖、崇化地区出动,负责后卫。
甘孜方向,李政委率红三十军为左路纵队先锋,363团再次打头阵,李云龙第三次过草地。
十月,历经千辛万苦的二、西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中央通过东征筹集到了一笔资金,在甘肃地区订制了8万套棉衣军装;
给远道而来的二、西方面军送上了一份过冬厚礼,赢得了同志们的热烈拥护。
红军终于走向了正轨,李云龙的363团随后又参加了西征,伤亡很大,但建制完整。
是唯一建制带回来的团,保留了大部分的骨干。
泸沟桥的枪声让李云龙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打鬼子了!
河西,363团奉命改编为八路军386旅新一团,李云龙任团长,陈世杰任副团长(政委),钱进任参谋长;
这可是刚改编时的团长,三个师加一起才15个,他现在成了第16个。
等于多折腾出一个团的编制来,要知道115师独立团、120师教导团长授衔时都是3颗星,129师教导团长也是两颗星。
363团征战万里,三过草地,又经历了西征的残酷磨砺,是真正的百战之师。
很多人都认为363团和其他部队一样全军覆没,谁知半年后李云龙历经千辛万苦,转战千里后又返回了河西。
不仅他自己归建,还带回了3千百战精兵,装备齐整,给了延州一个巨大的惊喜!
国府给的编制不够,还有上万老兵;
延州就搞了变通,给每个师又增加了一个团编制,即115师独立团、120、129师教导团。
现在李云龙又带回了3千老兵,高层大喜,这可是大功一件!
随即决定给129师再增加一个团的编制,由363团整建制改编,番号新一团。
这等于是一口气增加了4个团的编制,将原来计划好的15个团改成了16个团,李云龙成最早一批团长之一。
在拿到改编命令后,李云龙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己经是最满意的结果了。
此新一团与《亮剑》中的“新一团”完全不一样,不仅是首批组建的团,兵力更是多了一半,整整3千人!
《亮剑》中李云龙在八路军改编时并没有当上团长,是后面部队扩编后才晋升为团长的,这就是穿越带来的差别。
全团辖3个步兵营、1个炮营、1个侦察连、1个辎重连、1个骑兵排、1个警卫排、1个卫生队以及团部。
炮营装备迫击炮8门、75山炮3门,总共11门火炮,比772团还豪横。
营一级有一个机炮连,装备6门重机枪,2门迫击炮;
轻机枪平均两个班一挺,弹药充足。
李云龙得意洋洋的吹嘘道:
“就是给老子772团也不换,能得他程瞎子!”
陈世杰忍不住一笑,他闻到了浓浓的山西老陈醋味道,为了不刺激某人的玻璃心,他就换了一个话题:
“老李,同志们戴惯了红军的八角帽,对青天白日帽非常抵触,有的甚至嚷嚷着要回家种地,说什么打死不当白狗子!”
李云龙当即就拉下脸来说道:
“他们敢?这是当逃兵!”
“老子的部队绝对不允许出现逃兵,你这个政委怎么当的?”
“赶紧将部队集合起来,老子得好好跟他们说道说道!”
陈世杰被说得想找道地缝钻进去,这本身就是他这个政委的活;
最后还得李云龙出马,这让他情何以堪?
不管是现在的新一团,还是之前的363团,都被烙上了很深的李云龙印记;
就是总部在改编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没有打散363团。
他现在也有自己的难处,以前政委和团长是平级的,组织职务还要高于团长;
他是书记,团长是副书记,党指挥枪,严格上说他才是363团的一把手。
改编成八路军后,国府不允许设政委,所以团一级只有副团长,履行政委职责;
但大部分战士不知道这些,他们就认为副团长得听团长的,团长说了算。
待到部队集合完毕后,李云龙见绝大部分同志都还戴着红军的八角帽;
就黑着脸走到队伍前,而他自己头顶戴着的正是新配发八路军帽,帽徽是青天白日。
这可是白狗子的标志,双方打生打死十年,无数同志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
一般人还真转不过弯来,要不是他们对李云龙有着绝对的信任,脾气火爆的就要冲上来揍他了。
李云龙用威严的目光扫了一圈,这才大声地说道:
“同志们,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这顶反动派戴过的帽子,老子更不喜欢!”
“但我为什么还要戴?因为打鬼子!”
“我们和反动派就像一对天天干架的兄弟,反动派是逆子;
关起门来你打我,我打你都行。”
“各凭本事,谁打赢了,这个家谁就说了算!”
李云龙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众人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抵触的情绪就没那么强了。
李云龙就继续说道:
“现在来了个强盗,冲进咱们家里烧杀抢掠,打咱们父母、欺负咱家姐妹,抢咱家的房子、土地、粮食。
这个时候,两兄弟还要打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