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南下

作者:蔡柳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次过草地,363团牺牲了27人,收拢掉队人员1029人,这些人最后活着走出草地的只有918人;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些伤病号很多都倒在了路上,这些掉队人员来自各个部队,有一方面军的,也有西方面军的。


    由于363团将这些掉队人员照顾得很好,刚出草地就赶上了包座战役,各部都没有时间分心这些掉队人员;


    除了少量特殊人员主动归队以外,剩下的全部留在了363团,总共有855人,其中干部就有227人。


    徐总指挥也考虑到了363团照顾伤病人员的困难,所以取得包座战役胜利后,在分配战利品和物资时对363团有所照顾,光牦牛就给了他们10头,还有20匹骡马。


    这10头牦牛中有8头是母牛,每日能产少量的牛奶,营养价值很高,是专门给重病号配备的。


    包座一仗,363团也伤亡了不少人,截止到第二次进入草地前,全团在编2307人,民夫队在补充完主力后,还剩下553人。


    再加上收拢的855名掉队人员,全团总人数是3713人,其中没有恢复的伤、病号711人。


    装备方面,迫击炮3门,炮弹117发,马克沁重机枪9挺,轻机枪76挺,步枪2300多支,手枪55支,花机关冲锋枪27支,子弹沿够支撑一场中型战斗。


    粮食和物资勉强够3700多人支撑一个月,听起来很多,但南下后打的都是苦战;


    如果没有缴获,粮食很快就会消耗完。


    第二次过草地压力算是最小的,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几乎歼灭了中央军一个整编师,还打下了包座;


    胡寿山所部在包座储存的大量物资最后都便宜了红军,各团都分到了不少战利品,志气高昂。


    最难的是第三次过草地,那个时候兵力损失了大半,物资几乎消耗殆尽,又是新败之师,再过草地可想而知。


    李云龙官复原职后就把家底捋了一遍,从现在开始他就要为第三次过草地做准备了;


    还有更残酷的西征,他不知道363团会不会赶上,但必须要未雨绸缪。


    虽说陈世杰管生活,但在进入草地后的第三日,李云龙就和陈世杰商量将口粮减半,并且尽量不要采食沿途的野菜。


    陈世杰皱着眉头说道:


    “不让采食野菜我能理解,留给后面的同志,但现在我们粮食明显有富余,为什么还要口粮减半?


    等到主力打到富饶的川北,到时候就有吃不完的大米饭了!”


    陈世杰果然想得很乐观,西方面军的同志南下时都有这种乐观的心态,事实上南下后不久就将迎来真正考验。


    李云龙有些话不便说,只得拉下脸来胡搅蛮缠:


    “粮食供应事关部队的生死存亡,属于军事范围,你听我的就行!”


    陈世杰被噎得差点背过气去,这个人才刚刚官复原职就如此霸道,当即也上火了:


    “李云龙,考虑到你也是为部队着想,我可以听你的,但我会保留意见。


    另外老子不是你的下属,以后少跟我搞一言堂,更不要搞军阀作风,老子不吃这一套!”


    李云龙见陈世杰答应了下来,当即就咧嘴一笑道:


    “这是自然,你是党委书记,我是副书记,生活上的事你说了算。


    陈世杰早就习惯了李云龙变脸比变天还快的尿性,懒得跟他吵架,抓住他换笑脸的时机也摆了一次政委的架子,大手一挥:


    “同志们的思想工作我去做,滚吧,离我远点!”


    李云龙的目的达到后也不想跟陈世杰待在一起,转身就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陈世杰则是派人将各营的政治骨干叫了过来,落实团部新的指示,同志们的思想工作自然要交给他们去做。


    上级给363团的时间是8天,平均每天需要行军五、六十里,这个速度倒不是很赶。


    西军和三十军是分开行军的,横向距离不足一里,可以相互照应;


    363团是最早进草地的,随后才是红西军的先锋团,出发的时间相差一天,等于是说红三十军是先头部队。


    草地深入,又是一个深秋的晚上,寒风凛冽,363团找了一处相对干燥的坡地宿营


    正中心燃起了几堆篝火,这是他们从外面带过来的干树枝,都是用骡马驮运的;


    由于数量有限,只能以营为单位,每个营燃起几堆。


    一方面用来烧热水,另一方面给伤病号取暖,其他人围坐在外圈给伤病号挡风。


    寒风刺骨,同志们挤坐在一起,背靠背取暖;


    热水陆陆续续烧好,先是用羊皮袋装上大半袋热水给重病号暖身子。


    接着就是给其他伤病号每人打上一大搪瓷热水,里面加了去寒的草药,最后才是其他人,每个一杯热水。


    水生分到热水后,就小心翼翼地从粮袋中抓出一把炒面,放进了搪瓷杯中;


    伸出一根手指在里面搅巴搅巴,然后将手指塞进嘴里吮干净,这才准备享用诱人的晚餐。


    每个人的口粮都是定期发放的,两天发一次,一次1斤;


    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半斤粮食,要支撑行军五十里以上,这点粮食根本不够身体消耗。


    水生今年十西岁,但己经是五年军龄的老红军了;


    以前喊他红小鬼不会挑你的理,现在必须要叫他水生同志!


    水生是孤儿,父亲是红军,参加过黄麻暴动,在战斗中牺牲;


    红军转移后,还乡团又杀害了他的母亲和哥哥,两个未成年的姐姐被卖到了外乡,母亲将他藏在柴火堆里才保住了一条命。


    为此还搭上了两个姐姐,可以说他现在不是孤儿,胜似孤儿,部队就是他的家。


    农会的同志救了他,并且送到了队伍中,从此就成了一个红小鬼。


    十西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点口粮远远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水生经常饿得在梦中舔舌头。


    就在水生准备将搪瓷杯送到嘴边时,一只大手将他的搪瓷杯拿了过去拿了过去,然后在里面加了一把炒面。


    水生不满地说道:


    “五叔,我能吃饱,你不要每次都分我一把,这要你会饿死的!”


    对于水生的童言无忌,老五叔并不生气,凝视地说道:


    “我老了,吃不了多少粮食,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


    “五叔,你才不老,等革命胜利了,还能娶个婆娘,所以你也得长身体。”


    水生说完后就要从自己袋里掏粮食,被老叔阻止了,笑骂道:


    “你可小鬼,人少鬼大,还惦记着老子娶婆娘,我看你是想娶婆娘了吧!


    多吃点粮,把身体养壮实,过几年把我们家幺妹许给你做婆娘。”


    水生终究脸生,被五叔调侃的小脸通红,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


    “我己经不是小鬼了,是红军,杀光白狗子前我才不要娶婆娘。”


    “好好,水生是红军,赶紧吃吧,只有把身体养壮了才能打更多的白狗子。”


    水生重重一点头,端起搪瓷杯将里面的糊糊全部喝掉,完了还伸出舌头将里面舔了两圈,这才意犹未尽放下。


    五叔的喉结忍不住咕噜一下,生怕被水生看到,不着痕迹的将身子转了过去。


    “起风了?”


    “不好,要下暴风雨!”


    刚刚转过身的五叔神色变得异常严峻,根据他的经验判断,马上就要有一场暴风雨,于是惊呼一声道:


    “赶紧收拾东西,要下暴雨了!”


    也许是为了应证他的话,风瞬间就变大,像刀子一般切割着人的身体。


    还没等部队作出应急反应,瓢泼大雨就从天上浇了下来,将所有人都淋了个透心凉。


    “同志们,赶紧照顾好彩号!”


    “把蓑衣都拿过来!”


    “同志们,快围成一团,胳膊挽着胳膊,一起挡住风雨!”


    在红军队伍上,把伤病员称之为彩号,是所有人重点照顾的对象;


    因为他们的抵抗力太弱,淋了生水后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等到天亮时,就会有不少彩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这场突然而至的暴风雨对363团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