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袖套上沾着酱油渍,胸前的"为人民服务"徽章别得有点歪。
风诗韵取了代表牛肉面的浅蓝色塑料号牌,走到窗口处递给女服务员。
对方扫了眼她漂亮的布拉吉:"牛肉面就剩三碗了,粮票肉票都带齐了?"
风诗韵点点头,服务员递上来一碗面。
铝制面碗端上来时浮着两片薄如蝉翼的牛肉,汤面上漂着几星葱花。
服务员用铅笔头在票据本上划拉:"三两粮票,半两肉票,钱给两毛二。"
她突然压低声音,"再给半两油票,碗底还能多加片肉。"
风诗韵摇摇头,伸手将钱和钱票递了过去。
女服务员见风诗韵摇头,便撇撇嘴把找零的硬币"当啷"扔在玻璃柜台上。
墙角广播喇叭正播着《社员都是向阳花》,穿深蓝制服的饭店主任背着手在厅里踱步。
他中山装口袋里露出半截"大生产"香烟,目光扫过每个顾客的碗——确保没人浪费一滴汤。
风诗韵端着面,找了一张包浆不算太严重的空桌,坐下。
她不是心脏的人,做任务在野外,啥都吃。
何况这就是这个年代的样子,不是脏,而是没有后世那么讲究表面的东西。
她在桌子上放的辣子碗里舀了两勺辣子,放进面里拌了拌。
然后“秃噜秃噜”嗦起面来,不得不说,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周围吃饭的人都有意无意的时不时将视线落在她身上。
可能对于这么漂亮的姑娘,吃面这么大声,感到稀奇吧!
风诗韵也不在意,很快吃完一碗牛肉面,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纸巾擦了擦嘴。
将用过的纸巾攥在手心里,这纸不能扔在这里,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这种纸巾。
这时候的人一般都用手绢或者那种米黄色,黄色,特别粗糙的卫生纸。
风诗韵出了门将纸巾收入空间,空间是可以自动清除废弃物以及垃圾的。
随后,她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从自己的空间里取出了六斤苹果和六斤梨。
她将这些水果装进一个布兜子里,然后把布兜子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
风诗韵骑上自行车,返回家中。
到家后,她先将自行车锁好,然后走进屋内。
风诗韵把水果分成了两份,一份留在家里,另一份则准备带走。
分好水果,她看着觉得有点单一,想了想,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两斤草莓和两个西瓜。
她同样将这些水果分成两份,与之前分好的水果放在一起。
风诗韵之所以不在沪城拿出水果,而是选择到了羊城才拿出来,是有原因的。
在这个年代,内陆地区的水果资源相对匮乏,单一,突然拿出这么多水果,恐怕难以解释其来源。
而羊城所在之地,恰好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域,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非常适合各种水果的生长。
因此,与其他地方相比,羊城的水果不但产量大,而且品种也多。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沿海地区的物资运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像水果和海鲜这样的易腐食品,很难顺利地运往其他省市。
所以再多的水果也只能在本地买卖。
风诗韵将分好的水果装入袋子中,然后拎起其中一份。
再加上她在沪城提前购买并放入空间的沪城特产放在一起,前往爷爷奶奶家探望他们。
爷爷奶奶的家与风诗韵家同在一个大院里,但有所不同的是,所有退休老干部们都被单独隔离开来。
居住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而且,这里的居住条件比外面要好很多。
在这个独立区域里,不仅有专门的卫生所。
还有一个小型的食堂,为老人们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和饮食保障。
风诗韵手里提着一大布袋的东西,沿着大院里的小路前行。
大院里绿树成荫,偶尔可以看到几位老人坐在树下悠闲地下棋。
还有一些军人家属聚在一起,看着孩子们玩耍,愉快地聊天。
风诗韵面带微笑,嘴甜地向每一个人打招呼。
“张爷爷,王爷爷下棋呢?”风诗韵的声音清脆悦耳。
“哟,是诗韵啊!”王爷爷抬起头,“这孩子,越长越漂亮啦!”
“王大娘,刘婶子好!”风诗韵向两位长辈点头示意。
“呀,王嫂子家的黑蛋都长这么大了呀!”风诗韵的目光落在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身上。
她的这一举动无疑把这些大爷、大娘和嫂子们惊到了。
风诗韵在这个大院里长大,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对她再熟悉不过。
除了她在沪城上大学的这三年后来家属院的嫂子大娘,其他人可以说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这个大院里,没有人不认识风诗韵,更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从小就漂亮得不像话的小女孩有多么特别。
这么多年来,风诗韵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与人交流。
所以,当她今天突然笑着跟大家打招呼时,大家都仿佛见到了鬼一样,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全部呆愣住了。
风诗韵看着大家的反应,心中并没有太多波澜。
她坦然地走过,继续朝着爷爷奶奶家的方向走去。
等她一走过去,这边的大爷圈、大娘婶子圈以及嫂子圈都炸开了锅。
“这孩子是好了呀?”张爷爷惊叹道,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语气。
“可不是嘛!”王爷爷连连点头,“你看她这十几年,什么时候主动跟谁说过话啊!”
王大娘满脸感慨地说道:“你们看到没有,这小诗韵刚刚还对着咱们笑了呢!
那笑容,真好看啊!”
刘婶子连忙应和道:“是啊,是啊,我也看到了,笑得可真好看!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王嫂子更是兴奋得拍手,附和着说:
“可不是嘛,这小姑娘可是个小神童啊!
从小就聪明伶俐的,而且长得还那么漂亮。
现在恢复正常了,简直就是完美啊!真是个可人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