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4日上午十时,魔都杨浦区。
夏日的闷热笼罩着残破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紧张的气息。
陆凡率领的六百人保安队正在一處相对完好的厂房内休整。
队员们检查装备,补充弹药,低声交谈。
“老板,有情况!”阿福突然压低声音,墨镜下的双眼闪着蓝光。
随后情报在耳机中共享:“一点钟方向,约五百米,两个街口外,发现日军先遣搜索队。
大约一个小队规模,正在沿主街谨慎推进。”
陆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指令:“全体注意,准备战斗。
老李,带你的一连从左翼巷子迂回包抄。
白金标,二连占领右侧那栋三层砖楼,架设机枪火力点。
其余人,依托现有厂房窗口和断墙,构筑正面火力网,放他们进来,听我命令开火!”
李振山脸上闪过兴奋的神色,低吼一声:“明白!一连的,跟老子走!”
一百多名队员悄无声息地没入左侧的狭窄巷道。
白金标则沉稳地一挥手,率领二连队员迅速而安静地登上右侧的砖楼。
qjy-201通用机枪的枪口很快从各个窗口悄然就绪。
很快这伙鬼子进入保安队的视野。
它们保持着标准的搜索队形,小心翼翼地前进,枪口指着可能藏匿敌人的方向。
陆凡一看,这支小队不仅装备还是单兵素养都极高。
还真不是华北那些步兵能比拟的。
可再厉害的鬼子也还是鬼子。
只要胆敢犯我我中华者,来之必诛!
当这支日军小队完全进入伏击圈中心时。
陆凡冷冽的声音传到每一位队员耳中:“打!”
霎时间,暴风骤雨般的火力从三个方向倾泻而下。。
现代化自动武器的火力密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它们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被这绝对优势火力碾压。
狭窄的街道成了它们的最后的埋骨之所。
战斗毫无悬念,短短几分钟内,日军这个先遣搜索小队便被全歼。
“快速打扫战场,老李埋上诡雷,准备转移!”陆凡命令道。
几分钟后,阿福再次预警:“大批鬼子正从西北方向赶来,配有重机枪和掷弹筒。
“撤!”陆凡果断下令:“按预定计划,向公大纱厂方向攻击前进。”
在白金标和阿福的引领下,队伍如鱼得水般地穿梭于错综复杂的巷道中。
快速拉开和鬼子的距离。
而断后的李振山手下,则有三位布雷高手:二毛子、三柱子和李大眼镜。
一手行进间布雷的手法,首接惊艳众人同时也让追击的鬼子苦不堪言。
当追击的鬼子们踏入这片雷区时,只听得一声声巨响,火光冲天,弹片横飞。
鬼子们被炸得人仰马翻,哭爹喊娘。
这三位布雷高手的表现,不仅成功地拖延了敌人的追击速度。
还为队伍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将赶来增援的鬼子主力甩在了身后。
很快,队伍突进到鬼子的重要后勤基地公大纱厂。
厂区外围不但设有沙包工事和铁丝网,门口还有轻型装甲车巡逻。
白金标观察着敌情,沉声道:“老板,硬冲恐怕代价太大。”
李振山不以为意的说道:“呵呵!是了解的太少~”
“就你话多,速度选三十号人跟我来。”陆凡淡然一笑,翻身进了楼房。
来到二楼,意念一动从空间中取出三十二具69式40毫米火箭筒和大量的火箭弹。
等李振山带着人上楼,他把火箭筒分发下去,并快速地做了演示。
在场都是老兵,火箭筒的操作一学就上手了。
简单的瞄准后,随着陆凡率先扣动扳机。
一道道炽热的火龙呼啸着扑向日军的工事和厂区大门。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接连响起。
鬼子的沙包掩体、铁丝网、包括那辆轻型装甲车,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重火力摧毁。
厂区大门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冲锋!”白金标抱着冲锋枪,第一个闪出巷道,怒吼着冲向纱厂。
队员们如猛虎下山,跟着他冲了进去。
厂区内,战斗立刻进入了更加残酷激烈的巷战模式。
鬼子依托厂房、车间、仓库甚至是办公楼进行顽强抵抗。
子弹在狭窄的通道和机器之间横飞,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双方经过短时间的僵持,在新一轮的火箭弹的开道下,鬼子的防线被撕开缺口。
保安队采用的三三制突进战术,充分发挥自动火力的优势。
冲锋枪和机枪的火力压制得鬼子抬不起头。
狙击手则精准地清除着任何试图操作重武器或发起反冲击的敌人。
身上有三级头三级甲的防护,后面又有火箭弹压阵,想不击溃鬼子都不行!
“不要恋战!目标仓库区!”陆凡的声音透过枪声和爆炸声清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
在阿福的精准指引下,主力突击队快速向厂区后方的仓库区域推进。
那里堆积着鬼子大量的军粮、被服、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
沿途粉碎了日军零星的抵抗后,巨大的仓库呈现在眼前。
“金标,建立防线;老李换燃烧弹,无差别攻击物资仓库;二毛,三柱子炸开后围墙。”
陆凡的指令通过耳机清晰的传递过去。
白金标快速控制几处要地,占据地形全面压制敌人。
李振山麻利的换上燃烧弹,首接对着仓库的窗户就是一顿乱射。
燃烧弹被射入仓库,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没多久仓库内就火苗乱窜,浓烟滚滚。
几声沉闷的爆破声响起,公大纱厂的围墙首接被炸出一个十几米的豁口。
目的达到,陆凡毫不恋战,下令全体撤离。
在李振山和白金标的断后掩护下。
保安队迅速而有序地撤出公大纱厂,再次消失在上海错综复杂的街巷之中。
只留下身后冲天的烈焰和鬼子无能的惊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