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好一个已读不回

作者:一露为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小的木屋里,此刻堆满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物资。


    崭新的歪把子轻机枪,整整齐齐码放着,足足140挺。


    装满黄澄澄子弹的木制弹药箱,堆成了小山,足有10万发。


    五十箱沉甸甸的木柄手榴弹。


    三个印着简体中文的白色金属箱,打开一看,里面是排列整齐、晶莹剔透的玻璃小瓶。


    拿起说明书一看,这是抑制感染的抗生素:青霉素。


    十箱印着红十字的急救包,里面纱布、绷带、药品一应俱全。


    还有堆积如山的压缩饼干、罐头、和布匹。


    在炕桌上,放着一个普通的铁皮盒子和一封信。


    杨靖宇强压着心中的惊涛骇浪,拿起信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刚劲有力的字:


    “物尽其用,多杀倭寇,抗战必胜!——商人:陆凡留”


    随后,他又打开那个铁皮盒子,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金光灿灿的大黄鱼。


    “这…这…”


    饶是杨靖宇心如磐石,此刻也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


    他环视着这满屋子的武器弹药、救命药品和珍贵粮食。


    再看看手中沉甸甸的金条和那封简短却重逾千斤的信。


    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难以言喻的震撼涌遍全身。


    “司令!这陆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啊?”王德泰的声音带着颤抖的激动。


    “他…”杨靖宇深吸一口气,望向陆凡离去的南方。


    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林海,充满了敬意。


    “他是一位真正的红色商人,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这份厚赠,恩同再造!”


    他紧紧攥着那封信和铁盒,对着南方,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密营里,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抗联战士,无不肃然起敬,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陆凡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黑暗中点燃的熊熊火炬。


    三天之后,陆凡带着小东北回到清虚观。


    他风尘仆仆地推开偏殿的门,一股压抑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


    与离开时相比,留守在此的保安队队员们个个蔫头耷脑,士气低落得如同霜打的茄子。


    没有战败的颓丧,却弥漫着一种更深的憋屈和无力感。


    连李振山这样火爆脾气的汉子,也只是闷头擦枪,一言不发。


    张廷枢闻声从角落里站起身,脸色同样难看,他示意陆凡到殿外僻静处说话。


    两人走到道观后院,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腥气,却驱不散心头的阴霾。


    “老板,您可算回来了…”张廷枢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懑。


    “仗没打输!相反兄弟们憋着劲,又和鬼子打了几场,啃掉了鬼子几个据点。


    可…可架不住咱们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捅得又狠又蠢!”


    张廷书说着耷拉下脑袋,整个人沮丧的一匹。


    “自己人?谁?”


    陆凡眼神锐利起来。


    “还能有谁?北平那位最高长官,宋哲元!”


    张廷书几乎是咬着牙吐出这个名字,“您走后,他就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张廷书伸出第一根手指,指尖都在微微颤抖。


    “他跑去天津,跟鬼子签了个狗屁《香月细目》协定。


    协定里,29军向鬼子道歉,37师撤出宛平城,还取缔咱们这些民间抗战组织。


    这马勒个巴子的,是打了胜仗的该签的条约?”


    陆凡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一股邪火首冲顶门。


    “第二件,”张廷书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更冷。


    “签完这丧权辱国的玩意儿,他不仅没回北平主持抗战。


    反而把29军的主力部队统统调离北平外围,往南调。


    您猜他调兵去干嘛?”


    张廷书眼中满是荒谬和怒火,“他怕中央军来了,抢了他的地盘,派部队挡自己人去了。”


    这样魔幻的操作陆凡彻底无语了,拳头猛地攥紧,骨节发出咯咯的轻响。


    这己经不是愚蠢,而是脑残。


    “这还不算完。”张廷枢深吸一口气,强压翻涌的气血。


    “金陵那边,一封接一封电报,一个接一个命令,催他回来指挥部队,坚决抗战。


    您知道他怎么回的吗?”


    张廷枢掰着手指,一条条数给陆凡听,每一条都像鞭子抽在人心上:


    “7月12号,何部长电令:速回北平,指挥部队抗战!


    宋哲元:己读不回”


    “7月13号,委员长亲令:务必回军坐镇,坚决抵抗!


    宋哲元:己读不回”


    “7月15号,何部长再电:日军数个师团正紧急向平津调动,情况万分危急!速归!


    宋哲元:己读不回”


    “7月16号,委员长再令:切勿受敌麻痹,必须速回部队,部署抗战!


    宋哲元:己读不回”


    “7月17号,委员长庐山发表抗战讲话,号召全国!举国震动!


    宋哲元:己读不回”


    “7月18号,何部长三度急电:战火迫在眉睫!速回!


    宋哲元:己读不回”


    “整整六天!六道最高级别的命令和警告!他就跟聋了瞎了一样!”


    张廷枢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这些日子,鬼子对于宛平城的攻击从未停止过。


    兄弟们在前线流血拼命,他却在后方跟鬼子勾勾搭搭,签卖国协定。


    调走主力防备自己人!


    对金陵的命令置若罔闻!


    任由鬼子调兵遣将,把刀架在咱们脖子上!


    这他妈算哪门子的长官?这他妈还打什么仗?”


    张廷枢胸口剧烈起伏,显然这些消息憋在心里太久,此刻倾吐出来,带着血泪。


    他最后咬牙道:“老板,您说,兄弟们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


    这仗,还怎么打?我们在这拼死拼活,到底是为了什么?”


    陆凡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如同万年寒冰般的冷冽杀意。


    他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让张廷枢都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清虚观后院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闷得让人窒息。


    “好…好一个宋哲元,好一个己读不回…”


    陆凡的声音低沉得如同从九幽传来,一字一顿,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猛的起身,下令:“集合部队,全员进入战备状态,老子要给这孬种知道知道。


    置国土沦丧于不顾,视袍泽性命如草芥,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