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洪亨九

作者:一只粥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殿之中,众人见此,俱是心中一凛。


    他们也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皇太极决定御驾亲征,那他们其他人的意见,就不重要了。


    他们只能接受皇太极的旨意,坚定不移的执行皇太极的命令。


    “此战,多尔衮为前锋,洪承畴随军出征。”


    随后,皇太极又点将,下达大军任命。


    而多尔衮和洪承畴,听到皇太极点名,两人立刻躬身领命。


    皇太极决定对大明开战,多尔衮心中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皇太极终究是下定决心,和大明开战。


    虽然以多尔衮的估计,皇太极此次亲征,试探意味较多,不会大规模开战。


    但只要开战,到时候是战是和,即便是皇太极,也决定不了。


    战争这个泥潭,只要进入,就很难轻易抽身离开。


    即便是以多尔衮的心智,也很清楚。


    战端一开,除非明国被满清八旗大军快速击溃。


    否则,大明绝对不会轻易停战。


    不过,皇太极开战的决定,对于多尔衮来说,是好事。


    一旦开战,他就能大展身手,有无数机会能够消灭大明。


    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多尔衮都认为,皇太极的决定是正确的。


    忧的是,皇太极御驾亲征,他只是一个前锋将军。


    身后有一个皇太极看着,他战斗的时候,都感觉有些束手束脚。


    若是皇太极让他当大军主将,那才符合他的心意,能让他随意发挥。


    皇太极跟在后面,就像是头顶悬着一把剑。


    时刻提醒多尔衮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敌冒进,更不要放飞自我。


    相比于多尔衮的高兴,洪承畴听到这个决定,却是在心中暗自苦笑。


    大明现在的水很深,非常深,深到足以让他感到窒息。


    不知怎的,洪承畴突然冒出一种感觉。


    皇太极此次御驾亲征,必定会大败。


    而且,还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击败。


    这一瞬间,洪承畴想到了击杀爱新觉罗·尼堪的李定国。


    想到这些,洪承畴大概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谬。


    将这些想法压到了心底,不敢再细想下去。


    虽然不认同皇太极和大明开战的决定,但洪承畴却不敢有丝毫怨言。


    像他这样,背叛大明,自决于民族和国家的人。


    没有丝毫退路可言,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洪承畴现在能做的,就是辅佐皇太极打赢这次大战。


    他们这些满清汉臣,看起来位高权重,深受皇太极的信任。


    但洪承畴很清楚,这些都只是表象。


    整个满清之中,除了皇太极和少数满清贵族之外。


    大部分满清贵族,如多尔衮等人,对他们防备极深。


    不仅是洪承畴,满清朝堂上的很多汉臣,都知道这一点。


    但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在满清。


    虽然当狗,但还能活下去。


    若是回到大明,可能都不用朝廷出手。


    就普通的大明民众,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们淹死。


    他们这些满清汉臣,在大明的叛贼榜上,个个榜上有名。


    像之前被萧峰击杀的孔有德,便是“鼎鼎有名”的大明甲等叛贼。


    既然已经当了狗,已经彻底回不去了。


    他们这群人所幸抛弃了人才能拥有的血脉和灵性。


    成为真正的“狗”!


    不想其他,一心一意只想着讨狗主人欢心。


    为此,它们甚至不惜向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下手。


    以此来向狗主人邀功讨赏,只为得到一两块淬毒的肉骨头。


    ……


    大明,玉熙宫。


    在清国大军隐秘调动的时候,远在大明京城的朱胜就收到了消息。


    朱胜手下的锦衣卫,东西二厂,护龙山庄,暗探遍布整个天下。


    清国如此规模的大军调动,想要瞒过他们的耳目,只能说异想天开。


    作为大明现在,暗地里,最主要的敌人。


    清国情报的优先级,不可谓不高。


    清国大军才刚刚有所动作,情报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大明。


    “召张居正、戚继光、岳飞进宫。”


    朱胜多少也当了几年的皇帝,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拿到情报的第一时间,朱胜就推演出了数种可能。


    但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清国要对大明开战。


    因此,朱胜第一时间就将召集文武重臣,准备商讨应对之策。


    “可能是清国有变,这才召集我们三人前来。”


    戚继光刚刚进入皇宫,就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元敬所言不错,数日之前,圣上就密召我入宫,备战清国。”


    张居正微微颔首,随即又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


    “只是没想到清国的动作会这么快。”


    在张居正的预测中,清国多少也应该先谈判,再开战。


    借着谈判的时间,一方面可以有更多时间备战,远比仓促开战好得多。


    另一方面,可以在谈判中提出一些明知大明不会答应的条件。


    可以借此扰乱大明的视线,也可以转移矛盾,安抚人心。


    “太岳,圣上莫非是想让我带兵出战?”


    戚继光点了点头,眼中战意十足,有些期待的问道。


    身为目前的大明军方第一人,戚继光已经“闲”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对于清国的八旗骑兵,戚继光早有耳闻,却一直无缘战上一场。


    现在终于有机会与清国的八旗骑兵一战,戚继光怎么可能不兴奋?


    “还是看圣上怎么说吧。”


    对于戚继光的问题,张居正摇头失笑,快步向玉熙宫走去。


    戚继光见此,也没有多想,快步追上张居正,准备觐见朱胜。


    对于两人的谈话,岳飞都安静的听着,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被雨化田带到了大明朝,更是得到了大明帝皇的看重。


    这段时间以来,岳飞跟在张居正身边。


    看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感触颇深。


    大明和宋国真的不一样!


    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更不受外族的欺凌。


    最为重要的是,整个大明,从上至下。


    是真的上下一心,只为建设一个强盛的大明。


    岳飞看着大明的繁华,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来到大明朝,最初的想法是学有所成之后。


    回归宋国,收服失地,驱除鞑虏,还宋国百姓安定的生活。


    但在这一刻,岳飞有些动摇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