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曹之威(2)

作者:星辰剑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先后接见李通、许定、李整、史涣等将,是曹操计划好的事情,在这批北迁的武将中,除了史涣以外,其他都是有相似之处的。¨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


    而这批武将是在曹昂麾下驱使的,而在曹操麾下驱使的武将中,同样有一批是跟李整他们相似的。


    做这一切的部署,曹操是有多层目的的。


    其一,更便于曹昂去推动军改。


    其二,叫麾下明白自己的态度。


    其三,针对冀州布防进行制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于曹昂能把此事办好,只有这样,方能叫曹氏麾下武将及军队明白,军改是不可逆的。


    说实话,曹昂所谋的军改,算是谋划到曹操心坎上了。


    不改革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改革要讲究策略。


    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在曹操崛起的初期,有多股武将群体带资率部投效,是给曹操解决不少麻烦的。


    如曹氏、夏侯两族武将群体,如沛谯籍武将群体,如别地武将群体,他们不是简单的投效。


    也是这样,曹操打拼的基业,是要拿出部分实利分润的。


    别的都好说,如爵位,职官,钱财这些,自迎奉天子定都于许后,曹操是掌握着主动与便利的。-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这些都是好说的。


    可唯独在一件事上,曹操希望能得到解决,那就是军中的私人部曲,这明面上也是属于曹军序列,可实际上却只听从所属将校。


    这其中有多大危害,曹操是心知肚明的。


    不过对待此事,曹操没有急着做,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曹昂的出现,无疑是帮曹操解决了烦恼。


    有些事需要曹操亲自出面,但是有些事吧,曹操站在后面,反倒要比亲自出面要强太多了。


    因为一旦没有做好,这会使曹操陷入被动下的,如果没有解决好的话,是会叫麾下离心离德的。


    可曹昂主动挑起这些,一切就显得不同了。


    做好了,获益最大的是曹氏,是曹操。


    做坏了,曹操能及时去表态,去挽回。


    如果是初入军中历练,曹昂去做这些,明显是不识趣的,可偏偏今下的曹昂,不管是威望,亦或是影响,那都是仅次于曹操的。


    这就显得不一样了。


    被牵扯到利益的群体,尤其是那些子嗣在曹昂麾下历练的,就需要在心里掂量下了,到底是排斥呢,还是去支持呢?


    毕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后曹操打拼下的基业,势必是由曹昂来继承的。′看_书~君^ `更.辛,罪+全.


    这跟先前不一样了。


    过去的曹昂是嫡长,按着礼法来讲,他是有最优继承权的,可现在呢,曹昂除了这层身份外,还迎娶了夏侯涓,诞下了嫡长子,关键在这前后吧,曹昂还打拼了不小的事业,这简首是稳固到不能再稳固了。


    除非曹昂意外逝去,否则这一事实无法更改。


    可问题是曹昂才多大啊,身边又有层层保护,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啊。


    所以曹昂在襄阳决定什么事儿,并且有序在荆豫徐扬西州推动,那么在曹操麾下的文武,就需要有对应的考虑了。


    这还不算完呢。


    曹操在许都做的种种,的确是为了内部考虑去进行的,但其中有部分决断,其实是围绕曹昂进行的。


    别的不说,就说这联姻,一大帮子弟在曹昂身边,哪些人是什么脾性,在确定联姻前,丁氏会不跟曹昂交流?


    要是依着曹操的脾性,他完全可以自己决断,但是他没有,而是选择跟丁氏商榷,甚至有不少叫丁氏来考虑。


    这难道就没有别的想法?


    “攘外必先安内,奉孝,你说子脩这脑袋里,到底是怎样长的?”丞相府,曹操负手前行,对身旁跟随的郭嘉说道。


    “这话真是说到某心坎上了,对抗外部势力前,先把内部给适当清理一遍,至少别影响到大局走向。”


    “这竖子,气人的时候,是真气人,但是牵扯到正事时,又叫人拍案叫好,真真是……呵呵。”


    讲到这里时,曹操笑了起来。


    郭嘉笑而不语。


    在曹操的身边待的久了,对这对父子的感情,郭嘉算是摸透了,一句话总结就是别掺和太多,尤其是别有小心思,用到这对父子之间,谁要是敢这样做,都不用曹昂做什么,曹操都上手了。


    “这段时日的许都不消停啊。”


    在郭嘉感慨之际,曹操却话锋一转道:“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做的事儿,别人都看不出来。”


    “不想跟他们一般见识,一个个有些上脸了。”


    “奉孝,你说某要是趁此次机会,好好整治他们一番,此事……”


    “明公,嘉觉得这件事,适当的敲打一番即可。”


    不等曹操把话讲完,郭嘉出言打断道:“要说整治,眼下的时机还未到,今下对我军而言,当务之急是彻底夺取冀


    州。”


    “只有把此地拿下,汝南袁氏才彻底被打趴下了,这样也能给公子机会,毕竟我军不能只考虑北方,而忽略了南方。”


    “奉孝说的没错。”


    曹操双眼微眯,点头道:“某是承受不小压力,子脩也是一样,而且子脩承受的,很多都是某该承受的。”


    “别的不说,就孙文台那个猘儿,骨子里就是好战的,要不是有子脩在,只怕江淮之地,荆北之地,不知遭多少次进犯。”


    “真要是这样,跟袁本初的两次交锋,某如何能心无旁骛的与之对战?更别提两次交锋下,子脩也出力不少。”


    讲到这里,曹操露出感慨之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袁公路的子嗣,袁本初的子嗣,孙文台的子嗣,一个个是怎样的,曹操这一路走下来,是看出来的。


    还有一些人,连子嗣都没有。


    刘玄德。


    吕奉先。


    每每想到这里啊,曹操是止不住的骄傲与自豪。


    自己的长子是有主见,是很气人,但是吧,这总比废物要强百倍,千倍吧,真要是那样,他曹孟德不知要生多少气呢。


    眼下的曹操,心态跟先前完全不一样了,没了那种急躁,特别是找寻不到理解自己的,可如今因为他的长子,因为今下所取得的一切,使得曹操在悄无声息下改变了很多,这种改变是具有深层次影响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