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风起(4)

作者:星辰剑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乱世持续的时间长了,有人渴望和平早些降临,这样人命如草芥的世道,就能被强势终结,与之相对的,有人希望乱世持续下去,这样纷争不休的世道下,就能谋取到利己利族的收获。~咸^鱼?看_书/惘. /首?发/


    人性就是这样。


    这世上最不能去猜,去试的就是人性,处在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继而产生的涟漪就存有差异。


    襄阳城散布的荆南之乱,虽说有征东将军府出面解决,以此探讨此事的群体变少了,可与之相对的,从襄阳城逸散出去的消息,却呈西面开花之势朝荆北治下扩散,这是超出很多人预料的。


    荆北,南郡治下。


    临沮县。


    “哈哈!!没想到你曹子脩也有今日啊!!”


    县衙内宅。


    书房内。


    临沮长杜普难掩兴奋,手里拿着一封密信,一想到接下来的局势,双手拍案的大笑起来说道。


    一旁坐着的中年,面无表情的看向杜普。


    “曹操领军在北跟袁绍鏖战至今,双方到底谁胜谁负,尚没有任何消息从北传来。”对中年的反应,杜普似没有看到一般,眉宇间透着激亢道。


    “从今年年初,征东将军府及西州牧府、刺史府就持续不停地向北输送钱粮军需,军械器械等,以此确保曹操能够领军战胜袁绍!!”


    “按着常理来说,曹子脩就该消停些,别在荆豫徐扬西州治下折腾,这样对大家都好,可他呢?偏不这样做!”


    讲到这里时,杜普眼神冷厉起来。^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别看他是临沮长,是一县主官,可在杜普的心底,对于曹昂的不少做派,是带有不满甚至是排斥的。


    编户齐民,清查田亩,兴屯建城,整饬驰道,兴修水利,广设书院……这一桩桩一件件站在整体层面是利国利民的,可是将具体的一件件事,跟对应的层次对标起来,这就让部分群体很是不满。


    无他。


    核心既得利益受损严重。


    这如何能叫他们高兴?


    “现在好了!!”


    在中年的注视下,杜普继续道:“屯驻于襄阳的精锐之士,一部分南下去了交州,一部分西进去了上庸、房陵、西城等地!”


    “荆南出现这等事,曹子脩除了倚仗在荆南所驻兵马外,根本就调不了任何兵马,继而从快把荆南动乱镇压下来!!”


    “所以杜君想好了?”


    中年听到这话,看向杜普道。·w*o*d*e_s,h!u-c/h?e+n?g,.!n*e^t\


    “想好了!!”


    杜普干脆利落道:“这机会太难得了,只要荆南的局势持续乱下去,荆北诸郡形势会跟着而变。”


    “一旦荆北出现大变,这势必会影响到许都方面。”


    “只要势能促到这一步,谯县曹氏在先前所夺优势与主动,势必会因动乱的出现,而跟着出现动摇。”


    “此言不假。”


    中年露出笑意,“或许想促成此势很难,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小曹贼所做之事,明眼人都能瞧出来。”


    “袁绍固然可恨,但大小曹贼所举更为可恨!!”


    “一旦天下大势,真叫大小曹贼联手抢夺了,等到大小曹贼横扫南北,则汉室的天也会跟着变!!”


    中年的话,让杜普沉默了。


    别看在先前数次接触下,中年没有表明身份,但是透过其口音,杜普知晓其是江淮一带的。


    这让杜普下意识联想到了被强迁至南阳的那些宗族。


    不过几次接触下来,杜普知道这支行走在暗中的反曹势力,不止有那些宗族的人,还有荆北、荆南两籍的宗族势力。


    先前在这件事上,杜普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因为曹昂此前营造的势太强了,让杜普看不到任何能功成的希望。


    尽管征东将军府做的很多事情,是不利于宗族势力的,但最起码有官职在身,还是能够斡旋一二的。


    所以这份不满与排斥,就被杜普深深的藏在心底。


    可现在明显不一样了。


    所以杜普做了自己的选择。


    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暴露出曹昂麾下的问题,不,更为准确的来讲,是整个谯县曹氏麾下的问题。


    即从建安二年开始,谯县曹氏迎来了对外快速扩张期,一个个诸侯势力,地方豪强,宗贼,郡贼等群体被曹操曹昂领兵横扫,这些地盘凝聚到谯县曹氏麾下,在这一过程中的确有一批凝聚在曹操、曹昂麾下的文武得到提拔与晋升,但是与之相对的,却是在地方存有大批空缺位置,是需要从地方诸族遴选补进的。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即这一时代的知识非常昂贵。


    昂贵到识字的群体,仅占整体人口的极少数,这就引来一个问题,即从中枢到地方的含权位置,是从这极少数之中筛选出的。


    这也是为什么曹昂要在军屯之中,秘密筹建起军屯学的原因,只有把


    识文断字的群体规模增多了,才能把二重君主制下的举荐体系给破除掉。


    这还是有可能。


    而非是绝对!


    毕竟识文断字跟种庄稼不一样,不是一年就能见到成效的,这是需要十年八年,甚至更久的周期才能见到成效。


    故而在这基础上,有了广设的书院。


    这就是在筛选,在引流。


    将谯县曹氏能用的群体聚起来,把对谯县曹氏有想法,有意见的群体筛选出来,这是一个极好的过渡政策。


    “既然杜君想好了。”


    中年沉默了刹那,这才开口道:“那接下来这段时日,针对临沮县出现的哄抬粮价,散布消息,贬低债券等事,杜君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是首接起兵?”


    杜普略显诧异的看向中年。


    这也是杜普犹豫的地方。


    他怕他表明了态度,中年及其背后的群体,会让他临沮县首接起兵。


    “这非明智之举。”


    面对杜普的惊诧,中年似笑非笑道:“不把荆北的局势搅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对曹子脩,对征东将军府产生怀疑,那么起兵就是最下策,毕竟襄阳一带是没有强军,可在南阳,建平,武汉等地,可还驻扎着不少百战精锐在呢。”


    杜普露出了然的表情,但也是在这一刻,杜普的心底生出复杂思绪,看起来他此前把事情给想简单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