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办法与措施

作者:星辰剑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因为孙仲谋随团赴荆这一件事,曹昂是领教到这句话的精髓所在了。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


    此事从大层面、大战略上来论,没有产生太大改变和影响,曹昂促成围堵江东之势仍在,今后与孙策一决高下之势仍在。


    可在小细节上却存有很多变化。


    关键是这些变化,细细思索下来,无一例外全是有利于孙策的,有利于富春孙氏的,首当其冲的是攻打江东这件事,曹昂必须拿出足够的大义才行,不然的话即便曹昂亲率大军东征,于战场上击败了孙策,攻克了富春孙氏所占之地,但是要被别有用心之辈利用了,那就会有些不利于曹昂论调出现。


    对于强者而言,是无需理会这些。


    可这有个前提啊。


    曹昂从在南阳历练算起,这短短数载下快速崛起,为曹操排忧解难的同时,还帮谯县曹氏夯筑与增扩根基底蕴,这是以一个无懈可击的完美形象被世人所知晓的。


    有时太过完美,真不一定是好事!!


    当完美之下出现一丝瑕疵,哪怕就是一丝,都会被无限放大的。


    而放大的时期不一样,就会产生对应的涟漪。


    这就等同于说一个把柄出现了,如果仅是牵扯到个人的话,或许还显得不那么重要,但要牵扯到别的层面就不一定了。


    回到长沙郡治的曹昂,越想越觉得不痛快。


    他是真想见见这位便宜丈母娘,居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让本不该联系到一起的点,居然神奇的给串成一条线了。


    合着谯县曹氏与富春孙氏的嫡长子彼此间的争斗与博弈,不管到最后怎样吧,哪怕孙伯符战死了,富春孙氏不仅能将血脉延续下去,关键是还能嵌到谯县曹氏之内,这就很叫人气恼了。


    这还不算完呢。


    在这场争斗与博弈下,孙策这个便宜大舅哥,哪怕孙尚香是曹昂的妾室,但这层关系也必须要认,孙策要是死了,那要看怎样死的,要是战死了还好说,要是别的死法,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初只顾得破孙策的伎俩了,却把这一层给忽略了,可就是这个忽略,反倒被那便宜丈母娘给抓住了。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在为孙策博最后一丝生的可能。


    合着很多不该曹昂考虑的,如今曹昂全都要考虑了,曹昂要不考虑也行,那就在名声上有些许缺憾呗,这就又绕回来了……


    而之所以有这个,跟一件事离不开关系。+x.i!a/o~s′h¢u\o\h?u·.~c!o,m+


    即曹操成为丞相后带来的种种改变。


    在先前,跟袁术,刘表,张羡,刘备,吕布,袁谭,袁绍这些人斗吧,那都是大开大合的斗法,甚至是对益州及汉中的谋划,不管谁输谁赢吧,不看别的,就看谁更技高一筹了。


    可如今呢?


    就因为孙仲谋随团归荆,给了曹昂一拳打在空气上的感觉,这等于是在告诉世人,富春孙氏不仅愿意向谯县曹氏联姻,还给出了最大诚意,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在你曹昂的麾下了。


    你跟我那长子的事儿,我不掺和。


    但要是你不讲道义,不顾别的,我也不会说什么,一切都叫世人来评判吧。


    在此前的征伐下,是有不少人和群体,臣服于谯县曹氏兵锋下了,可是呢,仍有不少是排斥,厌恶谯县曹氏的。


    而聚集最多的就是许都。


    割据是一种境遇,整合是一种处境,在群雄割据下有些事不必考虑,毕竟各自为战嘛,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但当一方区域整合后,有些事儿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牵扯到了上述种种,孙仲谋就成了一个撬点。


    至于这个撬点会产生什么,那就要看曹昂怎么考虑的了。


    “公子是为孙仲谋随队归荆一事心烦?”


    数日后。


    长沙郡治,荆南都督府。


    正堂内。


    鲁肃等到了现在,见自家公子还是没有表态,这才过来拜见曹昂的,而见面讲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知我者,子敬也。”


    曹昂露出无奈的笑意,撩撩袍袖,看向鲁肃道:“就因为多了一个人,使得跟富春孙氏之间,这种处境就变得很恶心人。”


    鲁肃嘴角抽动起来。


    “关键是这件事,还谁都怪不了。”


    曹昂摊手道:“怪孙策?怪其母?根本就怪不到人身上,而且因为这件事,我只知孙伯符这厮,定把所有的怒都记在我身上,还有在江东反对他的群体身上。”


    “这反倒促成了什么?”


    “同仇敌忾!!”


    “怪孔明他们?这更怪不到了,孙仲谋跟着过来,是奉其母之命来的,作为当事人都无法拒绝。”


    “拒绝了,那就是最大的不孝,这要是敢打在孙仲谋身上,那他就别想有任何想法了,孙仲谋来荆是定局,孔明他们即便看到了什么,也只能顺势而为。¢天~禧/暁¨税′惘^ +毋¢错,内.容,”


    “公子对孙仲谋似很看重?”


    鲁肃听到这里,言语间带着试探道。


    这潜在的意思是指孙权来了荆州,必然会使曹昂麾下出现变数。


    “子敬可知去年一战,孙策在广陵郡一带,几乎是必死之局了?”见鲁肃这样,曹昂向前探身道。


    “肃知。”


    鲁肃微微低首道。


    “那你可知,孙叔弼冒险救兄,其实是受孙权的影响?”曹昂双眼微眯道:“要不是孙翊这一折腾,孙策多半要折在广陵?”


    鲁肃脸色微变。


    他似明白自家公子为何这样了。


    ‘其实即便孙翊不折腾,那孙策也死不了。’


    看到鲁肃的神态变化,曹昂在心里暗暗道,‘孙策可以战死沙场,但绝不是现在!’


    这就跟曹昂谋划的江东攻略密不可分。


    曹昂想要的江东,是一个宗族势力被削减的江东,而不是像孙策盘踞江东下,有不少排斥与抵制富春孙氏那样的境遇。


    既然他们能这样对富春孙氏,就能这样对谯县曹氏。


    这样的江东,曹昂如何开发?如何治理?


    “所以富春孙氏的太夫人是猜到了什么?”


    在曹昂思虑之际,鲁肃沉吟刹那后,这才开口道:“孙仲谋有想法也好,没有想法也罢,反正这个姿态,富春孙氏己经给足了。”


    “因为这件事,处在富春孙氏内部的隐患没了,虽说江东是处在弱势下,可一些麻烦却甩给了公子。”


    “她知不知道,我不清楚。”


    曹昂笑笑,“但是这麻烦啊,我却必须要考虑好。”


    曹昂之所以会这样,纯粹是他想要的太多了。


    而这一切都是紧密围绕一点进行。


    即曹氏取缔刘氏问鼎天下。


    这件事绕不开的。


    乱世终有结束的那日。


    等到割据势力都被曹氏逐一倾覆掉,曹操要是不考虑那一步,那他就是以权臣身份面世,而他这个权臣,可要比两汉问鼎下,出现的那些权臣都要厉害,因为有乱世的加持,投效曹操的文武很多,这些人或在中枢,或在地方,或在军中,权臣是什么下场,有太多的人知道了。


    所以真到了那一步,即便曹操不想走,也会有无数人推着他向前,不然的话,谯县曹氏下场会很惨。


    “既然是这样,公子为何不举荐孙仲谋为茂才?”


    鲁肃没有迟疑,抬手朝曹昂一礼道:“比之孝廉,茂才要更稀少,而公子一旦做了此事,这不也是向世人表明态度吗?”


    曹昂脸上的笑意没了。


    他诧异的看向鲁肃。


    是啊!!


    联想到一些事的曹昂,心里暗道,怎么把这一层给忘了,举荐孙权为茂才,有些局就不再是局了。


    其一,这姿态对外表明了,你富春孙氏表明了态度,那我也可以表明啊,看我态度多好,对二舅哥多亲。


    其二,那就把孙权给限制住了,他要是接受了,就等于在姻亲方面,又多了一层,即曹昂是他的举主,这是过去的玩法了,也是曹昂一首想要打破的,不过眼下没彻底打破前,不代表曹昂不能拿来玩啊。


    曹昂节制着荆豫徐扬西州,即便茂才很稀少,但不管在哪个州举荐,总是有名额给孙权的吧?


    要是孙权不接受,那就更能做文章了。


    其三,这其实是把富春孙氏往谯县曹氏这边更进一步的靠拢了,这首指的就是孙策,你看啊,你亲弟弟的路,你没有铺成,我给铺成了,茂才,含金量很高的!!顺着这一层,曹昂在给孙翊举个孝廉,都不用茂才,那就更进一步做成此局了。


    其西,这看似是把一个把柄推出去了,可实际上曹昂却从旋涡中摘出来了,而入旋涡的却成孙权了。


    其五,这也是最为隐秘的,这是在旁敲侧击的敲打孙尚香,你为什么来荆,你二哥为什么来荆,你心里要有数才行。


    曹昂跟孙策就是处在反复拉扯下,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当一方坚持不下去,则这局也就到了终点了。


    “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联想到这种的曹昂,对鲁肃抚掌大笑道:“子敬的一番话,可谓是解了我的烦恼啊。”


    “公子,肃还有一言。”


    鲁肃低首对曹昂道。


    “说。”


    曹昂伸手道:“这里没有外人,子敬无需如此,有什么想法就讲出来。”


    “如果可能的话,请公子将孙仲谋送至长沙。”


    鲁肃讲出心中所想,“其接受公子举荐,则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征辟,派至荆南都督府做事。”


    “其若是拒绝了,则以观荆楚文脉之名,让其到长沙书院进修。”


    这老实人也不老实啊。


    听到这话,曹昂笑了起来。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只要孙权不到襄阳,那有些事就不一定成,即便孙权再有才,再有想法和城府,可是远离曹昂所处权力中心,那他的那些就没了用武之地。


    孙权这特殊身份,待在曹昂待的地方,跟待在曹昂不在的地方,那带来的境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透过鲁肃所讲,曹昂还品出来别的。


    如今在荆南治下,可是有一帮汉室老臣子弟在的,他们是以伏德、杨修为首的,这些人所在宗族,多是跟谯县曹氏不和的,当然大家在表面上还是过得去的,这就是政治,冷酷且无情。


    既然孙权是个撬点,那为什么不趁此机会整顿一番呢?


    谁要是真有想法了,那肯定是会私下动起来的。


    “如此就叫孙香亲赴江夏吧。”


    联想到种种的曹昂,撩袍看向鲁肃,“等到孙仲谋的茂才下来了,就叫孙香护送其前来长沙吧。”


    “公子英明!!”


    鲁肃抬手朝曹昂一礼。


    鲁肃的心底是高兴的,自家公子这一手的确是高啊,趁此机会就能看出孙香、孙权各自的反应怎样。


    相较于孙权,曹昂是很看重孙香的。


    此人之才在曹昂看来,是不下于孙策的。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吧,其没有在史料中留名太多。


    征伐江东之事,曹昂不打算叫孙香参与,这是对孙香的承诺,等到解决了江东,其就要前去江东,负责组建属于曹氏麾下的海军,当然,参与此事的不止孙香一人,还有文聘,王威,太史慈等人。


    但是做这些之前,有些态度必须要有。


    忠诚不绝对,等于不忠诚。


    海军何其重要啊,曹昂肯定不会叫有别的想法的人在其中,今后曹氏、夏侯两族子弟也会有一批人调进海军。


    如果在孙权这件事上,孙香没有像先前那样,跟曹昂保持高度一致,那么阎象主导的整风可不是什么摆设。


    整风是为了什么?


    是整饬军队不假。


    但同时也是在剔除其中有想法,有腐败的群体,以此来换取曹昂节制的军队高度纯洁,等到此事做出成效了,那就会再上一个层次。


    同样的道理,军队要进行整顿了,那么地方也该整顿了,武的方面高度纯洁,可文的层面没有这样,等到最后时刻,岂不是曹氏麾下会有背刺行为出现?


    这要是在非核心圈还好说些,但要是出现在核心圈,这对于曹操,对于曹操,对于整个曹氏的影响就大了,这也是鲁肃向曹昂请求的原因,与此同时,这也是鲁肃在隐晦的向曹昂表明自己的态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