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空中棺材?我要让它在航母上跳舞!

作者:moc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991年,春天。


    海南,红星湾。


    空气是咸的,混杂着新翻泥土的腥气与滚烫机油的芬芳,构成一种属于大建设时代的独特味道。


    一个年轻通讯员脚步匆匆,捧着一封信,站到陆云面前时,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陆顾问,您的信……从地方邮局转了好几道手,我们也不清楚它怎么……”


    他试图解释这封信为何能突破基地的铜墙铁壁,声音里满是紧张。


    “放下。”


    陆云甚至没有抬头,他所有的精神都钉在面前那张巨大的“瓦良格”号改造工程图上。


    通讯员松了口气,放下信,脚步飞快地离开了。


    这封信就像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石子,安静地躺着,却即将在不久后搅动一池惊涛。


    ……


    “891工程”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所有人都沉默着,庆功的喜悦早已被现实的寒流冲刷得一干二净。


    “‘瓦良格’的甲板改造,三个月内能初步完工。弹射器的预应力模块,也开始用那台宝贝打印机在生产了。”


    马振邦总工汇报着进度,每个字都透着喜气,但组合在一起的句子里,却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


    他停顿了一下,掐灭烟头,终于说出了那个压在所有人胸口的巨石。


    “但是……舰有了,飞机呢?”


    飞机呢?


    三个字,让会议室的空气彻底凝固。


    航母,归根结底是一个移动的海上机场。


    没有舰载机,它就是一头被拔了牙的老虎,一艘全世界最大的活靶子。


    陆云的目光投向一位从京城赶来的空军联络员,林上校。


    “空军那边怎么说?”


    林上校脸上泛起苦涩,他站起身,打开投影。


    屏幕上,出现一架采用鸭翼布局、充满科幻感的战斗机模型。


    “歼十项目在去年海湾战争和F22首飞的双重刺激下,


    高层认为其设计指标已经落后,无法满足未来空战需求。”


    “所以……项目在昨天,正式叫停。”


    “叫停了?!”


    在场的海军将领和专家们全都惊愕出声。


    “是的。”


    林上校点头,放出另一张幻灯片,那是一架造型更激进、充满了隐身设计理念的战机。


    “取而代之的,是代号‘长空’的下一代战机项目,技术指标全面对标F22。但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


    在场所有人都懂了。


    对标F22?那意味着,这个项目从图纸到上天,没有十年根本想都不要想。


    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高士伟忍不住问,


    “从现有的飞机里,挑一架先凑合着用?哪怕只用来训练起降也行啊!”


    “有。”


    林上校的表情变得无比古怪,他又换了一张底片。


    屏幕上,出现了一架所有人无比熟悉的战斗机。


    机头进气,两片巨大的三角翼,机身修长。


    歼-8II,共和国的“空中美男子”。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速度和结构强度,勉强能承受航母起降的飞机。”


    林上校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自嘲般的无奈。


    “但它有三个致命缺陷。”


    “第一,太长了。二十二米的机身,在航母甲板上就是个灾难,一个升降机一次只能运一架。”


    “第二,起落架太脆弱。按照机场跑道标准设计的,根本承受不住航母上‘砸’下去的冲击力,每次降落都是在赌命。”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


    林上校的手指,点在歼-8II那标志性的机头进气锥上。


    “它的俯瞰视野,几乎为零!飞行员降落时,根本看不见甲板!这等于蒙着眼睛走钢丝!”


    他深吸了一口气,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如果把它搬上航母……它就会变成‘寡妇制造者’。”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知道,林上校说的是血淋淋的现实。


    这就是华夏航空工业窘迫的现状,尴尬又无从回避。


    “就用它了。”


    “陆顾问,你……”高士伟想说这太疯狂了。


    “我知道它问题很多。”


    陆云站起身,走到那张巨大的歼-8II结构图前。


    他的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反而亮起一种惊人的神采,


    仿佛一位顶尖的外科医生,终于等来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超高难度手术。


    “机身长,就把尾翼改成可折叠。”


    “起落架脆,就用3D打印,给它造一个全世界最结实的钛合金弹簧腿。”


    “视野差,就装上一套我设计的‘全息衍射平视显示系统’,


    把甲板的实时影像,直接投射在飞行员的头盔里。”


    他每说一句,在场所有航空专家的心脏就狠狠抽动一下。


    这已经不是改装了。


    这是在给一辆拖拉机,强行塞进法拉利的引擎和F1的底盘!


    这是在给一架“空中棺材”,重新注入一个属于未来的魔鬼灵魂!


    陆云的目光转向林上校,语气平静却不容抗拒。


    “我需要一架原型机,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后,我要让这架‘寡妇制造者’,在‘瓦良格’号上,跳一曲最优雅的探戈。”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满心的震撼离去。


    陆云回到自己的套房。


    秦冷月已经提前回来,正帮他整理桌上那些凌乱的图纸。


    “真的有把握?”她轻声问,眼底藏着担忧。


    “放心。”


    陆云看了一眼桌角那封还没拆开的泛黄信封,笑了。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们红星厂造不出来的东西。如果有,只能说明,我们给的‘思想教育’还不够。”


    他拿起那封信,拆开。


    信纸粗糙,字迹遒劲,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陆云贤侄,见字如晤。】


    【我是你父亲陆振华生前的工友,沈飞601所的退休工程师,我叫宋解放。】


    【冒昧来信,实乃无奈之举……】


    信的内容很长,陆云的目光飞快扫过。


    当他看到信的末尾,看到那个代号为“海东青”的早已下马封存的教练机项目。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张被夹在信纸里,因技术路线过于激进而被彻底否决的“前掠翼”设计草图上时。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