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号”的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了航母工程研讨室,
墙壁挂满白板,红蓝马克笔勾勒出的结构图与数据流,像一幅幅看不懂的战场态势图。
长桌一侧,是秦山河与几位白发苍苍的国内舰船专家,
他们眼中的光芒,是渴望与焦虑交织成的火焰,死死盯着那些天书般的法文图纸。
另一侧,是以让·保罗·贝利为首的法国技术团队。
这几个高卢雄鸡般的骄傲老头,用一种解剖青蛙的眼神审视着“瓦良格”号的原始图纸,嘴角时不时挂上一丝轻蔑。
最诡异的,是角落里的“旁听席”。
安德森和他的“海妖”小队,人手一个小马扎,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坐姿笔挺。
他们的任务是“学习观摩”,感受“中法两国无产阶级技术人员的友好交流”。
王敬业同志则像个严厉的监考官,背着手在他们身后巡视,
时不时用他那标志性的搪瓷饭碗,在某个昏昏欲睡的队员头盔上,“当”地敲一下。
“这就是你们的船?”
让·保罗终于开口,用他那根熄了火的烟斗指点着“瓦良格”号的舰艏剖面图,声音里的傲慢不加掩饰。
“上帝,这根本不是航母,这是一头会起飞机的重型巡洋舰!
瞧这愚蠢的滑跃甲板,它简直是对空气动力学的一种公开羞辱!
还有这乱七八糟的舱室布局,我严重怀疑苏联人是让一群伏特加酒鬼设计的!”
中方一位脾气火爆的教授脸瞬间涨红,用夹杂着中文的俄语反驳:
“你懂什么!这是库兹涅佐夫元帅级!是根据战略需求设计的!核心是单舰的独立作战能力!”
让·保罗夸张地翻了个白眼,用流利的法语回敬。
“独立的被击沉能力吗?一艘连固定翼预警机都无法正常起降的航母,
在大洋上就是一口会移动的钢铁棺材,一个巨大的活靶子!”
“你……”张教授气得浑身发抖。
眼看一场国际技术骂战即将爆发,王敬业抓住了属于他的舞台。
他一个箭步冲到前方,清了清嗓子,试图用思想的光辉照亮会场。
“哎,两位同志,不要激动!技术分歧嘛,是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
他转向让·保罗,脸上是春天般的温暖笑容。
“这位法国同志,我代表红星厂欢迎你!为了让你更好地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我决定,
给你们法国技术小组补上第一课,课程名叫——
《论红星厂精神在航母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说着,他就要从怀里掏出他那份油墨飘香的讲稿。
让·保罗和他的同伴们,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精神比打了鸡血还亢奋的华夏老头,满脸都是问号。
“他在说什么?”让·保罗扭头问旁边的安德森。
安德森的表情,像是刚吞了一整颗柠檬。
他现在是这艘船上独一无二的复合型战略人才,
唯一精通中、英、法、俄四国语言,且同时掌握“中情局黑话”与“红星厂哲学”的男人。
他硬着头皮,用一种灵魂出窍的语气翻译:
“……这位王同志,是我们的思想导师。他……他想给我们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让·保罗眉头拧成了疙瘩,“我们是来修船的,不是来参加夏令营的。”
就在这鸡同鸭讲的混乱中,陆云开口了。
“让·保罗先生。”
声音不大,却像一根定海神针,瞬间镇住了满室的嘈杂。
“您刚才说的,都对。”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秦山河和张教授的表情,写满了不敢置信。
“这艘船的设计理念,确实已经落后。它的船体结构,也确实不适合直接安装C13弹射器。”
陆云平静地陈述着事实,像是在给整件事盖棺定论。
让·保罗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算你识货”的得意。
他靠回椅背,摊开手,仿佛法官在宣判死刑。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们把它回炉重造。”
“C13弹射器,需要特定的高强度、耐高温、抗疲劳的特种合金钢来铺设轨道。
据我所知,这种级别的钢材,你们华夏现在还造不出来。”
他顿了顿,补上了最致命的一刀,声音里充满了宣判的意味。
“而且,弹射器的蒸汽储罐,需要与船体主动力系统的过热蒸汽管道相连。
‘瓦良格’号的动力系统,根本没有为弹射器预留接口和功率。强行改装,只有一种结果。”
“船毁人亡。”
材料,动力。
两个无法绕开的死结。
就像你买了一颗顶级的CPU,却发现自己的主板插槽不兼容,电源功率也不够。
“谁说我们要完全照搬你们法国人的设计?”
陆云的声音,再次响起,像在寂静的荒原上,划亮一根火柴。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
“让·保罗先生,你参与过C13的安装,那你一定知道,它最大的设计缺陷是什么。”
让·保罗的瞳孔,难以察觉地缩了一下。
陆云没等他回答,笔尖已在白板上飞速起舞,一个个精密的结构图,在他手下行云流水般绽放。
“是它的蒸汽回收和预热系统!”
陆云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C13为了追求最大弹射功率,用了最愚蠢的开环式蒸汽循环。
每一次弹射,都把大量仍有巨大热能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排进大气!
这是巨大的能源浪费!更是导致储罐压力恢复缓慢,严重影响舰载机出动效率的根本原因!”
他猛地停笔,目光如电,直刺让·保罗。
“‘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的‘尼米兹’级,凭借更先进的C132型弹射器,日出动架次能到120次。
而你们的,同样是高强度作战,一天下来连80次都难以突破!差距,就在这里!”
让·保罗的脸色,从傲慢,变成了骇然。
这个年轻人说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戳在法国海军几十年的心病上!
这些数据,是内部评估的绝密,他怎么可能知道!
“你……”
“而你们的工程师,为了弥补这个问题,设计了一套复杂又笨重的电预热系统,
但这套系统本身,又侵占了宝贵的舰体空间,还给本就紧张的电力系统,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陆云说到这里,转过身,看着已经呆若木鸡的法国老头。
“一个愚蠢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典型的法式浪漫主义设计。”
让·保罗张了张嘴,一个音节都发不出来。
他说的全对。
“那……那你说怎么办?”他的声音,带上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很简单。”
陆云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全新的、结构却简洁到野蛮的模块。
“我们不搞电预热,我们搞‘废气涡轮增压’。”
“什么?”
不光是法国人,连中方专家都听傻了。
那是汽车发动机上的技术!
“我们将弹射后排出的高温废蒸汽,引入一个特制的涡轮。
利用它的动能,驱动一个压缩机,对进入主储罐前的低压蒸汽,进行预压缩和增温!”
陆云的笔尖在图上狂舞,一条全新的、暴力的能量循环回路,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回收了废蒸汽的能量,提高了效率,
还大大降低了对主动力系统蒸汽的依赖!‘瓦良格’号现有的动力,完全足够!”
“至于材料……”陆云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谁说非要用法国的特种钢?我们用钛合金。强度更高,重量更轻,更耐腐蚀。”
“钛合金?!”张教授惊呼,“那成本……”
“我们有。”
陆云的回答,轻描淡写,却重若千钧。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让·保罗死死盯着白板上那个全新的“涡轮增压蒸汽循环系统”,他那双浸淫了几十年机械工程的眼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天才!
这是一个天才到近乎妖孽的设计!
它简洁、高效、粗暴,却闪烁着一种工业朋克般的美感!
它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解决了困扰法国海军几十年的核心难题!
他猛地冲到白板前,用烟斗指着图上一个细节,语气已经变成了请教。
“这个涡轮的叶片角度……为什么是37.5度?按照流体力学,35度不是效率更高吗?”
“因为要考虑高盐高湿环境下的材料疲劳和共振频率。”陆云的回答,快得像本能,
“37.5度,是牺牲了百分之二的极限效率,换来了百分之三百的结构寿命。”
让·保罗的身体,剧烈地晃了一下。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神已经不是敬佩。
是朝圣。
就在会议室里学术气氛攀至顶点的瞬间——
“滴——呜——!!!”
刺耳的战斗警报,毫无征兆地撕裂了一切!
一名通讯兵神色煞白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在发颤!
“报告首长!我们被火控雷达锁定了!”
“西南方向,距离八十海里,发现多个高速目标!
信号识别是美军第六舰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他们正朝我们高速逼近!”
秦山河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疯狗卡特,带着他的舰队,杀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