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院士 Vs 厂长

作者:moc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陆云从善如流。


    这两个字从他嘴里念出来,带着一种特别的温度


    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两人眼中的彼此却已经完全不同了。


    第二天,秦厂长一道措辞严厉的命令,传遍了整个红星厂。


    “鉴于首席科学家陆云同志,在‘深海救援’行动中,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身体过度透支。


    即日起,‘国家级专项实验室’进入为期一个月的‘休整期’。


    期间,暂停一切重大科研项目,各部门以整理数据、维护设备、组织理论学习为主。


    此为最高指令,任何人不得违抗!”


    这道命令,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刚拿到五千万的巨款,全世界的设备订单雪花一样飞出去,正是应该大干快上的时候,怎么突然就踩了急刹车?


    高士伟第一个冲进了厂长办公室:


    “胡闹!这简直是胡闹!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怎么能说停就停?”


    秦冷月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高教授,如果你觉得陆云的身体健康,比不上你那些冷冰冰的仪器,


    你可以去找他,只要他点头,我立刻收回命令。”


    高士伟瞬间哑火了。他想起陆云那张苍白的脸,想起那滩刺目的血迹,


    顿时没了脾气,挠了挠头,灰溜溜地走了出去。


    新上任的“后勤大管家”刘振华,也觉得这个决定非常不妥。


    他觉得,应该趁着陆顾问“感觉”最好的时候,一鼓作气多出几个成果,这样他回京城脸上也有光。


    但当他准备去找秦冷月理论时,却被新来的联络员何平给拦住了。


    “刘主任,稍安勿躁。”何平微笑着,给他泡了一杯茶,“您觉得,秦厂长这么做,是为了谁?”


    “为了陆云呗!”刘振华没好气地说道。


    “这就对了。”何平推了推眼镜,


    “秦厂长的命令,本质上就是陆顾问本人的意思。


    我们这些做‘服务’工作的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什么?


    就是永远不要去质疑‘服务对象’的决定。


    他想休息,我们就给他创造最安静的环境。


    他想钓鱼,我们就把全省最好的鱼塘给他包下来。


    我们的任务,不是催他出成果,而是让他‘舒服’。


    只要他舒服了,成果,自然就有了。”


    刘振华听得一愣一愣的,随即茅塞顿开。


    高!实在是高!


    他发现,自己跟这些来“人精”比起来,思想境界还是差得太远了。


    自己还停留在“管理”和“督促”的层面上,人家已经上升到了“服务”和“哄着”的高度。


    想通了这一点,刘主任立刻行动起来。


    他亲自带队,把厂区里所有可能产生噪音的生产活动,都给停了。


    又从市里最好的医院,请来了几个老中医和营养师,


    组成了一个“首席科学家健康顾问小组”,每天变着花样地给陆云熬汤进补。


    整个红星厂,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外面,是热火朝天的基建工程,全世界的物资设备正源源不断地运来。


    而核心的实验室区域,却安静得像个疗养院。


    陆云,这位传说中的“国之重器”,每天的工作,就是喝喝茶,散散步,


    偶尔去车间里,指点一下老师傅们的技术。


    日子过得,比退休老干部还要悠闲。


    当然,最让全厂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秦厂长之间那若有若无的变化。


    所有人都发现,秦厂长那张万年冰山脸上,似乎多了点“人味儿”。


    她会亲自监督食堂给陆云开的小灶,会不动声色地出现在陆云散步的小路上,


    然后两人“偶遇”,再并肩走上一段。


    虽然两人没什么亲密的举动,但那种无声的默契和氛围,却让周围的空气都带上了甜味。


    王敬业的宣传方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的小本本上,除了歌颂陆顾问的丰功伟绩,又多了一个新的主题。


    《铁汉柔情!论革命爱情对尖端科研的促进作用!》


    就在这种悠闲而甜蜜的气氛中,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红星厂的宁静。


    一架军用直升机,再次降落在了那片空地上。


    这次下来的,是一位穿着空军制服,满脸焦急的白发老者。


    在他的胸前,挂着一排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但高士伟一看就两眼发直的勋章。


    “陈……陈院士?”高士伟看着来人,结结巴巴地喊道,“您……您怎么来了?”


    陈启明,华夏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泰斗,国宝级的专家。


    “少废话!陆云呢?快带我去见他!”


    陈院士根本没时间跟他寒暄,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


    何平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带着礼貌的微笑,拦在了陈院士面前:


    “陈老,您好。很抱歉,陆顾问正在休养期,按照规定,不能进行任何科研工作。”


    “休养个屁!”陈院士眼睛一瞪,火气比高士伟还大,


    “发动机都要炸了,还休养什么!


    再休养下去,我们的新一代战机,就只能用外国的‘心脏’了!


    这个脸,我丢不起!国家也丢不起!”


    原来,我国正在研制的,代号为“空中利剑”的新一代战斗机,


    其核心项目——“昆仑”发动机,在进行高空台测试时,发生了重大事故。


    一台造价堪比黄金的样机,在模拟两万米高空三倍音速冲刺时,


    涡轮叶片瞬间断裂,直接导致整台发动机空中解体。


    项目,陷入了绝境。


    整个设计团队,检查了所有的设计图纸和材料数据,都没找出原因。


    最后,还是龙建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向上面提了一句:


    “我们这儿,有个‘神仙’或许能看看。”


    于是,陈院士便带着所有的测试数据和发动机残骸的照片,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


    “不行!谁来都不行!”


    秦冷月闻讯赶来,态度强硬地挡在了前面,


    “陈老,我敬重您是前辈,是国士。


    但陆云的身体,是红星厂的底线。他现在不能再动用那种‘力量’!”


    “你这个女同志,怎么这么不识大体!”陈院士急得直跺脚。


    眼看一场“国宝”与“厂花”的冲突就要爆发,


    陆云的声音,从后面悠悠地传了过来。


    “让他进来吧。”


    陆云穿着一身普通的工装,手里还端着一杯刘振华刚给他泡好的枸杞大枣茶,


    脸色虽然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却好了不少。


    他看着陈院士,以及他身后那个用帆布盖着的巨大的金属箱子。


    “我说了,我休息,不代表我不能‘看’。”


    陆云走了过来,对着那个金属箱子,绕着走了一圈。


    他没有打开,也没有触摸,只是那么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然后,他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


    说出了一句让陈院士和所有航空专家都匪夷所思的话。


    “你们的叶片,不是强度不够。”


    “而是它太‘干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