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腾还是没有完全领会到杨天的意图。
杨天便又解释了一句。
“你想啊领导,如果我们现在就打报告说,是昨天在塔寨抓的刘少华,那您觉得这个功劳是我们自个儿的还是大家伙的?”
良腾回应:“当然是大家伙的。”
“对啊!”杨天又问:“那如果我们明天晚上上报说我们抓到了刘少华,那您觉得这个功劳是我们的还是大伙的的?”
听到这话,良腾顿时反应过来,大笑道:“那肯定是我们的!”
他细细的打量了杨天一眼。
“可以啊杨所长,你不仅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还让我深受启发。”
说完不由的紧紧握住杨天的双手:“这个事情就按你说的这么办,你抓紧敲开刘少华的嘴,让这个主动权进一步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是,领导!”杨天胸口一挺,随后笑道:“那个一千字的检讨,您看……”
“什么检讨??”良腾左右转动了一下眼睛,随后又道:“我说的是经验介绍!”
杨天神色一喜,“啊对!经验介绍!”
“不着急,你慢慢写,等省厅和公安部表彰下来之前交给我就行。”
“没问题。”
良腾是笑着的走的,啊呸,笑着上的车,整一个快五十岁的,在车上笑成了一个二傻子。
-
回到审讯室,杨天看向心态十分随和的刘少华问:“怎么样,要不要聊聊?”
刘少华将抽完的烟屁股丢在地上,回看杨天,脸上始终挂着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问:“你们想知道的,不都调查清楚了吗,你们只需要把我移交到缉毒局或者法院,剩下的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杨天:“那你重新配合我们完成一份笔录,这样我们派出所也更好的向上面邀功。”
“可以!”刘少华笑着回应,浑身上下给人一种非常随意的松弛感,心态沉稳的就好像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杨天:“第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公安机关为什么传唤你至派出所吗?”
刘少华:“知道,因为我制毒。”
“什么毒?”
“冰毒,专业术语是:甲基苯丙胺!”
杨天:“第二个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毒的?为什么要制毒?”
刘少华:“1988年,刚开始我跟着我哥做的是外贸生意,也就是你们说的走私,后面因为一批进口的货出了问题,公司账户上面的钱被银行全部冻结,当时因为着急用钱,又恰好救了一个制毒犯,我从他嘴里得知,一克成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冰能卖300元,而成本却是不到两克的麻黄素,显然是一桩妥妥的暴利行业,便心生了制毒赚钱的念头。”
杨天:“具体情况?”
刘少华的目光一凝,整个人陷入到了回忆中。
有关于刘少华制毒和贩毒经历,民警足足记了一个白天,写了三万多字,几十页纸。
如果再细化一下,增加几个反派和警察,足以写成一本跌宕起伏的。
如调查所说,刘少华的冰从来不卖到国内,都是销往海外,这样国内的缉毒警就没有办法追踪溯源。
这种安全保险的经营链条本可以持续很久,坏就坏在了一个叫做丧彪手里。
当时负责销售的团队里面起了内讧,这个丧彪便偷偷的把冰藏起来,通过二道贩子卖到粤省和桂省。
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东窗事发,粤省缉毒警铺下天罗地网,找到了丧彪这条线。
就在缉毒警将要摸清刘少华这个制毒源头时,刘少华果断找人处理掉了丧彪。
虽然断掉了粤省缉毒警的调查方向,可已然引起了缉毒局的关注。
这也为自己日后的逃窜埋下了祸根。
1990年,国家开始重视缉毒工作,加大了对于毒品的打击力度,这也让刘少华在国内处境十分被动。
后面刘少华自己打通了对外的销售渠道,才得以保证在未来十几年里,他每次都能躲避国内缉毒警的追击。
-
晚饭时间,杨天给刘少华端了一碗饭菜。
“荤素搭配,伙食不错!”刘少华说完,笑着吃了起来。
杨天:“我的理念是,吃得好心情也好,这样干起活来才有劲!”
“那你这个所长当的确实可以!”
杨天:“当领导的,不就是要让手下人过上好日子!”
“当初我制毒的时候,和你的想法一样。”
等吃完饭,两人又抽了一根烟,杨天这才又重新开始做笔录。
“从1988年开始到现在,你一共制作了多少冰?”
刘少华:“三十吨吧!”
杨天震惊,“我们所掌握的不是十五吨吗?”
刘少华深吸一口烟道:“我看你这个人能处,所以告诉你实话。”
杨天又问:“都卖出去了吗?”
刘少华摇摇头:
“还剩了将近十吨在国内,本来想着把这些冰运出国外后就出国养老的,结果栽在了你的手里。”
“奥不对,是栽在了一条蛇手里。”
杨天偷笑了一下。
“命也时也。”
“说说吧,剩下的这些冰都藏在了哪里??”
刘少华看向杨天:“你当我傻啊,你们没发现的东西我能说吗,这些冰是给我那些兄弟养家糊口的,你们要是缴获掉了,那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还挺讲兄弟义气的!
杨天立马又问:“你说的兄弟,都有谁??”
刘少华笑道:“我就算告诉你名字又怎么样,我已经提前和他们说好了,如果我今天回不去,就让他们离境,现在已经是晚上了,我看他们已经到了海外!”
杨天看向刘少华,自信笑道:“你可以报两个名字试试看!”
从不受威胁的刘少华赫然看向杨天,随后便又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说道:“那你听好了,第一个名字,芦千川!第二个名字,赵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