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都看着赵老太,红红问道,“姥姥你是不是发财啦!”
赵老太笑呵呵的摸着她水润的小脸蛋,“发财啦,以后你上学天天都给你买好吃的。”
她高兴的手舞足蹈,“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吃零食。”
国英虽然不识字,可她清楚一套房子不便宜,下午刚提来一辆车,这晚上又买了一套房子。
孙慧茹拼命地摇着头:“不行,妈,你已经买了一辆车,这已经够多了,十几万块钱,我和国贵两个人怎么能接受你这么多东西,何况我们也没有为你做什么。”
国贵道:“是啊,妈,慧茹说的对。”
赵老太道:“你们两个不要拒绝,这房子是我送给未来的孩子的。
你们早晚都有自己的孩子,以后孩子大了,总不能一直住在一起,我这算是提前送给未来孙子或者孙女的礼物。
慧茹,你就不要拒绝了,妈现在投资的那个楼盘已经把一期的房子卖完,二期有一部分建好的也卖出去了。
你们能够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和你大哥大嫂那样躲避得远远的,还替我分担,这房子给你们也是应该的。”
慧茹和国贵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他们还计划着过几年手中积攒了钱再买房子,这次老太太直接给买好了。
赵老太又看着大女儿:“我给红红也留了一套,是一楼。
以后等她长大,那房子也该变成了临街店铺,光是租金就能覆盖着生活和学费。”
国英还想开口,赵老太手一挥:“今天谁也别说了,就这样吧。”
林国荣两口子和刘艳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孙慧茹这就这么轻易地赠与了。
“你们都在呐!”
后面的张婶儿媳妇,秀兰提着东西从外面进了院子。
孙慧茹道:“秀兰姐,吃过了没有?”
“吃过啦,这个是我婆婆摘下的柿子。
院里的柿子有些黄了,人要是不吃,马上就被鸟给吃了,她挑好的让我给你们送来。”
赵老太道:“怎么给这么多,我要几个尝尝就行了。”
秀兰接过国英递来的凳子坐下来,手里的东西放在一旁:“婶子,这还多啊,我婆婆还觉得不够,怕你们人多不够吃的。”
赵老太忽然瞥见柿子旁边还有几样东西:“秀兰,你这拿的什么?”
秀兰道:“这个是我婆婆托我送来的。”
里面有罐头、鸡蛋、红糖、饮料,还有麦乳精,各种东西。
孙慧茹道:“秀兰姐,你这是干什么?我们这也不是不熟悉,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
赵老太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秀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实在不瞒你赵婶,我婆婆她不好意思过来。
前段时间还觉得你不该掺和那房子的事,这不,她妹妹一家人住在东边那一片拆迁了,先是在亲戚家住几天,可是一大家人老是在别人家住着也不是办法,租房子也一时半会难以找到合适的。
拿着补偿的钱想买一套现成的,结果一去问,现在要排队。
她家里打听到你有关系,就托我婆婆过来要买一套。”
赵老太明白了,原来是想要买一套房子。
不过当时拆迁工作比较仓促,像这种情况的人家,一抓一大把。
“你婆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又没有怪她。”
秀兰道:“我在家里已经说过她了,同样是当婆婆的,你和她年龄差不多,眼光比她强多了。
当初买下棉花公司的一排房子,就不是一般人。
我婆婆就是老传统,一点钱不舍得花,也不敢做生意,看着人家胆子大干点事,她又管不住自己的嘴,胆子又小,人又懒。”
孙慧茹道:“我觉得张婶那人挺好的,见谁都笑,性格开朗。”
秀兰道:“那是你没有和她生活在一起,我是没有觉得她哪里好。
反倒是你有个好婆婆,既有眼光,又有头脑,还给你开了家店铺。
我婆婆除了会带个孩子,什么事都让我们两口子操心,整天就知道在路口跟人家说话,家里的衣服一堆我不洗,就没有人洗。”
秀兰本身是来求人办事的,一说起来就不由得吐槽起自己婆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她见到赵老太为了慧茹都会操心,想好以后的路,又给经济上的支持,自己婆婆每天除了嘻嘻哈哈和人家聊天,家里的啥事都不问,自己不扫院子,地上就是落一层树叶都无人问。
有些羡慕慧茹摊上这么一个好婆婆。
慧茹道:“妈,你看哪里还有房子,要不然你就帮一下秀兰姐这个忙?”
赵老太道:“那我看看吧,尽量能让你早点买到。
这二期的房子已经抓紧建设了,工人最近都一直加班。”
秀兰道:“谢谢你赵婶,我婆婆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秀兰啊,你婆婆那人心很好的,没有坏心眼。
至于你说那些生活上的习惯,她一时半会也改不了,每家都有自己琐碎的事。”
孙秀兰点点头:“她就是老古董,我让她买一套房子,就是不肯,说什么没有家里的平房住着舒服,还要爬楼梯,只有那一块楼板是自己的,地皮和咱没有关系,钱省着要花在刀刃上。”
国英道:“你婆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她那个年龄的人有这想法很正常。
要不是拆迁,我觉得也没有几家愿意买。”
秀兰道:“国英姐,你没看省城那房子价格,前几年还便宜点,这现在都要两千左右了,咱们这里早晚也要超过一千块一个平方。”
赵老太本来要劝秀兰买房子,可是一想到张婶还是算了,免得再给他们家里制造矛盾。
“这个谁都不好说,你婆婆攒点钱也不容易,你多理解一下吧。”
秀兰在赵老太家里唠叨了半天,张婶看她去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也赶过来了:“我说秀兰,孩子闹着要找你。”
赵老太道:“哟,赶紧来吧,坐。”
张婶晃晃悠悠地坐下来笑道:“我妹妹的那事,秀兰都跟你说了吧。”
“说了,我明天去一趟售楼部,看看帮你妹妹申请一套。”
张婶道:“那我就谢谢你了,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找房子的人有多少。
我们家里要是有闲着的房间我都租出去了,前院李大爷之前的那间破瓦房都有人出两百块租了去。”
秀兰道,“妈,你在这坐,我回去看孩子了。”
等秀兰走后,张婶道:“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来,谁知道真的被你说中了。
现在东边拆迁队速度可真快,说要赶在上面来考察前,全部把房子推倒,启动什么开发区工程。”
孙慧茹递过去一杯水:“张婶你喝水。”
“谢谢你啊,慧茹这比以前还要白了不少,现在看着比以前那会洋气了啊。”
孙慧茹笑了笑。
张婶接着说:“虽说咱们俩年龄差不多,但跟你比起来,我还真没有你有眼光。
秀兰在家已经说过我了,我想想还得要跟你多学习啊。
我当初还不看好这房子,现在倒好,想买还买不着了。”
赵老太道:“以后咱们江城还会发生变化,咱们这里的房子也要拆掉。”
张婶道:“不可能吧,咱们这也不属于核心的城区,等拆到咱们这里,那整个城市不都要拆一遍了,估计要二十年后了。”
国英道:“这以后的事可不好说,我听人家说等到将来,每个人都能买一部电话,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人,不止能听到声音。”
张婶道:“现在的人真是有本事啊,我们那个时候哪里能想到今天的生活变化这么大。
原来那棉花公司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每一年发大水都去逮鱼,现在那河没有了,那边我都快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