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坐在车上,不住地看向窗外。
此刻的省城也在大搞开发,赵老太心想,要是在这边买几套房那也不错,反正以后肯定会大涨的。
十多分钟以后,车辆来到了闹市街头。
付完钱后,林国英和林国霞拉着红红,跟着赵老太来到了商场门口,正赶上一家肯德基开业,店门口人山人海的,还放着花篮以及祝贺的词。
在江城的几人,对于这家西式的快餐店也很好奇,就跟着排起了队。
很快他们就到了店里,选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林国霞道:“我去看看都有什么东西。”
她仰着头看着上面的菜单和目录,随便点了几份,又给红红点了个儿童套餐。
结果结账的时候,要100多。
当时的100多块钱可算是一笔大钱,一个工人一个月不才几百块吗?
“这么贵啊?”
赵老太也知道省城的东西不便宜,看这店里的装修就知道,她拿出了钱,递了过去。
两人端着托盘,坐回了桌前:“来,红红,这是你的。”
因为第一次见肯德基,红红看着那杯可乐,尝了一口,小脑袋探了过去,吧嗒吧嗒地喝个不停。
“这还有呢,薯条、小鸡翅,这还送你个玩具啊。”
当时这个套餐里面附带了一个玩具。
红红对这个小玩具爱不释手,一边吃着肯德基,一手拿着小玩具在桌上拨弄着。
林国英看着问道:“好不好吃啊?”
“好吃。”
“妈,这多少钱啊?”
林国霞指了指上面的东西:“大姐你猜一下。”
“十多块钱吧。”
林国霞笑了笑:“十多块钱,猜少了,再猜。”
“我不知道,你就说吧。”
“一共100多,就我们四个人。”
林国英大惊道:“啥,这么贵啊?”
国霞道,“就这一个儿童套餐,17块5。再加上我们三个,也差不多了,不过挺好吃的。”
对于拥有百万的赵老太来说,这些也不算什么,也不是天天吃,她也不心疼,就当尝个新鲜吧。
“妈,等晚上住招待所,就由我来出钱吧,不能老让你付啊。”
国英觉得她母亲办事花了这么多钱,现在手头上也该没有了。
自己出门把身上的钱都带着。
“不用,你的钱攒着吧。”
国英道:“妈,你为这个家操上操下的,这段时间家里也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因为我,也让你几夜都没有睡好觉,我们做儿女的实在不想再多花你的钱了。
你这以后还要养老,我还年轻。
这段时间歇歇了几个月,浑身不自在,我去给国贵打工。以后挣了钱再孝顺你,但你别花这么多了。”
国霞道:“是啊妈,虽然我现在还在上学,可我知道这学费还是生活费,都是张口问家里要的。
从四哥结婚到这张保民的丧事,家里面没有你一天都不行。
您的钱省着点花吧,等我毕业有钱了,到时候还要给你几个,我要好好报答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要不是你,我可能就跟马云飞跑了。
这段时间我想的很清楚,大学才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光是养育之恩,我都无以为报。”
赵老太拉着两个女儿的胳膊:“妈听你们这么说就很高兴了。”
吃完肯德基后,把国霞送到了学校,赵老太给了她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不够啊,到时候打电话再给妈说。
这回头你去办一个存折,我直接打卡里,知道了吗?”
“你和大姐晚上住哪里?”国霞问。
“哎,就住在这附近的小宾馆就行了,我们明天就走了,又不在这多待。”
“那行啊,我把你们送到学校门口吧。”
赵老太和大女儿在附近一个宾馆住了下来,这晚上也没有车,只能等第二天才能回去。
国英提前把钱垫付了,她和女儿一个房间,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住一间。
站在楼上往下看,刚好能见到省城的发展。
密密麻麻的高楼,有些还围着绿色的网,上面的建筑工人正在扎着钢筋,正在加速大力发展。
看看省城的繁华,赵老太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儿媳妇孙慧茹。
这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上次她给自己买个金镯子,这刚好回去给她带套衣服。
她敲响了林国英的门。
“妈,啥事啊?”
“咱们这来趟省城,我想给慧茹买套衣服,也给你和红红再买一件。”
“不用了妈,我衣服够多的了,不用,红红睡了,要不然我陪你下去。”
“不用,我知道路,那你就陪着她吧,回头别找不到又要哭。”
赵老太走下了楼,顺着马路啊,沿着路灯一直往前走。
天算是刚刚黑下来。
这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还有巨大的广告牌,比江城的夜晚热闹多了。
赵老太一个人来到商场里面,灯火通明。
营业员见了她,打了个招呼。
看了这么多的衣服,赵老太也不知道选哪一款。
经过营业员的介绍,就按照慧茹的身材、当下最时尚的一套秋装买了下来,大概花了三四百块钱。
赵老太觉得好像还不够,又买了一套不一样的秋装。
两件衣服装好,七八百块钱就没了,老太太连眉头都不眨一下。
一旁的营业员很惊讶:“我听你的口音应该不是省城的吧?”
“哎,我从江城过来的,给儿媳妇买几件衣服。”
“呦,你儿媳妇可真命好,我还以为给你女儿买的。”
“嗯,她们都有。”
提着袋子,赵老太刚走出商场门口,背后就传来了一句熟悉的声音:“您还认识我吗?”
赵老太一回头,看到了上次给她鉴定花瓶的杨教授:“呀,这么巧,你怎么在这?”
“我怎么在这,这里是省城啊,我工作生活都在这地方,反倒是你咋来了?”
“哦,我这个小女儿上大学,我送她过来,一个人我不太放心。”
“呦,你女儿都上大学了,那好啊,咱们省会现在发展的挺快的。”
赵老太道,“你吃饭了没有?”
“哎,吃过了。”
“这不我去朋友那,让他给我推荐几支股票,说要买什么田螺牌的水泥,这只股票以后会大涨。
哈,反正我是不太看好咱这里的发展速度啊,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水泥的需求量还很低,股票也不会大涨的。”
赵老太想起来了,这田螺牌的水泥就出自江城,而且总部就在他们那里。
不过此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名气在省里面不是很大。
他记得当时水泥厂的最早的那批员工都分给了股票,后来随着股票的升值,个个都变成了百万富翁。
按照当时的眼光,这谁也没有料到后来的局势。
赵老太觉得这是一个难得发财的机会,,因为后来,这早买的人都赚的盆满钵满的。
“杨教授,你听听我一句,这只股票肯定会大涨,你买吧。”
杨教授摇了摇头:“怎么,你也信啊?股票你懂吗?”
赵老太当然不懂,但她知道将来这只股票是会大涨的:“我不是很懂,我想问一下,如果想买股票,我该怎么办?”
杨教授好奇的上下打量着赵老太:“你该不会也想学着年轻人炒股吧?”
“嗨,我买一点玩玩。”
“也对,你手头上还有不少钱呢,我给你推荐几支吧。”
“不用了,我就想知道怎么买的。”
“那你去证券交易所,让那人帮你开个户吧,他们会告诉你的,不过今天太晚了,估计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