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哭错了,是二大娘没了

作者:真的想不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老太和老三骑着车子先到街上买了些鞭炮、火纸,还有一些其他的丧葬用品。


    两个人没有耽误多少时间,直奔张家村。


    虽说他和张保民之间有过节,但是人死了,作为红红那头的亲戚,这最后该有的场面还要走一遍。


    骑到半路上,后面有个声音追喊道:“国富国富,等等我。”


    两人回头一看,是林国荣追了上来。


    他知道今天是张保民下葬的日子,赵老太没有和招呼一声。


    林国富道,“大哥,你咋来了。”


    林国荣道,“虽然人死了,我是红红大舅,也帮着大姐看看有没有事情做,他还一直没有来得及问赵老太,为什么要这么生自己的气。


    “咱们走。”


    国富有些尴尬,看了一眼林国荣。


    “我说国富,咱妈到底气我什么?”


    “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哪里得罪她了。”


    “我也奇怪。”


    “你别说了,这东西我给你拿一点。”


    他把金箔纸叠的金元宝和纸人放到了自己后座上。


    林国荣和林国富二人走在后面,并肩骑行着。


    “我说大哥,你讲他这么突然就死了,是不是老天有眼?”


    “算是吧,幸好咱大姐和他离婚早,这张保民一死,咱妈也不要掏钱了。”


    不知不觉几个人就到了村口,远远的看见张保民家门口,站着一群人,还有几匹纸扎的马和小纸人,有白的、有红的,放在路两边。


    院子后面那一片小树林,被村里的年轻人打扫了一遍,放张桌子当做收账用的。


    在张保民的后面有一片空地,搭起了棚子,摆上了十几张桌子和板凳,估计是临时用来开席的地方。


    院里面没有多少空,搭着灵堂,上面用白纸黑字写了一个“奠”字。


    灵棚边上用白布简单的装饰了一下,里面摆着个供桌,上面放着张保民和刘桂兰的黑白照片,还有摆放了两碟果品,一个香炉。


    屋里面摆放着两口棺材,棺材前面有一堆灰烬。


    红红早已经穿好了白衣孝服,跟着妈妈出来迎接过来的宾客。


    国英出来看见赵老太和她的两个弟弟来了,上前问道:“吃饭了没有啊?”


    “吃过了,倒是你,我看昨天没休息好吧?”


    “哎,今天就结束了。”


    赵老太道,“老三,去把这些东西到拿先生那去记个账。”


    林国富把什么火纸、扎的小人啊,都放在一旁。


    登记好之后,来到了院中的灵堂前。


    母子几个人对着遗像鞠了几躬。


    行完礼以后,老三林国富就捂着鼻子道:“妈,咱们到外面去吧,这我一刻也待不住。”


    “走吧走吧,出去吧。”


    他们就坐在树林阴凉处啊,看着往来的宾客。


    没过一会,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响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刘桂兰娘家那头的老亲戚骑着车子赶来了。


    把车子放好,只见一个妇人穿着的确良的衬衫、布鞋、劳动布的裤子,手拿着一个白色的小帕子,下了车子,扯着嗓子就哭,旁边两个人搀扶着。


    一边哭着往院中去,一边喊道:“我的二大爷哎,你怎么走的这么早啊?”


    林国英带着红红上前去行礼,她有些懵了,难道张保民的辈分变大了?


    怎么变成二大爷了。


    因为她嫁过来几年,也搞不清楚刘桂兰娘家那头这都是一些什么人,可能辈分比较小吧,也没有提醒。


    直到旁边几个妇女在那大哭干嚎的妇女耳旁嘀咕道:“哭错了,不是二大爷,是二大娘没了。”


    那扯着嗓子大哭的妇人,声音戛然而止。


    “啊!”


    “是二大娘没了啊,咋不早说。”


    注意到村里人都在看着自己,继续被人搀扶着哭进去了院里。


    “我的二大娘哎,你怎么走的这么早,你说没事电什么鱼啊,这电能是好玩意吗,你惹它干嘛!”


    旁边的人在她儿耳边再次提醒道,“和电鱼没关系,意外触电,你哭的已经差多了。”


    她的眼中根本就没有眼泪。


    在这种表演式的葬礼上,不哭显得不够尊重。


    但因为是远房亲戚,报信的人说的云里雾里,她记错了。


    紧接着又扯着嗓子哭道:“我的二大娘啊,你的命可真苦啊,我来看你了。”


    “行了,别哭了,人家在笑话你。”


    那妇人才睁开眼,“不用哭了是吧,来的时候俺娘告诉俺,要多哭一会。”


    在灵堂前行完了礼,那妇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立马收起了那张脸。


    站在外面的门口和其他的宾客有说有笑的,表情管理的特别到位,情绪收放自如。


    按理说本来是需要火化的,但是没有冰棺,温度当天三十多度,最后村长和赵老太以及村里的人商量,简单的埋了。


    按照江城规矩,12点之前,需要把棺材抬到地里面去。


    到了中午11点的时候,村里面的主持葬礼的人找来了十几个壮汉,还有杠子绳子,将棺材都绑好,准备先抬到地里面。


    随着主持人扯着嗓子喊道:“时间到!”


    “旧人下地,新人送行。”


    门口噼里啪啦的放起鞭炮,随着鞭炮声停后,棺材盖被合上了。


    然后两个年轻人在门口,将灵棚拆开了,十几个壮汉都涌入了进去。


    他们屏气凝神,把杠子放在肩头。


    但因为有两口棺材,需要的人特别多,最后还缺一个人,林国富就这样被临时叫了过去。


    他刚一进去,就捂着鼻子跑出来了,弓着腰,呕呕的直想吐。


    一口气狂奔到另一户人家的旱厕里面,深呼吸了几口气才缓过来,直接感慨道:“这顶级过肺。”


    死都死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这样差了一个人。


    众人抬着两口棺材,朝着远离村庄两公里外的西南方向走了过去。


    院子门口,落下厚厚一层鞭炮燃放后的纸。


    村里的小孩爱热闹,跟在大部队后面看着大人抬着两口棺材往地里送。


    在大点的孩子,扛着纸人。


    走的在最前面的是一匹白马,一个半大的孩子举着,还有两个白色的幡,用竹竿挑着。


    众人都穿过大路,几个提前挖坑的年轻人已经把土都甩到了一边。


    林国英带着孩子只到了村口。


    林国富和林国荣跟着棺材也一起到了埋葬的地方。


    周边是一圈玉米地,中间挖了一个特别大的坑,刚好能容纳这两口棺材。


    土有些发亮,都是新翻出来的。


    随着众人吆喝着,调试了几下,终于把棺材给放到了坑中,等到吃完饭,就可以把棺材给用土埋上了。


    抬棺的人回来之后啊,就开始了吃席。


    凉阴棚下,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着这事。


    每个人都没有悲伤,反正主要的心思都在吃席上。


    对于死人这种事,张家村基本上都会过来上账。


    老人小孩的注意力都被那些肉啊、菜啊吸引了,大家有说有笑的谈,似乎根本不会在意死的是谁,反正吃就完了。


    林国富和他母亲、大姐坐在一桌上,刚才那味道,让林国富没有什么胃口,只喝了点啤酒。


    太阳转到了西南,众人都吃好了饭,开始准备把坟头给它立起来。


    村里的几个壮汉拿着铁锹,带着工具,随着炮声噼里啪啦的一响,一铲子一铲子的土,渐渐的把那两口棺材给覆盖住。


    碧绿幽深的玉米地里面多了两个小土包。


    旁边散着零零散散没有燃烧尽的火纸和鞭炮留下的碎纸屑。


    就这样,张保民和他的母亲刘桂兰永远的沉睡在了那片几个平方的地里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