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保民你怎么了

作者:真的想不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台风暴雨天过后,原本预计有两天的暴雨,结果次日一早天气放晴。


    江城地区不少树木拦腰吹断,将房屋砸坏。


    市区的人都在清扫路边的断枝和吹倒的垃圾桶。


    农村的人在打扫房前屋后挂断的树枝。


    张保民的几间房子,因为距离树比较远,并没有什么损坏。


    刘桂兰一早起来就做饭,她想着吃完早饭下地去看看,这十几亩地的庄稼怎么样了。


    听隔壁的人说有些玉米都吹倒了,这是她辛苦种的庄稼,几个月的收成都在这上面,心里挂念着。


    坐在饭桌前,她喝着稀饭对儿子道:“保民啊,等会吃完饭你跟我过去。


    我看隔壁张大爷他们家的玉米都吹倒了,你陪着我下地一起去看看,顺便把红薯秧子也用棍给它翻一翻,估计现在长得也太长了,爬得到处都是。”


    “张保民道,“妈,那些庄稼也值不了多少钱。


    等周四咱们拿到了林家赔的3万,还有房子,这地以后就让给别人种吧,咱搬去城里面。”


    刘桂兰在村里面生活了几十年,也不习惯城里,哪怕再有钱,她也舍不得地里面的庄稼。


    “我说你啊,就陪我过去看看。


    你是拿着钱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全指望着庄稼的收成,你说得倒轻巧。”


    听着母亲埋怨的口气,张保民道:“好好好,我陪你去下地看看,别说了。”


    吃完饭,红红在写暑假作业,张保民把门拽上,陪着母亲下地。


    整个村子的田地距离村庄两公里,在西南方向。


    放眼望去,台风过后,有些比较高的玉米已经被吹得东倒西歪,连根都撅起来。


    刘桂兰一心想着她地里的那些庄稼,走在前面脚步匆忙,鞋底上沾着厚厚的黄泥块。


    张保民游手好闲习惯了,对于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关心,慢慢腾腾地跟在后面。


    “我说你快点行不行,磨磨腾腾的。”


    听着刘桂兰的催促,他才加快了脚步。


    路头边上,有些电线杆都吹歪了,两个杆子之间,上面的电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曲线。


    张家村属于城郊,最早期路边上用的电线杆都是木头的,后来有些坏了,逐渐换成了长条四方的水泥柱代替。


    还有一些木头的电线杆没有坏,就将就着使用着。


    母子二人来到了一处岔口。


    张保民回头望着张家村的轮廓,已经走出了将近1.5公里,快到自家的农田了。


    这是种蘑菇的张良功在路边盖的两间砖瓦房自住,后面全是大棚。


    张保民每次从这路过都要绕着走,生怕对方提起借钱的事情。


    但现在不同了,他马上就有钱了,特意到他门口停留了一下。


    结果门上着锁,这让他有一点失望。


    本来还想在对方面前显摆一下,恰好他不在家。


    张保民看着张良功院子旁边那块地上种的玉米,明显要嫩一些,晚于早些种植的玉米,便悄悄地转了过去,掰断了四五根,揣在怀里。


    因为玉米叶子上还有残留的水,不知道是露水还是雨水,将他的上半身和裤脚都浸湿了。


    他用衣服兜着玉米,走到刘桂兰面前:“妈,这几个玉米你拿着,咱们晚上煮稀饭喝。”


    “呦,你在哪弄的?这不田里的玉米都老了。”


    “种蘑菇家院子旁边偷的,估计要比咱们正常的玉米晚一茬。


    你先走吧,我再看看有没有能吃的蘑菇,再弄一点。”


    “你少在这耽误时间,回头他又到村里面去骂。


    你找个棍,等一会把那个红薯秧子翻一遍,能用得上。”


    “好,我知道了,你先走,我看看他这里面的蘑菇长大了没。”


    刘桂兰沿着小路往自家地里去,两边种的都是玉米。


    周围又没有人,张保民想着再弄点蘑菇,配点青菜,省得去买了。


    等他转到大棚那边想弄点蘑菇,趴在旁边往里面张望,黑洞洞的里面太暗,也看不清有没有蘑菇。


    突然一只大黑狗窜了出来,汪汪汪地叫了几声后,就两只蹄子扒着地往前猛扑。


    张保民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赶紧往后退了几步,看向旁边支撑大棚用的竹竿紧握在手里。


    那只狗因为脖子上拴着链子,往前跑了几米就被死死地拽了回来,但仍然龇着牙看着张保民。


    他咽了口唾沫,以前没发现种蘑菇的还养了只大黑狗,幸好手里面拿着竹竿。


    狗的叫声越叫越凶,他害怕被人发现,就灰溜溜地走了。


    等张保民手中攥着那个弧形的竹竿,来到了自家地头前,看着玉米还好,没有怎么被台风吹倒,只是靠近路边上的有些弯了。


    突然他听到刘桂兰喊道:“保民,这边。”


    原来是自家地头都的另一端,紧连着河沟边上,那一小块种着红薯,刘桂兰站在绿油油的红薯地里。


    “妈,我这就来了。”


    张保民顺着地边,侧着身子走了过去,防止身上被玉米叶上的水滴打湿。


    张保民低头看着满地绿油油的红薯叶,长得非常茂盛。


    “妈,这今年能收不少红薯吧,把这叶子掐点,咱晚上下面条吃吧。”


    “你拿的棍呢?”


    张保民晃了晃手中的弧形竹竿:“那这个东西和棍差不多呢。”


    刘桂兰看着上面还滴着水,张保民手里面也都是水渍:“你这从哪里弄的?”


    “在种蘑菇他们那大棚里面的竹竿被我抽走一个。


    这都是庄稼地,哪去找棍去啊?


    就用这个把这长长的叶子给它翻一翻。”


    “那也行,给我吧。”


    张保民递了过去,他的母亲就拿着那个弧形的竹竿,对着地上茂盛的叶子,把反面挑上来,防止它在湿润的土壤里面不透风发霉。


    张保民靠着旁边一根半歪着的木头电线杆,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了烟,点燃了一根,静静地抽着。


    他想着这周四那天,眨眨眼就到了,等有了钱,他可不愿意再像母亲这样,整天忙着田里的事,这能挣几个钱?


    还得要去南方做生意。


    不过他看着母亲的动作太慢,心里面有些着急:“妈,要不然我来吧。”


    “行,给你,你年轻人动作利索。”


    张保民扔掉了手中的烟头,拿起那个竹竿,不停的翻拌着红薯的秧子。


    突然他看见一根灰黑色的绳子垂在上面,就用那根竹竿甩了过去。


    突然“啊”的一声从他的喉咙里发出来,整个人身体僵直。


    看着儿子怪异的举动,刘桂兰道:“你怎么了保民?”


    她赶紧上前去搀扶,随后,刘桂兰也不说话了,只感觉到浑身一阵麻木,两个人都扑通一声砸在了地上,脸朝上,身下还压着红薯秧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