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异卵双胞胎

作者:灯心菘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天是林知微产检的日子,也是周译在北京的倒数第二天。


    医院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挂号、取单、等候,一切照旧。


    很快,轮到她进B超室。


    周译陪着走到门口,被护士拦住:“家属在外面等,检查完我们会叫您进来。”


    周译只得在门口站定,看着林知微消失在半掩的门后,心里莫名有些忐忑。


    B 超室里的灯光比外面昏暗,冷光灯下,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


    林知微躺在床上,露出腹部,冰凉的耦合剂涂抹上去,她微微一颤。


    医生动作熟练利落。探头在她腹部缓缓移动,黑白灰的影像在屏幕上流动。


    突然,医生停了一下,眉梢微挑:“咦。”


    林知微心口一紧,忍不住问:“怎么了?”


    “别紧张,”医生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你这啊,是双胞胎。”


    林知微愣住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您……说什么?”


    “是双胞胎,而且是异卵的。”医生指了指屏幕上的两团小小的、却明显分开的影像,“你看,这个胎位偏前,动作很活跃,另一个胎位稍靠后,上次检查的时候可能是他躲得太好,所以没看出来。”


    林知微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耳朵里嗡嗡作响,她下意识盯着屏幕。


    “医生,他们……都健康吗?”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目前看,一切正常。”医生一边做记录,一边说,“双胞胎的孕期要多注意营养和休息,定期产检很重要,尤其到了中后期,要预防早产。”


    林知微用力吸了一口气,心头的紧张慢慢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感激。


    检查结束后,她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推开门的那一刻,周译立刻迎上来:“怎么这么久?医生说什么了?”


    林知微盯着他的眼睛,忍不住笑了:“译哥,我们有两个孩子。”


    周译愣住:“什么?”


    “是双胞胎,异卵的。”林知微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着一汪水,“医生说,上次产检时,有一个躲在后面没看出来。”


    周译的呼吸微微一顿,像是被什么撞击到胸口,整个人怔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低声道:“真的?”


    林知微点点头,把 B 超单递给他。


    他盯着单子上那两张小小的黑白影像,指尖微微颤抖,像是在触摸某种奇迹。


    他忽然弯腰,把林知微轻轻抱进怀里,声音有些哑:“小微,真好……真好……”


    林知微靠在他肩头,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庆幸——幸好,当初自己没有打掉孩子。


    走出医院时,微风拂过,街道两旁的玉兰树含苞待放。


    两人肩并肩走着,谁也没多说什么,却都觉得脚步比往常轻快了许多。


    回到家里,林宁远和许茹都在客厅,听见开门声,抬头望过来。


    许茹见他们神情异样,不由紧张:“怎么了?检查不顺利?”


    “妈,”林知微深吸一口气,“是双胞胎。”


    “什么?”许茹的眼睛瞪大了,“双胞胎?”


    许茹接过单子,盯着那两张模糊的小影像看了好一会儿,脸上的笑意一点点绽开:“好啊,这还是异卵双胞胎。”


    反应过来后,她竟有些鼻尖发酸,伸手握住女儿的手,声音有些颤:“还好,当初你坚持……”


    林知微轻轻笑了笑:“妈,这就是缘分。”


    林宁远在一旁说:“这异卵双胞胎,是不是有可能是龙凤胎。”


    “没错,很大可能。”许茹回答他。


    林宁远笑着说:“咱家今年一下子要添俩小宝宝,得赶快把新街口那房子给收拾利落了。”


    下午,林宁远就带着周译,翁婿两人去了新街口。


    推开那扇斑驳的朱漆大门,院子里已经堆放着一摞摞整齐的青灰色砖,砖面带着细细的砂砾光,刚送到不久。


    “就是这些砖,用来砌院墙的。”


    林宁远卷着袖子,正蹲在地上翻看砖的质量,一边拍去表面的浮灰,一边招呼周译,“烧得结实,颜色也正,是我从密云的砖厂定的。”


    “是老窑烧的,比现在机器压的结实。”他手指抚过砖面上细密的纹路,“你看,这砖吸水好,冬暖夏凉。”


    “院墙这回得砌高点,”林宁远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从夹克口袋里掏出一叠叠整齐的纸张。


    “草图我画好了,你看看——这面墙往里收半尺,留个花窗,外面种点爬藤的植物,蔷薇之类的,夏天遮荫,冬天还能透光。”


    纸上是细致的手绘,院子的格局分明,连每棵树的位置、每扇窗的比例都标得一清二楚。


    “这里准备种一棵山楂树,是知微要求的。”


    林宁远笑了笑,带着几分怀旧,“她小时候最爱喝山楂加冰糖熬成的山楂水,酸酸甜甜的。”


    周译低头看着草图,不由点头:“爸,您不愧是专业的,这布局和细节,我真是心服口服。”


    “砖墙刷白石灰,底下打个青砖腰线,稳当又耐看。屋里的梁子我打算用老杉木,不上漆,只做防蛀处理,留着原木的味道。”


    林宁远说到兴头上,顺手指了指东厢房,“那边我准备改成书房,靠窗做一溜书柜。冬天晒着太阳读书,夏天开窗就能闻到院子里花香。”


    “材料都买得差不多了?”周译问。


    “差不多了,木料、瓦片、门窗框子都在门头沟的木材厂订好了,下周找个熟悉的施工队,就能开工。修这种老房子慢不得,拖久了,雨水、潮气都往里钻。”


    “家具呢,您打算自己做,还是买现成的?”


    林宁远笑了笑,把手里的图纸折好揣进口袋:“桌子、柜子、椅子,还有床,都自己做。”他语气笃定,“木匠我早就找好了,是个手艺很细的老匠人。”


    说到这,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眼里闪过一丝得意:“我这些年在陕西,闲下来的时候就画家具图——榫卯结构、比例尺寸、木纹走向都考虑好了。我这个建筑设计师,要是改行做家具设计,也不是不行。”


    两人相视一笑,院子里春光正好,阳光透过屋檐斑驳地洒在地上,落在那摞青砖旁,也落在岳父女婿之间日渐熟络的气氛里。


    周译能感觉到,岳父对这处宅子的用心,不只是为了住得舒适,更像是在重拾一家人的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