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姑娘,霜鳞鳕在镇上的卖价是5文钱一斤,一条鱼差不多有三斤左右,也就是15文。”
王德发说完,韩清甜贴到毕夏耳边小声说道:“这鱼在权贵圈子里卖百万一条不成问题!”
毕夏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看向碗里的鱼,所以她们刚才吃了一百万?
韩清甜冲她肯定的点了点头。
“姐姐应该也听过一条野生大黄鱼拍卖出600万天价的事,这不是传说,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比这更离谱的多得是。”
“赌扬里一盘鱼刺身就能卖上几万美金,某国的鲟鱼鱼子酱一公斤都能卖上5万美金,沙漠国王室会长期包租专门渔船捕捞蓝旗金枪鱼供他们食用。”
“不管是价值百万的大黄鱼,还是拍出千万的蓝旗金枪鱼,哪样比得上霜鳞鳕?”
“纯野生,在没有污染的河水里长大,对眼睛有巨大益处,仅凭这些卖上百万就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要是再加上稀缺性,那价值就更是无法估量了,想卖出千万价格都没有问题。”
“不过,那就不能像卖白白菜那样卖了,他们吃的可不仅仅只是一条鱼。”
王德发夫妇已经听的目瞪口呆了,拿筷子的手在微微颤抖,盘子里还剩一半的鱼突然变得好烫嘴。
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他们从小吃到大,城里人没人愿买的霜鳞鳕竟然能卖出千万的价格?
毕夏也没比他们好到哪里去。
吃鱼前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身价过亿,已经很了不起了。
殊不知她这点身家恐怕在韩清甜眼里都只能算是饿不死的人家。
经过韩清甜这番话,毕夏做了决定,对王德发说道:“王大哥,价格问题我们回去再商量一下。不过可以确定,我们要的数量不会多,捡着最大的给我们抓就行!”
王德发听了全程,自然猜到了毕夏的打算。
“毕姑娘,恕我直言,不管霜鳞鳕在你们那里多值钱,都不宜给太多了。毕竟这不是谁家养的,抓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在我们这里更不稀有。”
“除非村民抓的鱼,毕姑娘都能收下,否则给的过多了,收谁的,不收谁的,最终都会引起其他人的心理不平衡。”
他看到毕夏有要不赞同的意思,接着说道:“如果毕姑娘心里过意不去,年底给大家发点福利,或者为村里做点什么都行。”
韩清甜劝毕夏接受王德发的建议。
毕夏是个听劝的,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王德发了解村民,韩清甜别看年纪小,在豪门圈子里浸泡着长大的,太了解金钱对人性的影响了。
“好!那就按照50一条收,一条达到5斤了,就按照100给!”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毕夏又跟王德发商量了书院的事,还有书城的事。
书城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书院的人选却需要早一点定下来了。
不管她多么眼馋那300多亩地,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员帮着她管理,她都只能放弃。
给毕夏选人最重要的是人品,王德发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膳堂主要就是负责菜品的调配,保证口味、营养的同时,还要尽量节省,不能出现偷拿、浪费等情况。
自家妹子王召霞、四弟媳妇、二柱媳妇、赵梅花、村长家的二儿媳都是不错的人选。
不过这些人里只有赵梅花一个人去书院那边卖过吃食,也是这几个人里最敢闯的一个人,人品也信得过。
赵梅花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学田那边,只要会种地、吃苦耐劳、人品好就行。
王二柱为了赚钱比较拼,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是人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至于自己的四弟,他原本是打算让他锻炼一段时间后,接管家里订菜的业务,现在将他推出来,给毕姑娘做个备选。
书城那边,他们村里人大字不识一个,也就王清平和王清水能识得一些。
听毕姑娘的意思,还想将书城打造成整个雪霁王朝最大的,届时各个书院、书肆都会来订购,王清平哥俩能不能撑得起来也不好说。
王德发将自己的人选和分析说给毕夏听,让她自己做决定。
膳堂的人选定赵梅花,两个人都没有意见,只要征得她本人同意就行。
“王二柱和王德财两位大哥,你都问一问,看看谁想干?如果都想干的话,就抓阄决定,没被选上的也不用气馁,以后肯定还会有机会的。”
“书城那边王清平先待定,我先问问我爸爸那边有没有更好的意见。”
其实书城的负责人最好是现代这边的人,这边的人了解书籍、印刷,对书城运作有一定的了解。
“行,那我就先问问他们三个的意见。”
赵梅花听完这个消息,全家人都跟着激动起来。
“娘,你好厉害,以后娘也可以去书院了。”
栓子无比的自豪,他娘可是村里唯一一个能进书院做工的人。
燕子更是开心,围着赵梅花蹦蹦跳跳。
“我长大了以后也要像娘一样厉害,我还要进书院读书!”
“妹妹,女子是不能进书院读书的,以后哥哥去书院学完回来教妹妹识字好不好?”
“不好!”
燕子双手叉腰,撅起嘴,小孩子还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不高兴都写在脸上,一脸倔强。
“大妮说夏夏姐姐就读了很多年的书,我也要像夏夏姐姐一样读书!”
燕子的话落进毕夏的耳中,她默默的记下了。
如果霜鳞鳕真能卖个好价钱,她就给村里盖一所学校。
该给村民的钱全部用来投资村里的教育,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全都可以读书。
村里不识字的也全都丢进学校去,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学习。
村民们还不知道,因为燕子的一句话,他们痛苦的识字生涯即将开启了。
赵梅花激动完,又有些胆怯了,让她做饭、下地干活还行,去书院管个膳堂她心里没谱。
“毕姑娘,我能行吗?我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万一书院不同意呢?”
毕夏安慰道:“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果他们迂腐到连女子进书院做工都接受不了,那这个膳堂咱们不接也罢。”
“更何况,山长既然能找了我,说明他并没有贬低女子、乡下人的意思,你就放心大胆的去试试,有咱们一村的人给你做后盾呢,你怕什么?”
王志胜也给赵梅花加油打气,赵梅花鼓足了勇气,“好!那我就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