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87章 这一拜你受的起!

作者:张昨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车子缓缓驶来,毕夏停好车,好久没见人群聚集的扬景了。


    看到面前的竹筐,惊喜道:“这么快就编好了?”


    “是,编好了,正准备验货呢,毕姑娘来的及时,正好过来看看。”王德发说道。


    然后对青山村的村民说道:“这位是毕姑娘,雪灾期间给大家捐粮的就是她,这次收竹编筐的也是她。”


    扑通一声,老弱妇孺们都激动的跪了下来。


    “谢谢姑娘,你是我们老吴家的救命恩人呐,要不是毕姑娘捐赠的奶粉,我小孙儿恐怕就随着他娘去了。”


    “毕姑娘,请受我们一拜!”


    毕夏被村民们这一跪整懵了,她就是来收个竹筐的,咋还给她跪上了,她还年轻啊!


    “唉,你们这是干嘛呀,快起来,都是举手之劳罢了!”毕夏赶紧扶起她们。


    “不是说要验货吗?让我看看!”毕夏拿过王德发手中那个竹筐。


    “毕姑娘,这个……”王德发支吾道。


    他也不好意思当着小姑娘的面直接说这个竹筐不合格,让毕夏去看其它的。


    “这两个竹筐谁编的?”毕夏问道。


    “姐姐,是我编的,我知道不好,以后我会好好学的,求求姐姐不要不让我编了好不好?”


    小姑娘比王大妮稍微大一点,也就十岁左右的年纪。


    毕夏微笑着看着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二丫。”二丫咬着唇。


    “二丫,这是你第一次编吗?”


    二丫点了点头。


    “哇!第一次编竟然就能编这么好?那你再多帮姐姐编几个岂不是就要赶上他们编了好多年的了?”


    “我编的不……”说到这里,二丫猛然反应过来,抬起头,目视着毕夏,灰暗的眼神突然有光划过,“姐姐,我还可以再编?”


    “当然啊!我今天刚接了好多订单,你可不许偷懒哦!”


    “我很勤快的!“二丫赶紧保证道:“下一个肯定会更好!”


    “好!姐姐相信你!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咱们二丫编的竹筐超过所有人!”


    毕夏一只手拿着竹筐,一只手搭在二丫的肩头,给她加油打气。


    这些竹筐也就二丫的两个不太好,毕夏全都收下了。


    结账时,毕夏问道:“你们想要钱,还是想要粮食?如果你们现在缺粮的话,我可以给粮食!”


    几人对望一眼,有些不知所措。


    村长提醒他们要粮食。


    二丫说道:“姐姐,我要粮食可以吗?糙米就行!”


    “可以啊!”


    毕夏同意后,二丫眼睛亮亮的,唇角还不等扬起,听到下一句话眼睛又失去了光彩。


    “不过糙米比较贵,你确定要糙米吗?”


    二丫又不自觉的绞着衣服,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糙米已经是最便宜的粮食了,糙米比较贵,那她还能要什么粮食?


    “姐姐,还有便宜点的粮食吗?陈米、碎米都行。”


    “有啊,一会我去给你拿!”毕夏一口答应,然后又看向其他老弱妇孺,“你们呢?想好要什么了吗?”


    “我们也要最便宜的米就行!”


    现在又吃的就不错了,谁还管什么陈米、碎米,饿狠了,霉米他们也吃。


    毕夏回去给他们买了5袋50斤装的大米,又拿了10袋食盐。


    对他们说道:“100个竹筐一共是500元,大米折合1.96元一斤。我给你们换了250斤大米,剩下10元换了10袋食盐,回去后你们自己分一分吧。”


    他们不懂“元”是什么,可是听懂了250斤大米和10袋食盐。


    村民们听到10袋食盐,全都惊慌失措的看着毕夏。


    “姑娘,食盐太金贵了,我们买不起。”


    他们这些总共500文,分到每户手里多的四五十文,少的如二丫家,才10文。


    买了食盐,哪还有钱买粮食?


    “不贵,这些都是给你们的。”


    “恩人啊,谢谢你,又救了我们一命。”青山村的村民又跪了下来。


    “快起来!这都是你们辛苦赚来的,我没有特殊照顾你们,不信你们问问村长叔,他们也是这个价格。”


    村民们扭头看向王正林,只见他冲他们点了点头。


    虽然毕夏说的是事实,可是也不能抹除了她对大家的救命之恩。


    “毕姑娘,这一拜你受的起。”


    村民们结结实实的给毕夏磕了一个头,磕的毕夏有些心虚。


    她确实没有特殊照顾任何人,批发价是多少,她就给的他们多少,一分钱也没让。


    “二勇,你送他们回去吧,太晚了,他们走到家得什么时候。”


    “嗳,爹。”


    “我去送吧,你不认路。”王大柱站出来。


    他们村的东西还没有装车,他去比王大勇合适。


    青山村离菜坡村很远,不过那是相对走路来说,他开车来回半个小时就够了。


    大家帮着将东西都搬上了车,车子缓缓启动后,村民们还有些惶惶不安。


    这…这…这…这就走了?


    青山村村民离开后,王德发才跟毕夏说了一下跟县衙合作的事。


    李茂将今晚过来的这些人的家庭状况一一跟毕夏介绍了一遍。


    二丫在雪灾中父母双亡,只留下了一个弟弟。


    家族里边还有叔伯婶子,但是家家困难,连自己的孩子都快养不活了,哪有能力再多养活他们两个。


    小姑娘才11岁就负担起了养弟弟的重任。


    还有的家里房屋倒塌,男人砸断了腿……


    毕夏听后一阵唏嘘。


    “我又接了7000多个竹筐的订单,恐怕还得麻烦宋大人帮着安排一下。”


    李茂拱了拱手,“毕姑娘,我替宋大人谢谢毕姑娘的大恩,能有活干,那些老弱妇孺就能活下去,也是帮县衙解决了大问题。”


    “客气了,宋大人这也是帮了我大忙,竹筐就按8000个来吧,不过我要求快一点交货,我这边都急用。”


    “没问题,我多安排一些村民就是了,争取两天内全部交完。”


    “可以。”


    菜坡村编的100个,村民们不肯收钱,毕夏将钱给了村长。


    “村长叔,收下吧。既然村民们不要,那就作为村里的公共收入,以后村里修路、建公共设施都需要钱,到时候就可以从这里边出钱了。”


    在毕夏的坚持下,村长收下了钱。


    200个竹筐,正好有200张腰封,毕夏今天买了8000个皮质把手。


    王翠兰根据毕夏的要求,带着村里的妇女去组装。


    装腰封的箱子卸下来后,毕夏对王大妮说道:“大妮,又来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