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7章 多谋

作者:邓一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多年前,方逸长子东方宁离世,他也曾回顾其一生,长子东方宁的离世。


    为他们东方一族留下了忠义二字,想必次子东方静之死也定会留下些什么。


    想到这里。


    方逸二话不说,径直抬起了右手,毫不犹豫的按下了面前这个回顾的按钮。


    “回顾!”


    -----------------


    【公元195年,东方静诞生于江东皖县,作为东方家族的次子,表字仲复。】


    【公元196年,东方静一岁,开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尚不识字的年纪。


    便已对书籍情有独钟,兄弟们以木刀木剑为玩具,而他则已经是手不释卷。】


    【公元198年,东方静三岁,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读书天赋,已熟记三百篇。】


    【公元200年,东方静五岁,他虽无家族传承,却已经能够做到出口成章。】


    【公元202年,东方静七岁,阿父方逸隐隐觉得此子日后或能成一位大儒。】


    【公元203年,东方静八岁,除了经史子集外,他已经开始熟读兵法韬略。】


    【公元205年,东方静十岁,他已不满足于书籍,常常向阿父请教谋略。】


    【公元207年,东方静十二岁,此时阿父方逸仍带着他们几兄弟游历天下。


    他们在荆襄一个叫做卧龙岗的地方,生活了段时间,阿父言及卧龙与凤雏。


    小小年纪的东方静心生向往,阿父预测卧龙即将出山,便带着他前去观摩。


    卧龙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其阿父言卧龙诸葛亮,虽得其主,但未得其时。


    小小年纪的东方静当即豪气干云对阿父道,卧龙不得其时,我可得其时否?】


    【公元208年,东方静十三岁,他立志要以刚刚出山的卧龙诸葛亮为目标。】


    【公元210年,东方静十五岁,他们东方氏的第二代决定要外出闯荡一番。


    其阿父让他们三兄弟抓阄,大哥东方宁与三弟东方致发生了一点小小摩擦。


    然而,东方静却毫不在意,因为没有人会跟他去抢,彼时三家最弱的蜀汉。】


    【公元211年,东方静十六岁,他怀揣着对卧龙诸葛亮的崇敬而来到荆州。


    可惜,他并不受刘关张三兄弟待见,好在他也并非是为了这三兄弟而来的。


    他索性直接躺平了,如同他猜想的一样,诸葛先生将他带回到了自家府邸。


    他在诸葛府邸不仅能得到诸葛先生的教导,还结识了他未来的妻子关银屏。】


    【公元212年,东方静十七岁,他与未来妻子关银屏在诸葛府邸两情相悦。】


    【公元213年,东方静十八岁,时益州刘璋欲引刘备进蜀,诸葛先生试探。


    他对诸葛先生说出了上中下三策,最终,刘备在不知情下,果然采取中策。】


    【公元214年,东方静十九岁,刘备正式进蜀,留诸葛先生负责留守荆州。


    时刘备在进蜀的路途之中,陷入困境,粮草不济,诸葛先生命他督运粮草。


    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军事舞台,东方静却十分大胆,在半道上直接舍弃粮草。


    一出奇计。


    不仅顺利替刘备解决困境,更筹措到了更多粮草,直接一脚踹开益州大门。


    只不过,由于刘备并不待见于他,便将这一切的功劳全都归结于关兴一身。


    东方静全然毫不在意,生性洒脱,反倒落个清闲,之后又屡次替刘备运粮。


    从无延误。


    自此之后,由于东方静专职运粮,不争寸许之功,便有了个粮草将军之称。】


    【公元215年,东方静二十岁,刘备终于拿下益州,召诸葛先生前往益州。


    诸葛先生临走前推举关羽守御荆州,但关羽过傲,诸葛先生有些不太放心。


    诸葛先生便心生一计,想要为其寻找一位得力军师,此人选非东方静莫属。


    但关羽向来不喜东方静,诸葛先生与夫人黄月英便点了鸳鸯谱,促其好事。


    东方静顺利迎娶关银屏,并在诸葛先生的引荐下,助其泰山关羽守御荆州。】


    【同年,东方静大哥东方宁攻伐汉中,其三弟东方致也奉命前来讨还荆州。


    三兄弟共同上演一出好戏,大哥顺利拿下汉中,其与三弟重新分割了荆州。】


    【公元216年,东方静二十一岁,关银屏为他诞下了第一位长子东方仁楷。】


    【公元218年,东方静二十三岁,关银屏又为他诞下了一位公主东方冉冉。】


    【公元219年,刘备晋为汉中王,封赏四方上将,因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


    四方上将当中并没有赵云,其泰山关羽大为不满,导致三英关系出现裂痕。】


    【同年,关羽为了证明自己的宝刀未老,发动了襄樊之战,最终败走麦城。


    命殒黄泉。


    时东方静被三弟东方致使计,被其调回了益州之地,但仍未得到刘备重用。


    只让他在汉中一个偏远县城,做个县令,他得知消息虽不惜一切前去营救。


    为时已晚。】


    【公元221年,东方静二十六岁,刘备打着为弟报仇的旗号,欲攻伐东吴。


    诸葛先生劝阻刘备未果,便力荐东方静出任刘备此次攻伐东吴的军师人选。


    然刘备虽应允诸葛先生,但却只令东方静出任副军师,但好在正军师马良。


    处处听从东方静的谋划,伐吴大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然而在关键时刻。


    刘备却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夷陵大败,蜀汉的根基尽毁,他拼死救下刘备。


    刘备悔恨。


    为时已晚。


    东方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刘备,离开蜀汉,回到了江东皖县继任皖侯。


    夫妻二人。


    男耕女织。】


    【公元223年,东方静二十八岁,刘备于白帝城殒命,太子阿斗继任大统。


    在此期间。


    包括后主阿斗,诸葛先生等等,先后多次派人前来皖县寻他重新回归蜀汉。


    统统拒绝。】


    【公元228年,东方静三十三岁,诸葛先生第二次北伐途中不幸身死道消。


    临死之前。


    诸葛先生给他留下一道锦囊,为了达成诸葛先生之遗志,他最终决定出山。


    东方静接替诸葛先生成为了蜀军主帅,第二次北伐大破魏军,却因为天灾。


    无疾而终。】


    【公元229年,东方静三十四岁,他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又因人祸而终结。】


    【公元231年,东方静三十六岁,他发动第四次北伐,再次因人祸而终结。】


    【公元234年,东方静三十九岁,他发动第五次北伐,此役差点覆灭曹魏。


    可惜一场大雨,不仅彻底浇灭了蜀汉的北伐大业,也浸透了东方静的人生。


    东方静由于暗疾复发,急火攻心,病逝于此次北伐当中,其终年三十九岁。】


    【人生评价:诸葛亮与东方静两代蜀汉丞相,为了蜀汉的北伐大业可谓是……


    倾尽一生。


    鞠躬尽瘁。


    死而后矣。


    东方静更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统帅,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比肩张良韩信。】


    【历史影响:蜀汉二代丞相东方静勇武与多谋,必将在历史留下浓墨一笔。


    不仅让后世牢牢记住东方氏这个家族,他个人更是被后世尊称为三国谋神!


    东方静一生谋划,得心应手,无往不利,一代谋神从不输于人,唯输天命。】


    【家族贡献:东方静仅凭一人之力,便将多谋二字刻在东方氏的基因当中。】


    “叮!”


    【您的家族东方氏获得了一项新的传承,谋略过人,自此之后每一位子嗣。


    都将拥有多谋的传承基因,如同勇武,忠义一般成为东方氏三大标志之一。】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