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我的父亲更优秀!”
诸葛恪应声答道,孙权一听忙问其是何缘由,他再次不慌不忙的回答说道:
“因为父亲知道选择辅佐谁,叔父固然神机妙算,却在错误的道路之上前行。
所以。
我认为父亲比叔父技高一筹。”
“哈哈哈哈!”
孙权听完整个人直接大笑而出:“东方致,眼光不错,你收了一个好弟子!”
确实。
听完诸葛恪的这个回答,就连东方致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是真学会了?
比起他年轻时简直不遑多让。
天姿卓越。
前途无量!
出了皇宫。
东方致立刻看向身边诸葛恪,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总有种恍如昨日的感觉。
“元逊,接下来还需要你替我跑跑腿,立刻派人分别前往三位公子处报喜。”
说着。
东方致不禁故意补充了一句:
“你应当知道该怎么报喜吧?”
“先生放心!”
诸葛恪一听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派人去到大公子那就说,先生已经成功阻止二公子与三公子被立太子。
我派人去到二公子那里就说,先生已经成功阻止大公子与三公子被立太子。
同样。
我再派人去到三公子那还说,先生已经成功阻止大公子与二公子被立太子。”
“的确聪明!”
东方致无比满意的连连点头。
诸葛家的人果然非等闲之辈。
大公子处。
当孙登得知东方致已经成功阻止二公子与三公子被立太子,顿时大喜过望。
虽然他也同样没有被立太子。
但只要老二老三没当上太子。
最有希望的那个人仍旧是他。
二公子处。
当步夫人得知东方致成功阻止大公子与三公子被立太子,可谓是满脸庆幸。
她庆幸昨夜前往安东侯府,虽然长公主还在当牛做马,但这一切无比值得。
只要大公子与三公子不上位,凭借孙权的喜爱,将来太子之位非孙虑莫属。
三公子处。
当王夫人得知东方致成功阻止大公子与二公子被立太子,同样是相当满意。
这个东方致果然有点本事,说到做到,只要大公子与二公子不被立为太子。
三公子孙和目前尚且年幼,只待孙和长大以后,这太子之位定是为他所留。
东方致将三位公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建议孙权不设皇后,皇子不封王。
简直就是将三位公子及其家人卖了,他们还要为他数钱,对他是感恩戴德。
数日之后。
关于吴国第一任丞相的人选,论资历,论德操,本来轮不到东方致的头上。
有人提议张昭,有人提议顾雍,但东方致却巧妙的利用了王夫人的枕边风。
再加上三位公子的臣属,全部都统一战线,一致推举东方致成为首任丞相。
众望所归。
公元225年六月,年仅三十岁的东方致成为东吴首任丞相,屹立权力巅峰。
东方致当上丞相的第一件事,便是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令其平定山越。
东吴虽然已经基本上统一了整个江东,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依旧存在着叛乱。
譬如丹阳山上的山越人,凭借着地势险峻,民风彪悍,东吴屡次清剿未果。
临行之前。
东方致特意找到诸葛恪:“元逊,丹阳山越不过万余,你猜为何屡剿未果?”
“地势险峻?”
诸葛恪试探性的回答道。
东方致淡淡一笑摇摇头。
“民风彪悍?”
诸葛恪再次想了想说道。
东方致仍旧是连连摇头。
“弟子不明!”
诸葛恪连忙拜倒在地上。
东方致一把将他给托起。
同时。
凑到了其耳边小声说道:“因为每个前往丹阳平叛者,都是我精心安排的。”
“啊!”
诸葛恪瞬间满脸的大骇。
“元逊,知道该怎么平这个叛吧?你且去三年,三年后,我保你平步青云。
前途无量。”
“诺!”
诸葛恪重重的点了点头。
不错!
丹阳山的这万余山越兵,正是东方致的私兵,但这么多私兵想要掩人耳目。
短时间内或许可以做到,时间一长,必定暴露,所以东方致选择主动暴露。
再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精心安排自己的人前去历练,还能再刷一波军功。
实际伤亡几乎可以忽略。
东方致利用这种手段已经先后培养数人,包括大都督陆逊及现在的诸葛恪。
-----------------
公元225年末,年关将近,东方阁内,年逾六十的太史慈走到了人生尽头。
方逸亲自出手替他把脉。
半刻钟后。
方逸满脸无奈的摇摇头:
“子义,你大限将至,药石无医,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让你撑过这年关。
你还有没有未尽之心愿?”
太史慈一听激动不已的努力坐起身来,他想要对方逸行礼却已然做不到了:
“先生!”
太史慈满脸的不甘之色:
“属下确有一事还望先生应允,先生如若不允,属下即便是死也死不瞑目。”
“说吧!”
“先生,属下死后,望先生应允属下之子,继续担任东方使为东方氏效命。
太史氏生生世世唯东方氏马首是瞻,愿为东方氏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说着。
随着太史慈话音刚落,只见一名身形矫健的精壮汉子二话不说,一闪而出。
正是太史慈之子太史享:
“先生在上,吾乃太史慈之子太史享,自小随父习武,吾愿承继父之遗志。
唯东方氏一族马首是瞻。”
“好吧!”
方逸微微的点了点头:“子义,既然这是你最后的心愿,我必定允诺于你。”
公元226年初,如同方逸所说的分毫不差,年关刚过,太史慈便寿终正寝。
终年六十。
其子太史享继承了他的遗志,成为新的第二代阳卫使,统领着整个少阳卫。
天柱山,东方阁,内阁中有一处特殊的小黑屋,除方逸外任何人都进不去。
太史慈死后第二天,方逸便独自进入了这间小黑屋,司马懿偷偷跟在其后。
瞧的真切。
只是,这间小黑屋的门上拴着一把厚重大锁,使用奇门遁甲之术精心设计。
司马懿曾在夜间多次到访,就因无法开启这把大锁,而不能窥探其中奥秘。
不过,司马懿却十分笃定,先生方逸口口声声说什么无心天下,永不称霸。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个谎言。
东方氏所谋求的就是天下!
而东方氏谋求天下的铁证以及部署,如若他没猜错,便在这间小黑屋之中。
与此同时。
方逸也不禁回头看了一眼,确定司马懿偷偷跟在他的身后,这才从容开门。
径直走进了这间小黑屋内。
司马懿再次被挡在了门外。
只能满脸不甘的转身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