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大营。
东方致带着数人出去打探了一圈,发现刘备竟然选择在密林当中百里连营。
大笑不止。
东方致二话不说,径直一把执起了陆逊的右手,饶是陆逊都被他给整懵了。
“伯言,你这个家伙是真命好啊!现在有一个能让你成为千古名将的机会。
你要不要?”
陆逊一听整个人瞬间大喜过望,他一介书生有机会成为千古名将任谁不要?
“愿闻其详。”
东方致毫不犹豫,直接便抄起一张书简,在书简之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火字。
陆逊一看,立马恍然大悟,在此之前,他也一直在想,能否使用火攻来着。
不过,由于陆逊从未打过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他自己的内心也不太敢确定。
如今东方致写的这个火字,可谓是让他吃了颗定心丸,有东方致替他背书。
火攻必成!
“谢三公子。”
陆逊对着东方致径直一拜,二话不说,转身便走,着手开始安排火攻事宜。
陆逊前脚刚走,东方致便瞅了一眼蜀军方向,二哥没来,他简直太庆幸了。
“哈哈!大耳朵呀大耳朵,连我二哥东方静你都不重用,你不死那谁死呀?”
-----------------
公元222年六月,正值酷暑之际,陆逊瞅准机会,命士卒每人携一捆茅草。
是夜。
陆逊反守为攻,主动出击,偷袭了蜀军大营,同时顺便点燃茅草放了把火。
由于蜀军为了避暑,百里连营都在密林当中,再加上营寨都是由木栅筑成。
一处火起。
整个营寨瞬间便会被熊熊燃烧的烈焰吞没,连带着其他营寨都将无可幸免。
正因如此。
蜀军所打造的百里连营,顷刻之间,便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似的燃烧殆尽。
刘备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曹操在赤壁所犯的低级错误。
如今同样印证在了他的身上,他的四万精锐呀,这可是蜀军最强大的战力。
全都没了!
“完了,完了,全都完了!”刘备差点一头栽倒在地,幸亏身边还站着马良。
刘备一把执起马良右手,痛哭流涕:“季常,朕,朕悔未听你之言撤军啊!”
马良一听不由重重叹了口气:“陛下,虽然您不爱听,微臣还是不得不说。
其实,东方静之谋略远在微臣之上,我军攻伐东吴之良策皆出自于东方静。
先前,让您必须六月撤军也是东方静说的,还有当他听说您百里连营之后。
他已经以着最快速度赶往夷陵,打算要以死相谏,可惜他还是来迟了一步。”
“哎呀!”
刘备听完猛的一拳重重砸在地上,捶胸顿足,露出了一脸无比复杂的神情。
“季常,是朕错了!朕,朕不该以貌取人,可惜大错已经铸下,为时已晚。”
直到这刻。
他这才将高高在上的帝王身份丢弃,又变回那个昔日不停寄人篱下的刘备。
与此同时。
吴军趁势发起大反攻,溃不成军的刘备,只得带着几百人向永安方向逃窜。
行至石门山时,吴将孙桓径直跳了出来,追赶刘备,刘备差点就被生擒了。
刘备麾下将领傅彤等人,包括军师马良,为了阻挡敌军全都死在乱军当中。
刘备带着百余残军就如同一条丧家之犬似的,他以为自己这回必死无疑了。
关键时刻。
突然,一名温文尔雅,英姿飒爽的将领,看着像个书生,却手持一杆长枪。
穿梭于百十余人当中,一把便将刘备拯救出来,带着刘备径直往永安逃去。
刘备大惊。
他望向面前的东方静,满脸不可思议,如同这样的绣花枕头竟会如此勇猛。
不仅如此。
刚刚马良对他交了底,伐吴良策皆出自东方静之手,在此之前他是不信的。
但现如今已经容不得他不信了,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以貌取人,看走眼了。
面前这个东方静,不仅真如丞相诸葛亮所说谋略出众,而且同样勇武过人。
文武全才。
这不正是他们蜀汉最需要的顶级人才?将来能成为蜀汉擎天一柱的存在吗?
早知如此。
当初他若能听从丞相之言,任命东方静为军师,并将东方静一直带在身边。
何至此败?
“噗嗤!”
刘备整个人突然一口老血径直喷溅而出,心如刀割般阵阵绞痛,懊悔不迭。
“仲复!”
刘备一把紧紧握住了东方静右手,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久久不肯撒手:
“是朕错了,是朕错了!这么多年,朕一直对你成见很深,你不会怪朕吧?”
东方静满脸淡寞的甩开刘备之手,其实,当他赶至夷陵时,看见火焰滔天。
蜀汉数万精锐皆付之一炬。
饶是东方静同样无法接受。
他明明打过包票覆灭东吴。
他在先生面前夸下了海口,他说过他可以做到,他站在哪里天命就在哪里。
可惜。
就因为这一把熊熊的烈焰,将他所有的骄傲与自信,统统踩在了脚底蹂躏。
无论这场伐吴之战的最终成败,归结于谁的过错,事实就是他的这场豪赌。
他赌输了。
一败涂地!
他是谁呀?堂堂东方氏二公子,从小过目不忘,骨子里带着东方氏的骄傲。
他本以为他可以掌控一切。
东方静从未想到,有朝一日,他也会有如此强烈的挫败感,令他心灰意冷。
甚至都开始怀疑起了自己,在他内心当中从未动过的坚定信念开始动摇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坚持的这场豪赌,经此一败,已经葬送了蜀汉的未来。
虽然这场大败主要责任不在于他,但若不是他在背后推动,或许可以避免。
他太急功近利了,他迫切想要代替大哥肩负起东方氏匡扶天下的伟大使命。
他预料到了一切,却唯独没有预料到人性之复杂,或许从一开始他就错了。
东方静已经没面目再回去见诸葛亮了,但在最后,他还是选择救出了刘备。
此时此刻。
面对着刘备满脸殷切期待的目光,既有深深的懊悔,也有对他的满满谦意。
事到如今。
刘备是多么想要听到东方静说一句没关系,想要得到东方静的一句谅解啊。
在这把大火之前,东方静或许对他还有最后一丝期待,当这把大火燃起时。
东方静对刘备便彻底死心了,他对刘备已经不再抱有任何期待,谈何谅解?
“陛下,事到如今,你觉得再说这些还有意义吗?前方不远处便是永安城。
请您放心,我已经安排好刘封公子,他的人马很快就能与您在永安城会合。
最后。
临行之前,我再送陛下一个忠告吧,别回益州,是男人就把永安城守住了。
告辞!”
说完。
东方静二话不说径直翻身上马,朝皖县疾驰而回,任凭刘备在后拼命追赶:
“仲复,别走,你别走啊!朕知错了!你若走了,还有谁能替朕匡扶汉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