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皇宫。
刘协紧紧看向面前这封退位诏书,内心无限凄凉,他明白靴子终于落地了。
昔日汉灵帝驾崩之时,刘协不过七八岁年纪,眼见何进与十常侍相互争斗。
汉室大乱。
他当着董太后的面说了一句话,将来我若当上皇帝,我一定要当个好皇帝。
小小年纪的刘协就有雄心壮志,他立志要做个好皇帝,将来可以匡扶汉室。
可惜!
造化弄人。
刘协幼时所许下的这个心愿,他达成了前半句,他的确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只是……
有名无实。
刘协先后被董卓,李郭等人掌控,直至被曹操迎至许昌方才稍稍安定下来。
但刘协依旧无法逃离曹操的掌控,他又何尝没有努力过?终究是无力回天。
曾经,他得到过荀彧的扶持,让他稍稍看到了一丝希望,可荀彧自绝而亡。
刘协本以为此生再也没有希望了,孰料,荀彧虽死,却给他留了一张王牌。
忠勇侯大将军东方宁。
为了能将这张最后王牌保留下来,刘协甚至不惜牺牲了他最心爱的伏皇后。
“哈哈哈哈!”
刘协突然冷笑了起来,曹操一死,曹丕继位,便迫不及待的想要代汉称帝。
曹丕一直在等着这天。
他又何尝不在等这天?
因为刘协最后的那张王牌,忠勇侯大将军东方宁此前被曹操给雪藏了起来。
只有曹操死曹丕继位。
东方宁才能重掌兵权。
这既是曹丕代汉称帝,一统天下的美好愿景,同样也能让他刘协拨云见日。
这是刘协最后的机会。
最接近于成功的机会。
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
终于来了。
刘协表面上瑟瑟发抖,但内心却在狂喜不已,二话不说,他立刻找到曹节。
彼时已经成为了皇后。
刘协仍旧利用曹二小姐曹节与曹三小姐曹华交好,让其为东方宁传递消息。
刘协再次将一个小食盒交给曹节,让她带着这小食盒去看望曹三小姐曹华。
曹三小姐临盆在即,再加上东方宁重掌兵权,曹二小姐前来走动并无不妥。
-----------------
东方府邸。
曹二小姐曹节与曹三小姐曹华交谈甚欢,东方宁默默拎起小食盒步入内室。
打开机关。
取出密信。
看完之后,东方宁整个人不由皱紧眉头,满脸无奈,刘协想要做最后挣扎。
放手一搏。
他打算在几个月后的禅让大典之上,联络所有汉室老臣,当众与曹丕翻脸。
同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方宁必须要统领禁军,在大典上直接诛杀国贼曹丕。
匡扶汉室。
诚然。
刘协这个计划是有可能成功的,毕竟现如今的东方宁掌控着许昌两万禁军。
再加上东方宁的勇武,只要他想,在大典之上诛杀曹丕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曹丕一死。
许昌必乱。
以东方宁手中这两万禁军,再加上他的勇武,或许还真能助刘协匡扶汉室。
重掌大汉。
但以东方宁至情至性的为人,他能诛杀曹丕吗?那可是他最好的生死之交。
曾经他这位好兄弟为了保他,不惜废掉了左手,让他再也使不出左手剑法。
曹丕引以为傲的左手剑,可是一绝,唯一能让东方宁都不得不叹服的技艺。
东方宁可谓是历历在目,他曾暗暗发过誓,此生绝不会负曹丕的兄弟之情。
东方宁从荀彧的手中接过了衣钵,匡扶汉室,这是他对于荀彧的一个承诺。
他允诺荀彧要替代他相助汉帝刘协,诛灭国贼,重掌大汉,此乃谓之忠也。
他与曹丕二人惺惺相惜,相互扶持,情同兄弟,不分彼此,此乃谓之义也。
忠义难全。
东方宁重重的叹了口气,燃起火烛,将密信焚烧殆尽,径直起身凝视窗外。
他的长子,同样也是东方氏的长孙,东方仁钧已经四岁了,生的并不高大。
但很俊秀。
虽没有传承他身上的霸王之魂,但也不差,毕竟他也有东方氏的勇武基因。
小小年纪也能舞枪弄棒,假以时日,长大后至少也能跟他二弟三弟差不多。
小小年纪的东方仁钧还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惊喜,他在学文这方面颇为上进。
天赋不凡。
在这方面。
作为阿父的东方宁可就远远比不上东方仁钧了,他小的时候可是一窍不通。
照这么看。
他这位长子东方仁钧长大以后或将是文武双全,进可为大将,退亦可为谋。
看到这里。
东方宁露出了满脸欣喜的目光,再有一年,他就能将东方仁钧送往东方阁。
作为他们东方氏直系血脉,东方仁钧可进入内阁接受阿父方逸的亲自教导。
这是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事,他的长子东方仁钧有阿父教导将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
曹三小姐肚子里还有一个二胎,再有两月,这小公子或小公主就该降世了。
或许此子能传承他的霸王之魂也说不定,想必阿父一定对他抱有莫大期待。
东方宁想着,已经径直来到后院,趁东方仁钧不备,一把便将他高高举起。
“阿父。”
东方仁钧十分淡定的转过头叫了一声,这孩子有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冷静。
“钧儿,你一点都不害怕吗?”
“阿父,我早就知道是你了,因为只有阿父才能一只手便将我举的这么高。”
“钧儿,你已经是个小男子汉啦!记住,阿父不在了,你可要保护好阿母。”
“恩!”
东方仁钧重重点了点头:“阿父,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一个阿弟或者阿妹。”
“对,对,对!钧儿,还有你尚未出世的阿弟或者阿妹,阿父也交给你了。”
“阿父,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东方仁钧满脸天真的问道,东方宁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抚摸他的小脑袋。
“钧儿,你记住,若有一日,天柱山东方阁的人找上门,你就跟他们走吧。
你不是一直问我阿翁在哪?阿翁就在那里!在这世上,只有他能保护好你。”
“恩!”
年幼的东方仁钧虽然听不太懂,仍重重点头,牢牢记住了东方阁这三个字。
-----------------
公元220年十月,庚午日寅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禅让仪式在许昌皇宫举行。
天子协被迫高高举起代表皇帝的印玺,曹丕升坛受禅,满朝文武皆入在列。
司马懿鹰视狼顾四周,紧紧跟随曹丕,东方宁则手持长枪,统领数万禁军。
将整座皇宫围的水泄不通,若无允许,今日连一只汉室的苍蝇都休想飞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