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章 逆子

作者:邓一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同一时间。


    江东皖县。


    方逸看向面前学了几个年头的医道,却连药材都认不全的东方远,人都麻了。


    不是说虎父无犬子吗?


    老大东方宁,老二东方静,包括老三东方致虽顽劣了些,但全都是天纵之才。


    临了临了。


    怎么就生了一个老四?


    老马失蹄。


    晚节不保!


    饶是方逸这么好的脾性,也实在没忍住,痛骂了东方远两句,令他出门领罚。


    年仅十岁的东方远悻悻走了出去,临出门时,还故意将木门用力摔打了一下。


    方逸简直是哭笑不得。


    你还别说。


    在他这四个孩子当中,就数这个老四心性最差,但也就数这个老四脾性最大。


    东方宁,东方静,东方致,无论他们三个多有本事,在他面前都得服服帖帖。


    唯独老四。


    这是真敢跟他对着干。


    仿佛生就一块小反骨。


    从前。


    方逸最担心的是老三东方致,他怕老三在外面给他闯祸,但现在跟老四一比。


    听说老三刚刚封了侯。


    方逸这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幺儿多败,因为这老四就是个逆子啊。


    东方远整天游手好闲,毫无定性,沉浸在阿斗与司马师两个小弟的彩虹屁中。


    真把自己当作老大了?


    将来准备继承江山吗?


    可惜。


    方逸眺望东方远背影暗自生叹,你老子我不是司马懿,老子不会为你打江山。


    这不是东方氏的目标。


    东方氏的目标是要打造千年世家,匡扶天下,顺势而为,永不称霸才能长存。


    在历史中。


    司马氏最终窃取曹魏的胜利果实,三家归晋,但你以为司马氏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就在百十余年后,出了个刘裕号称刘氏最后的希望,屠尽了整个司马氏。


    司马氏从此消亡殆尽。


    方逸的心里十分明白,既然历史的大洪流是无法阻拦的,就必须要借鉴历史。


    杜绝一切衰落的隐患。


    正因如此。


    方逸这才会以身作则,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从江东激流勇退,隐于皖县。


    不过。


    考虑到他虽了然于胸,但总有一天他也会作古,在他死后或有族人想要上位。


    譬如他的逆子东方远。


    方逸便将永不称霸这一条,与匡扶天下,天下为公等一起写进家族铁训当中。


    凡东方一族不得有违。


    -----------------


    今天是他们东方一族,从皖县大宅搬入天柱山东方阁的日子,大家都在忙碌。


    唯有东方远独自面壁。


    “四公子!”


    司马懿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东方远的身边:“又挨罚啦?可否跟老奴说说。


    这次又是因为何事呀?”


    司马懿在东方远面前自称老奴,这姿态可以说已经放的极低,简直低至尘埃。


    “司马叔。”


    东方远重重叹了口气,他对司马懿印象不错,因为每次被罚司马懿都会哄他。


    “阿父教我的医道,我怎么也学不会,你说,我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


    “谁敢说四公子是废物啊?”


    司马懿慈眉善目微微一笑。


    “可是,我听说我大哥,我二哥,我三哥都是天纵之才,只有我什么都不会。”


    “谁说四公子什么都不会?”


    “我会什么?”


    司马懿轻轻拍拍他的肩膀:


    “四公子,这人啦,最重要就是出身,你有三位天纵之才的兄长为你打天下。


    将来。


    你可是要成为天子的人啦!”


    “但是,我不会做天子啊?”


    司马懿再次微微捋着髭须:


    “四公子,老奴跟你说啊,做天子是最简单的,昔日汉高祖同样什么也不会。


    你有三位兄长便已足够了。”


    “真的吗?”


    东方远一听瞬间大喜过望。


    “当然,四公子,别忘了,你还有阿斗,师儿以及老奴,我们都会相助你的。”


    “好!将来我若是天子,我让司马叔当丞相,让司马师当大将军,让阿斗当……”


    东方远毕竟年纪还小,一时之间竟想不出能让阿斗当什么,主要是阿斗太笨。


    “总之,我要让你们人人都当大官,我给你们封侯,我要让这天下复姓东方。”


    “哈哈哈哈!”


    东方远童言无忌大笑而出。


    司马懿转过身去会心一笑。


    -----------------


    翌日。


    方逸携小乔,东方远二人,以及司马懿一家老小,正式进驻于天柱山东方阁。


    东方阁置内外两阁,内阁供族内子嗣统一培养,外阁则开放给全天下的学子。


    不过。


    由于现今族内的子嗣过少,仅老四东方远一人,族内三代子嗣都尚不足五岁。


    方逸便暂时将阿斗,司马师,包括今年刚好年满五岁的司马昭等人收入内阁。


    至于皖县的侯府大宅,则作为来往学子的栖身之所,由第一代东方使太史慈。


    负责打理。


    同时。


    在东方阁上的一应吃穿用度,再加上来往学子的人身安全,皆由少阳卫负责。


    曾经的副将太史慈,正式成为东方氏的第一代东方使,统领着数百名少阳卫。


    肩负着保卫东方氏的重要使命,在其眼中,为东方氏死就是他们最大的荣耀。


    自此之后。


    皖侯方逸之名渐渐被世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天柱山东方阁出了位东方先生。


    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神鬼莫测!


    -----------------


    公元217年初,曹操渐渐感到自己心力不支,终于做出决定,立曹丕为世子。


    当然。


    曹丕能够成为世子,至少有一半归功于东方宁,如若没有东方宁明确的站队。


    曹操绝对不会如此坚决,事实之上,以东方宁如今在曹魏阵营拥有的影响力。


    即便曹操想立曹植为世子,得不到东方宁全力支持,他这世子之位也坐不稳。


    东方宁之所以如此明确的支持曹丕,皆因为曹丕是他好兄弟,二人意气相投。


    昔日。


    曹丕为了他跟曹三小姐曹华的婚事,既伤心又伤身,试问几人能如此讲义气?


    至少。


    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东方宁对于曹丕,还是曹丕对于东方宁都是真诚相待。


    曹操正是因为看到这点,他才会如此坚决的立曹丕为世子,同时看向东方宁。


    他的目光变的愈发阴郁。


    东方宁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柄神剑,这些年来他手持这把利刃可谓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无往不利。


    如今曹操身体每况愈下,头痛之症频频发作,他已经有些拿不动这柄神剑了。


    利刃过于锋利必将噬主!


    曹操突然感到莫名恐慌。


    他若一死。


    还有谁能拿动这柄神剑?


    曹丕能吗?


    他恐怕还差一点火候吧?


    既然如此。


    就让曹操为他添一把火。


    “来人,传本王之令,召忠勇侯大将军东方宁回都,立刻!马上!不得有误!”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