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 蛰伏

作者:邓一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紧接着又瞧见了关兴。


    他这才径直眉头大舒,恍然大悟,二话不说,赶紧上前轻轻拍打关兴的肩膀:


    “贤侄,竟然是你!真不愧是虎父无犬子!这次你攻破雒城可是立了一大功。”


    “伯父……”


    关兴听完满脸羞愧,正当他准备开口解释的时候,东方静突然上前拦住了他:


    “不错!正是少将军有勇有谋,攻破雒城。此外,少将军还缴获了大批粮草。”


    “甚好!”


    刘备一听更加的欣喜不已,他此前最为担忧的两件事,一是雒城,一是粮草。


    如今。


    竟全都一次性解决了。


    拿下雒城,再加上他们手中又有充足的粮草,攻取益州,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刘备大喜之余再次拍拍关兴肩膀:“安国,好样的,你真是替你父亲长脸了。”


    关兴却压根兴奋不了。


    甚至露出了满脸黑线。


    关兴瞧瞧面前的刘备,又瞅瞅身后的东方静,此刻站在这里令他是如坐针毡。


    “伯父,其实此次负责为你等运粮的主官,乃是由军师大人钦点的东方仲复。”


    关兴实在听不下去了,即便东方静对他连使眼色,关兴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哦!”


    刘备回头看了一眼东方静,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军师怎么会让他负责运粮?


    果然!


    你看这个绣花枕头最终还是没有运来粮吧,若非安国,岂非贻误了军机大事。


    罢了。


    且看在此番并未出现差池,以及军师的面子,就饶过这绣花枕头失职之罪吧。


    下不为例。


    刘备毫不掩饰的露出了满脸的失望之色,二话不说,径直对东方静摆了摆手。


    关兴懵了。


    东方静两手一摊,与关兴四目相对,再次对他连连示意,这下关兴也犹豫了。


    回到营帐。


    当关银屏听说了此事,立马便想要去找刘备打抱不平,东方静再次拦下了她。


    关兴满脸不解的问道:“仲复,你是运粮主官,这一切明明都是你神机妙算。


    为何不对主公言明啊?”


    “无妨!”


    东方静毫不在意的摆摆手:“安国,我本就无意建功立业,这都是先生逼的。


    如今。


    主公误认为是你做的。


    岂不是正遂了我的意。


    阿父常常教导我等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是功名利?于我来说如浮云。


    至于什么匡扶天下有我大哥与三弟不就行了,我真的只想在军师府好好躺平。”


    “仲复!”


    关兴一听不由露出满脸无奈,同时,二话不说,立刻便对东方静行了个大礼。


    东方静随手扔掉的这项功劳,对于关兴来说,可是至关重要,有了这项功劳。


    不仅能让其父亲关羽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在整个刘营内部也能直接一战成名。


    甚至。


    将超越他的兄长关平。


    成为二代中的第一人。


    正因如此,可想而知,关兴对于东方静有多么感恩戴德,将他视为生死兄弟。


    “从今日起,你我二人便是兄弟了,以后但凡能用的上兄弟,上刀山下火海。


    在所不辞。”


    除此之外。


    东方静能如此从容的抛弃这等功勋,同样也令关兴简直对他钦佩的五体投地。


    大家都说东方静是一个绣花枕头,凭借着父辈皖侯的威望,在军师府中躺平。


    以前关兴也是这么想的,但经此一役,关兴明白了,东方静乃是真天纵之才。


    真豁达也。


    “东方静,你就躺吧!躺死你算了!你这样躺着永远不可能得到我父亲认可。”


    关银屏撂下一句没头没脑的狠话,气鼓鼓的走开了,东方静与关兴两条光棍。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他躺平跟得到关羽的认可有什么关联?谁也想不明白关银屏这到底什么意思?


    在此之后。


    东方静被迫成为了刘备攻伐益州的专属运粮官,因为有了这第一次高开战绩。


    虽然从荆州沿江西进,想要将粮草运送到益州前线堪称一项无比艰难的使命。


    东方静每次都能凭借他出色的谋略,果断的决策,按时按量的完成这项使命。


    但是。


    刘备却完全看不到背后艰辛,毕竟与他第一次仅凭五千运粮队打下雒城相比。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


    这对于东方静来说反而并非坏事,他就像一名打工人一样,每次放下粮就走。


    绝对不会多耽搁一天。


    早点回去躺平不好吗?


    诸葛亮对他有知遇之恩,既入刘营总得干点活吧,否则他才懒的接这破差事!


    与此同时。


    刘备有了充足的粮草,再加上法正等人为他出谋划策,他很快便打到了成都。


    军师诸葛亮早就安排了赵云,张飞二人,分兵两路,与刘备在成都成功会师。


    刘备念及同为汉室宗亲之情,先礼后兵,于是遣麾下从事简雍进入成都劝降。


    彼时。


    虽然成都城池固若金汤,粮草充足,城内还有精兵三万,全部都是刘璋心腹。


    誓死顽抗。


    但刘璋乃无能之辈,心知大势已去,无心再战,于是直接打开城门选择投降。


    刘备顺利得到益州,将刘璋控制在大本营荆州,自领益州牧,蜀汉开始崛起。


    -----------------


    公元213年末,曹操针对孙权发动第一次濡须之战,曹操派遣了大将东方宁。


    完美传承方逸霸王之魂的东方宁,西征归来,再次击败马超与韩遂联军的他。


    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整个曹营无人可出其右。


    孙权大骇。


    他立刻令鲁肃,陆逊为正副都督,携程黄韩祖四大老将前往濡须拦截东方宁。


    可惜。


    鲁肃,陆逊二人刚至濡须口,便陷入了东方宁的包围圈,数万大军水深火热。


    为了替鲁肃,陆逊二人解围,孙权无奈,只能遣他身边最为信任的长史出马。


    不错。


    孙权身边最信任的长史不是别人,正是东方致,如今的孙权已经离不开他了。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即便东方致还从未有领过兵,但孙权却对他信赖有加。


    委以重任。


    东方致很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是打仗的料,再加上对面可是他的大哥东方宁。


    别人不知道东方宁的厉害,难道他还能不知道吗?他哪有本事去解大哥的套?


    东方致带着军马在濡须口转了一圈,连大哥东方宁的面都没见着便又回去了。


    好在。


    天时不在北方,突然天降大雨,陆逊利用水军的优势成功脱离了东方宁掌控。


    东方宁麾下军马本就不擅水战,与鲁肃,陆逊二人在濡须口僵持了半月有余。


    未果。


    曹操得知战况恐防东方宁有失,便令东方宁撤军,第一次濡须之战无疾而终。


    鲁肃,陆逊二人回到建业之后,老实人鲁肃没说什么,陆逊却再也坐不住了。


    陆逊找到孙权痛斥东方致不作为,对其发难,可惜,东方致早就搞定了孙权。


    他凭自己的三寸之舌,令孙权相信,他早就预料到了这扬天降大雨必解此围。


    当陆逊得知孙权竟偏信了东方致这个荒唐不堪的说辞,他整个人都快吐血了。


    不仅如此。


    鲁肃,陆逊二人拼了命才脱离了东方宁的掌控,只因功过相抵而不赏也不罚。


    但东方致仅仅带着军马出去逛了一圈,明明是寸功未建,却被孙权视为首功。


    大加封赏。


    你让鲁肃,陆逊找谁说理去?整个江东都看出来了,东方致才是孙权的真爱。


    谁能想到当初不受孙权待见的少年郎,短短数年,便成了孙权身边第一红人。


    只是。


    江东大多数人在私下都对东方致极为不耻,认为他并非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


    仅仅靠着溜须拍马的手段,精准把握了孙权的心思,从而取得了孙权的重用。


    其中,对于东方致最为不耻之人非小霸王孙策的遗孤,孙茹孙绍两姐弟莫属。


    然而。


    东方致明明知晓孙茹孙绍姐弟不耻与他为伍,他却偏偏一有空闲便去找他们。


    这日。


    东方致一如既往的带着重礼,前来拜见孙茹孙绍姐弟,毫无意外被扫地出门。


    不过。


    东方致并不气恼,他只略施小计便让孙茹孙绍姐弟,主动出府前来与他相见。


    东方致一反常态的走到孙茹身边,径直凑到了她的耳边,在她耳边低声说道:


    “孙大小姐,你想不想知道我为何一定要来江东?不如你我二人做个交易吧!”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