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8章 两手准备!

作者:黑的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


    天色刚蒙蒙亮。


    清河县临时设立的医棚便已忙碌起来。


    蒸煮草药的气味混杂着淡淡的石灰水味道,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


    病患的呻吟,家属的祈求,太医和帮工的安抚指导声交织在一起。


    叶凡正俯身检查一个孩童手臂上牛痘接种后的反应。


    朱标则在一旁协助太医分发汤药。


    两人皆是神色专注,仿佛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救治之中。


    就在这时。


    一阵略显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县令周文元,竟也穿着一身半旧的棉布袍子,带着几名县衙的胥吏,出现在了医棚外。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戚和疲惫,眼底有着血丝。


    仿佛也是为了疫情殚精竭虑,彻夜未眠。


    “下官参见殿下,叶大人。”


    周文元上前,恭敬地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沙哑。


    “听闻殿下与先生在此亲力亲为,救治百姓,下官心中实在惭愧,特带了些人手前来,看看能否帮上些许微忙,为殿下和叶大人分忧。”


    他说得情真意切,姿态放得极低。


    说话间,他也不等朱标和叶凡回应。


    便主动走到一个熬药的大锅旁,挽起袖子,竟亲自拿起木勺,笨拙却又认真地帮忙搅拌起锅里的药汤来,额头上很快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那副不辞辛劳,与民同苦的模样,落在周围一些前来求医的百姓眼中,顿时又引来了一阵低低的,充满感激的赞叹。


    叶凡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周文元那忙碌的身影,心中冷笑。


    这只老狐狸,果然坐不住了。


    昨夜他们调阅卷宗账簿,消息定然已经传到了他耳中。


    他今日前来。


    一为展现自己勤政爱民的一面。


    加固在太子心中的好官形象。


    二来,恐怕更重要的,是近距离观察自己和太子的反应,试探他们是否真的发现了什么。


    朱标看到周文元这番作态,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


    只是淡淡颔首:“周县令有心了。”


    叶凡放下手中的工具,脸上露出一抹看不出丝毫破绽的温和笑容,走向周文元,语气带着赞许道:


    “周县令果然如百姓所言,爱民如子,事事亲力亲为。”


    “有县令如此,实乃清河百姓之福。”


    周文元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用袖子擦了擦汗。


    脸上露出谦逊乃至有些惶恐的神色,连连摆手。


    “叶大人谬赞了!下官愧不敢当!”


    “这……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不敢说福泽百姓,只求能对得起身上这身官服,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和黎民的期盼罢了。”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将一个清廉自守,忠君爱民的官员形象塑造得无比高大!


    叶凡点了点头,目光中似乎充满了欣赏。


    但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仿佛只是随口提及。


    “是啊,为官者,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就像昨日听闻百姓说起,周县令当年为了破获张大户家的灭门惨案,两天两夜未曾合眼,最终将凶徒绳之以法,真是令人敬佩。”


    “还有抗旱之时,亲自下地引水……”


    “这些,百姓们都记在心里呢。”


    他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周文元的细微反应。


    周文元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异样。


    但脸上依旧是那副谦逊的表情。


    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缅怀和沉重。


    “唉,提起张氏一案,至今想起,下官仍觉心痛。”


    “至于抗旱引水,更是职责所在!”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他的应对,堪称完美。


    叶凡心中冷笑更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转而看向正在分药的朱标,眉头微皱,似乎发现了什么问题,开口道:“殿下,我方才清点了一下,治疗重症所需的几味主药,如黄连、黄芩,库存似乎不多了。”


    “照眼下这个消耗速度,恐怕支撑不了两日。”


    朱标闻言,立刻走了过来,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药材不足?这可是大事!”


    “老师,依您之见,该如何是好?”


    周文元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上前一步,主动请缨道:“殿下,叶大人,此事交给下官去办!”


    “下官立刻派人快马前往府城,或者邻近州县采购!”


    叶凡却缓缓摇了摇头。


    目光扫过医棚内外那些看似忙碌,实则眼神不时瞥向这边的胥吏和帮闲,语气沉稳地说道:“周县令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只是,如今瘟疫未平,各州县皆在严防死守,人员往来管控极严。”


    “县衙的人手,还是应当主要用于维持本县秩序,防止疫情扩散,不宜过多抽调外出,以免横生枝节,或将疫病带往他处。”


    他这话合情合理。


    完全是从防疫大局出发。


    周文元张了张嘴,似乎还想争取。


    但叶凡不再给他机会,直接对朱标说道:“殿下,依我看,不如从我们带来的人中,选派几名精干可靠的亲卫,持殿下手令,直接返回江浦县调取药材。”


    “江浦县那边物资储备相对充足,路途也近,最为稳妥快捷。”


    “而且,他们一路行来,已接种牛痘,相对安全。”


    朱标听着叶凡的话,目光与叶凡有一个极其短暂的接触。


    他立刻领会了叶凡的深意。


    药材短缺或许是真。


    但借此机会派人返回江浦,才是真正的目的!


    他们现在身处清河县。


    周文元定然布下了眼线。


    他们从京城带来的人,无论是亲卫还是太医,恐怕都已在对方的监视之下。


    想要暗中调查周文元侵吞财产,伪造案卷之事,必须动用外界未被周文元势力渗透和监控的力量。


    派亲卫返回江浦,明面上是调取药材。


    实际上,这些亲卫可以携带太子的密令,调动江浦县乃至更上层,如府城的东厂,或西厂资源。


    暗中启动对周文元及其背后调查!


    核实那些远房亲属。


    追查灭门案真相,搜集铁证。


    “老师所言极是!”


    朱标立刻点头,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就依老师之计!”


    “周县令,你县衙的人手,还是全力用于本地防疫吧。”


    “调药之事,孤自有安排。”


    周文元看着朱标和叶凡一唱一和,将派人的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他无法反对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得躬身道:“是,殿下考虑周全,下官遵命。”


    他心中暗自警惕。


    叶凡和太子此举,真的只是为了调药吗?


    还是有其他意图?


    他必须更加小心。


    同时也要加快手脚,抹平一切可能的隐患。


    朱标不再耽搁,立刻转身去安排信得过的亲卫。


    直到他匆匆离开喧闹的医棚,脸上的温和与凝重迅速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着的亟待爆发的冷厉。


    他快步走向自己下榻的院落。


    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仿佛要将心中的疑虑和愤怒都踩进地底。


    一进入书房,他立刻屏退了所有闲杂人等。


    只留下两名最为信赖,出身东宫嫡系的亲卫队长。


    房门紧闭。


    烛光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拉得细长而扭曲。


    朱标没有坐下。


    他站在书案前,胸膛微微起伏。


    目光如同两簇幽冷的火焰,扫视着两名心腹。


    他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和一丝隐隐的杀伐之气!


    “你们听着,此次派你们返回江浦,明面上是调运紧缺药材,但真正的任务,关乎国法纲纪,关乎能否揪出这清河县可能隐藏的巨蠹!”


    两名亲卫队长神色一凛!


    挺直了腰背,眼神锐利如鹰,静待指令!


    朱标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下达命令,语速快而清晰:“第一,也是重中之重!”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


    “立刻动用我们在江浦,乃至通过特殊渠道联络府城的力量,秘密调查卷宗上记载的那几个远房亲属——”


    “湖广的张氏表亲、凤阳的李氏族叔、应天府的王家侄子!”


    “查他们的真实身份,查他们是否真的接收了那些灭门大户的巨额家产!”


    “若是真的,钱款流向何处?”


    “若是假的……”


    朱标的眼中寒光一闪,“给孤查清楚,这些名字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


    “这些钱财,最终落入了谁的口袋!”


    “属下明白!”


    一名队长沉声应道,已然领会了此事的严重性。


    “第二,”


    朱标继续道,“查黑风岭,以及清河县周边所谓的匪盗!”


    “孤要知道,这些年来,盘踞在此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规模如何?武器装备怎样?”


    “为何周文元屡次剿匪,却始终未能根除?”


    “是力有未逮,还是……养寇自重,甚至根本就是沆瀣一气?!”


    他必须弄清楚。


    那晚截杀老师的,究竟是真正的亡命之徒,还是周文元,或者其背后之人,蓄养的死士冒充。


    这关系到对整个事件性质的判断!


    “第三,”


    “想办法,查清当初灭口张家等大户被砍头的凶手身份!”


    “第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