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我竟成了大哥的师娘?!

作者:黑的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龙台之上,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着朱标那自信从容,驳斥群臣,挥斥方遒的模样,看着他身上那股越来越浓郁的属于雄主的气息,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豪情!!


    “好!!”


    朱元璋洪亮的声音响起,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全力支持。


    “太子思虑周全,魄力非凡!”


    “所言所行,皆是为咱大明千秋万代计!”


    他目光威严地扫过下方再无一人敢出声反对的百官,沉声道:“出海通商,组建新式水师,研制新式战舰,此三事,咱,准了!”


    “标儿,你尽管放手去做!”


    “一应所需,朝廷全力支持!”


    “咱倒要看看,咱大明的船队,能驶出怎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煌煌盛世!”


    “儿臣,领旨!谢父皇!”


    朱标深深一揖,声音铿锵有力。


    ……


    退朝的钟声余韵尚在宫墙间回荡。


    朱标便已脚步生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奉天殿。


    他心中激荡着方才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得到父皇全力支持的豪情与振奋,此刻只有一个念头——


    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叶凡!


    他径直朝着户部衙门的方向而去。


    一身杏黄龙纹常服在宫巷中显得格外醒目。


    而他并未察觉,在他身后不远处,一个穿着青绿色宫女服饰的娇小身影,正借着廊柱和来往宫人的掩护,如同一条灵活的小鱼,悄无声息地跟随着他。


    正是好奇心爆棚的临安公主朱静镜!


    她见大哥下朝后行色匆匆,方向似乎又是部堂衙门,那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再次跟了上来。


    朱标一路疾行,很快便来到了户部。


    他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守卫的兵卒见是他,连忙躬身行礼,并未阻拦。


    朱标径直走向叶凡那间熟悉的廨房。


    躲在衙门对面街角阴影里的朱静镜,看着大哥熟门熟路地走进去,心中那份探究欲更是如同野草般疯长。


    她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


    趁着无人注意,悄悄溜到叶凡廨房的窗根下。


    屏住呼吸,竖起了耳朵。


    廨房内,叶凡似乎正对着一份账册打哈欠。


    见朱标进来,也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


    朱标却全然不顾他的慵懒,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几步走到叶凡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比平时高亢了几分。


    “老师!成了!”


    “父皇已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全力支持孤筹建新式水师,开拓海贸之事!”


    “往后一应所需,朝廷都将鼎力支持!”


    他这话语中充满了如释重负的畅快,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这话听在窗外的朱静镜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惊雷!


    老……老师?!


    大哥……大哥竟然称呼他为老师?!!


    朱静镜猛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才没有让那声惊呼逸出喉咙!


    她一双美眸瞬间瞪得溜圆,充满了极致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她原本以为,大哥对叶凡,最多是极为欣赏,甚或是引为心腹臂助,所以才那般礼遇。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关系竟然亲密尊崇到了直接以“老师”相称的地步!


    这绝非普通的君臣或朋友关系。


    这是执弟子之礼啊!!


    而且,听大哥这话里的意思,那筹建水师,开拓海贸,这些听起来就石破天惊,连父皇都最终拍板支持的大事……


    其背后的主意,竟然…竟然都是这个叶凡在教导,在背后推动的?!


    这个认知,如同滔天巨浪。


    瞬间冲垮了朱静镜之前对叶凡所有的猜测和定义!


    她原本只觉得叶凡有些神秘,有些与众不同的本事。


    可现在……


    能成为太子之师,能指点江山,影响国策……


    这已经不是“有些本事”能形容的了!


    这简直是……


    是帝师级别的存在啊!


    一个无比荒诞却又让她心跳骤然加速的念头,不受控制地窜入了她的脑海。


    大哥称他为老师……


    那……那若是……


    若是自己真的嫁给了他……


    按照礼数,大哥岂不是…岂不是要称呼自己一声——


    “师娘”?!


    “轰——!”


    这个念头带来的巨大羞窘和一种难以言喻,带着禁忌感的刺激。


    让朱静镜的脸颊瞬间如同被火烧着了一般,滚烫通红!


    她猛地甩了甩头,仿佛要将这“大逆不道”的想法从脑子里驱逐出去。


    “朱静镜!你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不知羞!”


    她在心中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用力深呼吸,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


    但那双耳朵,却不由自主地贴得更紧了,更加专注地倾听着廨房内的动静。


    而廨房内,朱标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眉宇间带着一丝深思。


    “只是……”


    “老师,筹建水师的告示已然张贴,相信不久便会有应者前来。”


    “但这水师一旦建成,后续的诸多事宜,学生心中却尚无完备章程。”


    “譬如,这水师兵士的月俸,该定多少为宜?”


    “他们所需配备的兵器、甲胄、军服,又该是何等规制?”


    “与步卒、骑兵想必应有不同吧?”


    叶凡放下手中把玩的镇纸,略一沉吟,道:“月俸具体数额,臣倒不好越俎代庖。”


    “但有一点,臣可以断言——”


    他目光变得锐利,语气笃定。


    “水师官兵的月俸,必须比其他军种的兵士高!”


    “而且,至少要高出一到二两银子!”


    “高出一到二两?!”


    朱标闻言,吃了一惊。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普通步卒月俸不过数钱银子。


    若水师翻上一两倍,单这一项支出就极为惊人!


    他下意识地问道:“老师,这是为何?”


    “若是俸禄差距过大,恐引起其他军营兵士不满,军心不稳啊。”


    窗外的临安公主也竖起了耳朵。


    她也觉得这要求有些过分了。


    当兵吃粮,风险各军都有,为何独独水师要特殊?


    叶凡看着朱标,神色严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可知,海上行船,与陆地行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朱标思索片刻:“风浪险恶,航行艰难?”


    “不止。”


    叶凡缓缓摇头,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描述残酷事实的冰冷。


    “是容错之低,与……绝境之彻底。”


    他详细解释道:“步卒交战,即便战事不利,溃败之下,士卒尚有四散奔逃,或藏匿于山林,或混入民间,求得一线生机的可能。”


    “骑兵亦然,仗着马快,总有机会脱离战场。”


    “纵使重伤,若救治及时,亦有可能保住性命。”


    “但海上,不一样。”


    叶凡的语气加重。


    “茫茫大海,无遮无拦,一旦战舰受损,特别是被击沉,船上将士,面对的将是冰冷刺骨,无边无际的海水!”


    “没有退路,没有藏身之所!”


    “即便精通水性,在浩瀚大洋之中,又能支撑几时?”


    “缺粮,缺水,更要面对鲨鱼等海兽袭击……”


    “最终结局,几乎注定是力竭而亡,葬身鱼腹!”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标。


    “殿下可以想象一下,数百上千名将士,连同他们赖以生存的战舰,在一两个时辰内,便彻底从这世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尸骨都寻不回!”


    “这种战斗的残酷性和极高的致死率,是陆地战争远远无法比拟的!”


    廨房内一片寂静!


    朱标仿佛能感受到那海战中绝望的窒息感。


    窗外的朱静镜也听得手心冰凉。


    她从未想过,海战竟是如此恐怖!


    叶凡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海上长期航行,淡水、粮食补给困难,一旦短缺,便是全军危机!”


    “海上气候多变,风暴来袭,纵是庞大战舰亦有倾覆之险。”


    “更有那闻所未闻的海上疫病,缺医少药之下,蔓延极快……”


    “可以说,水师官兵,从踏上甲板的那一刻起,便时刻与远超陆军的危险相伴!!”


    “殿下,若无远超常军的厚饷,若无足以让其舍生忘死,无后顾之忧的抚恤,人家凭什么要冒着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的风险,来参加你这水师?”


    “仅凭一腔热血吗?”


    “热血,总有冷却的时候。”


    朱标沉默了。


    他彻底被叶凡说服了。


    是啊,如此高的风险,若无足够的利益驱动,谁会愿意将性命轻易交付于那喜怒无常的大海?


    他缓缓点头:“老师所言,句句在理。”


    “是学生考虑不周了。”


    “这水师饷银,确实应当优厚。”


    但随即,他脸上又浮现出新的忧虑,眉头锁得更紧!


    “只是……老师,若按此标准,即便只招募万人水师,每年仅饷银一项,便是一笔巨款!”


    “再加上战舰营造、维护、武器配备、日常补给……”


    “这长年累月下来,恐怕…恐怕以我大明如今之国力,也难以长久承担啊!”


    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理想很丰满,但国库的银子是有限的。


    然而,面对朱标这合情合理的担忧,叶凡脸上非但没有凝重之色,反而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


    “殿下不必为此忧心。”


    叶凡的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