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规矩,有的时候就是用来打破的!

作者:黑的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话一出!


    杨宪的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他深知朱元璋的猜忌和多疑。


    若真被扣上对君上不敬的帽子,哪怕只是捕风捉影,也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胡相!我……我绝非此意!”


    “方才是一时失言,绝无对陛下不敬之心!还请胡相明鉴!”


    杨宪不得不低头,语气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恳求。


    看着杨宪那副惶恐失措的模样,胡惟庸心中畅快无比。


    他脸上重新露出了那种看似宽宏大量,实则充满嘲讽的笑容,伸手拍了拍杨宪的肩膀,语气“诚挚”地说道:


    “左相,何必如此惊慌?”


    “放心,你我同朝为相,理当同心协力,共辅陛下,本相岂是那等背后捅刀子,搬弄是非的小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本相方才所言,是提醒,是告诫!”


    “是望左相日后谨言慎行,莫要因一时之快,徒惹祸端!”


    “更莫要……恃宠而骄,忘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说完,他不再理会面如死灰,呆立当场的杨宪,哈哈一声长笑,将那柄痒痒挠从颈后取下,在手中随意地把玩着。


    昂首挺胸,步履从容地离开了中书省值房。


    而衙署外的廊柱阴影里。


    朱元璋负手而立,将值房内胡惟庸与杨宪那场不见刀光却暗藏机锋的争执听了个一清二楚。


    直到胡惟庸志得意满地大笑着走出来,他才微微侧身,将自己完全隐于廊柱之后。


    嘴角噙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这文人吵架,拐弯抹角,阴阳怪气,到底是不如徐达、汤和他们当年在军营里为了争抢战利品,直接撸袖子干架来得痛快敞亮!”


    朱元璋低声对身旁如同影子般的毛骧嘀咕了一句,语气里带着点看戏的揶揄。


    “不过嘛……细细品来,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这胡惟庸,倒是把咱赏的那个痒痒挠,用出了花样。”


    他正回味着方才那场“文斗”,一名锦衣卫校尉悄无声息地近前,在毛骧耳边低语了几句。


    毛骧立刻转向朱元璋,低声道:


    “陛下,东宫有消息传来,是关于国债与淮西勋贵之事,叶先生似乎已有对策。”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但并未立刻追问。


    他摆了摆手,示意毛骧噤声,然后迈步便走。


    “此地非议事之所,回御书房再说!”


    ……


    御书房。


    朱元璋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毛骧一人。


    他坐到御案后,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地看向毛骧。


    “说吧,标儿和叶凡,商议出了个什么结果?”


    “淮西那帮人买国债,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弊端?”


    毛骧不敢怠慢,将叶凡如何剖析淮西勋贵大量持有国债可能带来的恐怖后果——


    即在朝廷急需用钱或与他们利益冲突时,他们可能联合挤兑,迫使朝廷失信天下或屈从于其淫威等,原原本本地复述了出来。


    随着毛骧的讲述。


    朱元璋脸上的轻松神色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深的凝重和一丝后怕!


    他久经风浪,太清楚“信用”二字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也更明白那些骄兵悍将一旦拿捏住朝廷的命脉,会是何等的跋扈难制!


    叶凡所指出的,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极其阴险且可能致命的陷阱!


    “好毒的眼光!好深的算计!”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若非叶凡点破,咱和标儿险些被那点银钱迷了眼,养虎为患!”


    “快说,叶凡可有解决之法?”


    当毛骧将叶凡那套“拉高价格,诱其深入,制造恐慌,低价抄底”的金融手段详细道来时,朱元璋脸上的震惊之色越来越浓!


    他起初有些迷惑。


    但随着毛骧的解释,他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已超出了他对权谋,对军略的认知范畴!


    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操控人心,玩弄财富于股掌之间的学问!


    其思路之奇诡,对人性贪婪和恐惧把握之精准,让他这个见惯了风浪的帝王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妙!妙啊!哈哈哈!”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激赏。


    “这叶凡,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这等翻云覆雨,凭空取财的手段,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不是阴谋,这简直是……是仙法!!”


    他笑得畅快淋漓。


    仿佛已经看到了淮西勋贵们未来哭爹喊娘,财富大幅缩水的狼狈模样。


    然而,笑声渐歇,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笑容收敛,目光变得深沉起来,盯着毛骧追问。


    “这等操作,需要大量本钱先行囤积国债,推高价格。”


    “叶凡……他让标儿去哪里弄这笔钱?”


    毛骧感受到皇帝目光中的压力,如实回禀。


    “回陛下,叶先生提议……动用户部已收到的淮西勋贵购买国债的那笔银两,作为初始本钱。”


    “太子殿下初时亦有顾虑,但经叶先生剖析利害后,殿下已……已点头应允,决定依计而行。”


    “他同意了?!”


    朱元璋闻言,非但没有震怒,脸上反而瞬间绽放出巨大的惊喜和欣慰!!


    他霍然起身,在御案前来回走了两步,抚掌赞叹。


    “好!”


    “好!”


    “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洋溢着一种老怀大慰的神情。


    “咱的标儿,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仁厚,太过恪守规矩!”


    “迁都、新军,乃至这国债风波,处处都需打破常规,行非常之事!”


    “他今日能为了大局,为了铲除国蠹,敢于破例,动用国库之银行此奇谋,这说明他长大了!”


    “懂得权衡利弊,懂得何为真正的‘重器’不可假于人手!”


    “懂得有时候,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朱元璋越说越是高兴,仿佛看到了朱标身上那种他一直期望的,属于雄主的果决和魄力正在萌芽!!


    这种改变,远比赚到多少银子更让他欣喜!


    “更何况,此举于国大大有利!”


    朱元璋目光灼灼。


    “既能重创淮西勋贵的财力,削弱其掣肘朝廷的能力,又能为朝廷秘密聚敛一大笔财富,充实内帑,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一箭双雕,不,是一箭三雕!”


    “同时还锤炼了标儿!”


    他重新坐回龙椅,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对着空处仿佛在称赞叶凡,又像是在肯定自己的眼光。


    “这个叶凡,真是咱的福星,是标儿的良师!”


    “总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绝境中开新路!”


    “有他辅佐标儿,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