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赵梓萌家人到来

作者:青山依旧如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己的一些朋友和同事还经常抱怨家庭不和谐,有公婆强势的,有家里条件不好的,有老公出轨的,甚至还有家暴的。


    今天早上听公公婆婆说是要给他们一家三口重新买个房子,就在新宝港湾小区对面的盛世华庭买一套120平米的,如今的这个房子有点小,才80多平米,如今有了宝宝,就更小了。


    “爸,宝宝已经出生了,你起的名字起好了没有?”赵梓萌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女儿还没有大名呢,还得给孩子上户口。


    “对对对老头子,我乖孙女的名字你起好了没有,你都看了一个月了,”孙玲也看着他。


    王正明手一顿,然后拍了一下大腿,“哎呀,光顾着高兴了,还忘了我小孙女的大名了,我准备了两个名字,一个名字叫王清禾,一个名字叫王清砚,你们觉得这怎么?”说完一脸得意的看着众人。


    沈泽作为女婿,及时接话捧哏:“爸,这两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王正明看了一眼沈泽,挑了挑眉头,女婿很上道嘛,深知我心啊。


    王正明清了一下嗓子,看了一眼可爱的小孙女,眼神宠溺:“清禾二字中,清”取自“清泉石上流”,有澄澈纯净的意思;“禾”呼应“稻花香里说丰年”,充满生机与温润感,整体清新雅致,如禾苗般向阳生长,又带着清泉的灵动。”


    “至于清砚嘛,“砚”是文房四宝之一,自带书卷气,与“清”搭配,既有“清砚染墨香”的雅致,又暗含沉静聪慧之意,如墨砚般温润有底蕴,清灵中透着书卷气。”


    “怎么样,我准备的还不错吧?两个名字都很有诗意的,而且也不常见,总比那些子涵,子轩那些烂大街的名字好听吧?”


    赵梓萌仔细品味着公公给孩子起的名字,好听,而且很有诗意,很适合女孩子。


    孙玲看向儿媳妇:“梓萌啊,你觉得哪个好?你来定。”


    赵梓萌看了一眼婆婆,然后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考虑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已经睡着的宝宝,笑着说道:“就叫清禾吧,希望她能像禾苗一样,茁壮生长,平安健康。”


    “大名有了,那也得有个小名,总不能一直宝宝叫着嘛,”王倩提议给孩子现在取个小名。


    王兴仁说道:“要不然就叫小月亮吧,好听容易记。”


    “嗯,不错。”


    “这个名字可以。”


    “小月亮?倒是不错。”


    孙玲怜爱地摸了摸正在酣睡的小孙女的脸,轻声说道:“奶奶的乖孙女哟,你以后小名就叫小月亮喽,”小月亮睡梦中嘟了嘟嘴,可爱极了。


    “好了,你们出去吧,让梓萌休息一会儿,我在这里看着就行了,”孙女士开始赶人,她的儿媳妇现在需要休息了。


    王兴仁说道:“妈,要不然你去休息吧,我来照顾梓萌。”


    孙玲这斜着眼睛看了自己的儿子,“你知道怎么照顾孕妇吗?还你照顾,你去休息吧,别留在这里碍眼。”


    王兴仁不吱声了,他真的不会照顾孕妇。


    “好吧,那辛苦你了,妈。”


    “赶紧走,少在这里矫情,我自己的儿媳妇我会照顾好的。”


    沈泽对着老丈人和大舅哥说道:“爸,大哥,我在软件上订了两间房,就在医院对面,我们先过去吧。”


    “好,那我们就先过去吧,”老丈人说道。


    其他人离开以后,孙玲对着儿媳妇说道:“梓萌,你休息吧,那就在这里看着你和孩子。”


    赵梓萌也困了,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孙玲看着可爱的小孙女,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开始发朋友圈,亲家母刚才一直问她要孩子照片呢。


    今天早上事发突然,亲家母远在海城,一时半会来不了,这会儿正在海城机扬候机呢,如果飞机准时到达,就到下午五点多了。


    瑞华酒店,808房间。


    “老婆,你休息一会儿吧,也走动了一早上了,”沈泽把包包挂在衣架上。


    王倩晃了晃脖子,“好,我先睡会儿,我还真的有点瞌睡了,最近就是觉得困乏。”


    沈泽替老婆盖好被子,自己也躺在旁边睡着了。


    ……


    沈泽是被自己的消息提示音吵醒来的,是李素云女士的消息,问他咋没给自己说一声亲家母的孙女出生了,还是看了亲家母朋友圈才知道。


    沈泽回复忙忘了,并且表示自己一直在跟前,可以代表他们一家人。


    下午快五点的时候,沈泽带着王倩到了病房,老丈人和大舅哥早就过去了。


    刚进门还没多久,一个穿着蓝色长款赫本裙的中年女人和一个穿着白色体恤的年轻人就来了。


    “哎呀,亲家母来了啊,刚才还说你们也该到了,”孙玲热情地招呼道。


    中年女人进门以后直奔病床上的赵梓萌:“女儿啊,你身体怎么样了?早上亲家给我打电话说你提前发作了,可是吓死妈妈了。”


    后面的年轻人也说道:“就是啊,姐,你怎么样了?这就是我小外甥女吧,真可爱。”


    来人正是赵梓萌的妈妈宋娟和弟弟赵华润,早上接到消息以后,母子两个就赶忙把店门关了,回家收拾东西,订了机票赶往机扬。


    “妈,弟弟,我没事,我还打算今天就出院呢,结果妈不同意,让我再观察观察。”


    “哎呦,你婆婆做的对啊,你刚生完孩子,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怎么能这么快就出院呢。”


    沈泽这是第三次见到大舅哥的丈母娘和小舅子,没有玩怎么聊过,但是他们挺好相处的,想来也是,性格不好估计也教不出大嫂那样温柔善良的孩子。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因素,这句话不是百分百正确,但是也很有道理,父母待人温和有礼,孩子耳濡目染也容易学会体谅与尊重;家里总是充满争吵与指责,孩子内心难免会积攒不安与焦虑。


    但说它不是百分百正确,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轨迹里,还交织着学校教育的引导、社会环境的浸染,甚至自身天性的驱动。


    可即便如此,家庭作为“第一站”的分量始终无可替代。


    它就像一粒种子最初扎根的土壤,土壤的肥瘦、干湿或许不能完全决定种子能长多高,但一定会深深影响它向下扎根的深度,以及面对风雨时的底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