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许多人也吃完了饭,都出门,坐在院子里。
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聊着天。
贾东旭吃完饭从屋里出来,他看到坐在门口的何雨柱抽着烟,厚着脸皮走了过去。
“一大爷,坐着呢!”贾东旭也拿了一把小凳子坐在了何雨柱身旁。
“嗯,东旭啊,最近在厂里咋样,考工级没有?”何雨柱说着。
“还没呢,您也知道,我这换了师傅,所以还只是个正式工,没有考级呢。”贾东旭苦笑着。
“嗯,说的也是,要不是易中海手没了,你这都说不定能考初级钳工了。”何雨柱说着。
看到他眼睛直溜溜的盯着自己的烟。
不由的笑了笑,掏出烟,递给他一根。
“谢谢啊!”贾东旭笑着接过烟,点上后又说道:“谁说不是呢,毕竟我这正式工,一个月也才24万工资。
一家四口等着我养着呢!要不是我娘和淮茹在乡下有地,每年能分到粮食,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呢。”
何雨柱听着贾东旭的说辞,心里冷笑。
你现在庆幸吧,等公社成立,你家就等着挨饿吧。
占便宜,都占到公家的头上来了。
饿死你们一家都不冤!
不过,自己是不是要提醒他一句呢?
毕竟自己和贾东旭,似乎没仇。
有仇的只是贾张氏,秦淮茹,和贾梗,小当槐花。
不过,就算自己说了,说不定还得被贾张氏骂。
这好心没好报的,自己干嘛要去说呢。
“呵呵,那挺好的,你娘和你媳妇都是农村户口,还有几亩地,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呢。”
“是啊!不然就我这点工资,想养着一家人,都没有那么容易呢。”贾东旭有点感慨的说着。
然而这话在何雨柱听来,完全就是他自作自受。
一个月24万怎么养不活了?
还不是你丫的把钱都给了贾张氏收着?
那老太婆,他都见过几次,在外面开小灶了。
吃的肥头肥脑的。
这两年下来,更是圆了几圈。
毕竟家里的活都丢给秦淮茹了,她自己啥也不干。
她纯纯就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到处晃悠。
要不就抱着贾梗出门炫耀去。
“对了,你还和易中海有联系吗?”何雨柱问道。
“没有了,这两年都不怎么联系了。”贾东旭摇头说道。
毕竟他老娘不让他在和易中海混了。
在贾张氏看来,现在的易中海就是一个废物,上厕所都要人伺候的废物。
这样没有价值的人,她才不会让贾东旭继续跟人家来往。
听到贾东旭的回答,何雨柱不经意的瞥了眼易中海家。
果然看到窗户里,站着一道身影。
在他强大的视力下,能够清晰的看到站着的人,正是易中海。
这两年下来,易中海都是独来独往的。
贾东旭没有来往后,更是窝在家里不出门了。
院里想看到易中海的身影,只有他上下班的时候。
否则就是只有看到黄桂芳在院里走进走出的。
“行,不来往挺好的,反正他也是废人一个。”
“一大爷,您能不能别这么说他,毕竟他以前也是我师傅。”贾东旭听到何雨柱这么说,有点不悦的说着。
“得,那不说他了,对了,你儿子呢?名字起好了没?
我都只听到你叫他棒梗,棒梗的。”
“呵呵,起好了,户口也上了,就叫贾梗,小名棒梗。”贾东旭笑着回答。
“嗯,棒梗,不错不错,这名字挺好的。”何雨柱笑着说道。
但是内心里冷笑着。
这小子还小。
等他能到处跑的时候,那才是他的噩梦来袭。
自己已经找好了人员了。
就是周围一些老酒鬼。
自己给他们喝过一次玉米酒后,他们恨不得让何雨柱给他们事做呢。
甚至还有一个老酒鬼,还早将他闺女给自己玩。
没错就是玩,不用负责的那种。
为了就是换他两斤玉米酒。
只不过何雨柱没有同意。
原因很简单。
一,那女孩太小了,他不感兴趣。
二,那女孩长得也不好看,自己更下不去手了。
三,就是那女孩脏兮兮的,鼻涕都还挂在鼻子上的那种,更是让他连忙拒绝掉。
还有一些酒鬼说,让他杀人都行,只要酒给自己管够。
自己当然没必要杀人啥的,只是针对一下棒梗而已。
现在人都安排好了,就差贾梗的成长了。
烟抽完后,又和贾东旭聊了两句。
贾东旭这才离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何雨柱也不知道,贾东旭到时候会不会死。
或者说,会不会早点死。
毕竟,到时候,一家五口人,全靠贾东旭一个人的口粮活着。
虽然粮站还会有一些溢价粮卖。
但是他贾东旭的工资能有多少钱去买?
而且这辈子没有他的接济。
以现在贾家和易家的关系,到时候易中海也不会接济对方。
那么到时候贾东旭肯定还会选择去死的。
只是早死或者晚死的区别了。
当然,要是他狠下心,将贾张氏和秦淮茹丢回乡下去的话,那死到不用死了。
顶多就是受点苦而已。
毕竟,他记得,那三年里,四九城周边,没有多少人饿死。
没办法,距离太近了,真要是死那么多人,能行吗?
这些干部能活?
饿死的,大多数都是远一些的地方。
不过可惜了,秦淮茹可以回去,贾张氏肯定打死也不会去乡下的。
但是这样一来,贾张氏不走,更不会让秦淮茹走了。
秦淮茹走了谁伺候她呀!
这根本就是无解的存在。
到时候,贾东旭注定是要寻死的节奏。
不然他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三十斤不到。
贾梗又是半大孩子,更是吃的厉害的时候。
贾张氏吃的更多。
一天就能干掉三五斤粮食。
那二十几斤的口粮,四五天就能就没了。
剩下的日子,怎么熬?
要不是上辈子的自己,傻傻的给她们口粮。
那三年,他只能说,贾东旭一家人根本就熬不过59年。
更别说60,61,那一斤粮食卖到几块钱一斤的时候了。
59还好,也才翻了两三倍左右。
60,61那粮价,真是看得人心惊肉跳的。
……
《感谢用户34741076打赏的1个啵啵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