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作者:殊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行,继续已经这么不要脸的公开宣战了,等她回去了,就好好跟她过过招。


    这时,听筒里传来秀莲带着愧疚的声音:


    “叶莺,真对不起,你把这件事委托给了我,结果被弄砸了,钱也要不回了。但你放心,这钱我会想办法慢慢还你的。”


    “别!”叶莺急忙阻止,“不需要你来还,秀莲姐。”


    接着,她近乎是咬牙切齿地说:“谁弄坏的,我会让谁来还的。”


    叶莺的语气,秀莲只觉得毛骨悚然,还有些不安。


    “叶莺,你你要做什么啊?”


    “没什么,秀莲姐,你等我回去的。我的电话卡没时间了,先不能和你聊了!”


    叶莺气呼呼地挂掉电话,心里已经把林冉冉给骂了好几遍。


    这女人,看来是跟自己杠上了!


    为了一个纪连齐,只怕是什么都能做出来了。


    三百块,那是她起码卖上一年的冰棍才能赚到的数字,就这么被林冉冉给糟蹋了。


    此仇不报非君子!


    骂她行,动她的钱可不行。


    这年头,大多数人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在她眼里,眼下没有什么比钱更重要的了!


    她回去后如果不把林冉冉给收拾了,后面麻烦事只会多不会少。


    这回是动她的血汗钱,下回是啥?


    叶莺走了一路,气了一路。


    平复了下心情,回到招待所后,她准备和老板说明情况,让有她电话的时候喊她一下。


    那招待所老板正在吃午饭,看见叶莺这副浓妆艳抹的打扮后,顿时惊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


    “等一哈,你,你做咩噶?现在严打,你不能进来!”


    看老板这反应,似乎是没认出自己,估计认为自己是不三不四的女人了。


    叶莺无奈地叹了口气:“老板,我是住1206房间的,叶莺。”


    “啊?是你啊?”那老板不信,摘了老花镜,凑过来仔仔细细地瞅着她。


    半晌,才终于确认她是叶莺。


    “差点认不出来,还以为楼凤来了!”


    楼凤!


    无语了,这老板真要命,难道就因为她今天打扮了一番,真的把她当做不正经的女人了?


    老板又接着补刀一句:“我就说嘛,哪有这么胖的楼凤!得了得了,你走吧。”


    叶莺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缓了缓后,她跟老板说明了情况,好在老板最后是答应了。


    “老板,我是正经人,地地道道老实人,你给我记好喽!”回房间前,叶莺不忘纠正他。


    第二天,叶莺思考再三,还是给安永波的办公室打去了电话,咨询批条的事情。


    安永波听了,瞬间恍然大悟道:“哦对对对,是要这个东西,那天我忘记跟你讲了!玉米属于粮食,你倒腾这玩意儿确实是要拿到批条才行!”


    叶莺立马接上:“那这个批文我应该上哪儿弄?难不难弄?”


    “唔”电话那头传来安永波迟疑的声音,“这个嘛,说实话,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现在不像以前,应该好弄不少。你得去找粮食局的领导开这个批条。”


    挂了电话,叶莺一瞬间有点挫败。


    找粮食局的领导给她开这个口子,是她疯了还是安永波疯了,她不过是个屁民!


    而且,书记是她这么容易就能见到的吗?


    就算见到了,人家能给她开吗?


    哎,在这个年代还是有许多限制的,想大展拳脚几乎不可能,全要围绕着时下的政策才行!


    尽管如此,叶莺还是打算跑一趟粮食局。


    她不想白来这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叶莺就出发去了粮食局,费了老半天劲儿,也没能见到安永波所说的那个局长。


    倒是见了个处长。


    那处长一听她是来开条子的,十分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不能开这个口子,太多人来开条子了,你再搞这么多玉米过来,市场都要被扰乱了。”


    意外的收获,批条到手!


    叶莺不死心。


    “刘处长,想必你比我更清楚,上面领导前两年刚来咱们这儿视察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里马上就要迎来巨大发展,即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您应该比我有更深的体会,近年来,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到这里来投资来建厂、建公司了?”


    刘处长点了点头,“这点你说的倒是没错。”


    “好。”叶莺继续说道:“到这里开公司的多了,就会有大量的岗位产生,用人需求肯定也会随之加大,


    “相继的也就会涌进来大批外地的工人。到时,您说,是不是粮食的需求量也会加大?”


    刘处长继续点头,厚镜片后锐利的双眼直打量着叶莺:“没错。”


    叶莺说得没错,随着改革开放,近年来的确越来越多的人口涌进来了。


    其实她没做过相关的调研,只是按着安永波教的说法,然后再组织组织自己的语言。


    “而且,随着制造业的兴起,厂里的用工需求只会多不会少。”


    刘处长听了叶莺的话,眉头拢了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叶莺说得很对。


    尤其是这两年,涌入粤省的人口骤增,虽然短时间不会缺粮食,但后面就难说了。


    叶莺仔细端详刘科长的神情,知道他有在考虑,于是继续争取:


    “而且处长,我虽然每个月会采购进来这么多玉米,但不会有太多流通到市场上的。”


    “您知道蛇口有不少外资企业吧,我了解到有不少是生产饲料的。”


    “而目前他们生产饲料的原材料——玉米都是从隔壁的泰国、越南收购后运进来的。与其让其他国家挣这个钱,还不如让我国北部的老百姓们挣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