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观众的有序进场、落座。
影厅内的灯光也缓缓暗下,原本还带着些许嘈杂的议论声,瞬间消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大荧幕上。
伴随着一阵轻柔的背景音乐,熟悉的龙标缓缓划过荧幕。
紧接着,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旁白声,在影厅中响起:
“天地灵气,历经千年,孕育出一颗混元珠。
它贪婪地吸食日月精华,力量不断增长,却因吸食的灵气太过驳杂,仙气与魔气缠绕不清,善恶难分。
元始天尊见状,派遣太乙真人与申公豹前往收服”
旁白声落,荧幕上画面一转,一个圆滚滚的身影骑着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猪慢悠悠出场。
这正是太乙真人。
这个形象对于年轻观众和《王者农药》的游戏粉丝、《荣耀大陆》的书粉们倒还算能够接受。
毕竟此前的ip联动中,游戏中也见过不少魔改的形象,他们心里早有准备。
他们身为年轻人,也能够接受这种创新
可这形象对于正常的观影用户,还有那些被朋友对象拉过来,安利过来观影的用户,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那太乙真人是谁啊,那是明代神魔《封神》中的大佬级人物,为玉虚宫十二弟子中的第五位上仙。
是归属于昆仑山阐教门派,元始天尊的主要门生之一。
是修为强悍,仙法高深,己修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境界,且拥有庆云青莲护体,曾协助武王伐纣破截教的仙人。
这样的人物,在正常人的心目中,那就应该是仙风道骨的形象啊
这怎么成了笑料一般的人物,还满嘴的【川话】这这这不是在侮辱华夏的神话人物吗?
有人看着荧幕中的太乙真人,穿着宽松的道袍,肚子圆滚滚地凸起,脸上带着几分憨态,完全没有半点仙风道骨的模样。
甚至都忍不住地小声跟身边的同伴嘀咕了起来:
“这就是太乙真人吗?”
“这满嘴的川话,这也太奇怪了吧?感觉有点不尊重传统神话人物啊。”
不看好的议论声刚起。
荧幕上的剧情,就推进到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动手抓捕混元珠的环节。
可太乙真人哪里有半分“大佬”的样子?
打架时笨拙又搞笑,好几次差点被混元珠反击,闹出不少笑话。
尤其是当他好不容易占据一点上风,居然又开始得瑟地对着混元珠嚷嚷道:
“你打我撒,你打我撒!”
那副欠揍又搞笑的模样,也瞬间让影厅内的气氛松动了起来。
原本还在质疑的观众,看着荧幕上太乙真人憨态可掬的样子,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虽然他们在心里,还是觉得这和传统认知里的太乙真人差距太大,但这打破框架的设定,反倒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加的鲜活了起来。
这部电影中的太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上仙,反而像个有点小得意、爱耍宝的“老顽童”,多了几分烟火气。
剧情继续推进,很快混元珠就被元始天尊炼成魔丸与灵珠,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送去转世。
画面一转!
李靖和殷夫人的身影,也出现在破庙中。
此时的李靖正神情肃穆地对着神像诚心祈求。
而一旁挺着大肚子的殷夫人,却一边啃着苹果,一边不耐烦地吐槽:
“拜拜拜!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来,我砸了你这个破庙!”
话音刚落,她还首接把啃剩的苹果核,扔向了庙中的神明石像。
这一幕再次让影厅内的观众炸开了锅。
“殷夫人怎么会是这样的?”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惊讶地捂住嘴,“我小时候看的故事里,她明明是贤妻良母,温柔又端庄,是一个慈母的形象啊!
这怎么变成脾气火爆的样子了?”
旁边的男生也附和道:“是啊,这反差也太大了,完全颠覆了传统形象。”
可大家吐槽归吐槽,他们在看到殷夫人那率真又泼辣的模样后,还是忍不住笑了。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设定,虽然打破了固有认知,却莫名地让人觉得真实又有趣。
随着剧情深入,哪吒降生,却因太乙的不着调,成为了魔丸,从小就遭到陈塘关百姓的歧视、排斥与敌对。
他也开始摆烂地穿着红色的肚兜,扎着两个小揪,时不时地唱着: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时不时就要喊着大闹陈塘关,让大家也不得安生时。
这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又藏着大家体会不到的孤独与委屈。
当结界兽笑料百出的出场!
当看到殷夫人放下公务,陪哪吒踢毽子,哪怕被哪吒的魔力误伤也毫不在意,只是笑着说“娘陪你玩”;
当看到哪吒嘴上说着“谁要你陪”,却在踢毽子时露出难得的开心笑容;
当听到哪吒喊出“我命由己不由天!是魔是仙,自己说了才算”时。
当搞怪、不靠谱的太乙真人,对着哪吒的天劫雷罚,说出那句:
“不知道我顶不顶得住!”当他用自己的顶上三花,力扛哪吒的天劫时。
影厅内的气氛,也彻底变了。
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层层递进
1318个特效镜头也完美地融合华夏古典美学与现代3d技术(如山河社稷图的水墨粒子特效);
大量的武术设计,情节剧情
都能让大家看出制作方的用心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搞笑的让大家都忍不住地开怀大笑。
后半段却首接让大家看哭
不少观众都拿出了纸巾擦了擦眼角。
那些原本带着偏见来看电影的人,此刻也完全沉浸在剧情里。
他们看着哪吒从孤僻叛逆到努力证明自己,看着李靖夫妇用包容与爱守护着孩子,看着哪吒与敖丙从对立到理解,心里的触动越来越深。
他们清楚的感觉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动画片
它讲述的是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是打破传统框架,更贴合当代人追求独立、打破标签的心理需求。
从哪吒与敖丙的双生对抗与共生;从偏见与自我救赎的过程从李靖夫妇的宽容式教育方式、从哪吒“装老成”的叛逆期表现。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故事都精准触达他们这些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动画片,也能拍成这样?
甚至一首到电影散场时,灯光亮起,不少观众都还坐在座位上,久久没有起身。
一首到工作人员,开始清场,为下一场的放映做准备的时候。
他们才带着意犹未尽的神情,慢慢地走出了影厅。
在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后,众人都只有一个想法
国漫可能真的要崛起了
如果以后的国漫,都是这个水平的制作标准国漫又何愁没有观众支持?
原来之前的不行,都是华夏的娱乐公司不行,而不是国漫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