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威远夫人快步离开的背影,上官凝心满意足的点头,今天收获很大, 蒋欢送箭术,张千金当义工,威远夫人送女儿,这女学总不至于势单力薄了。刚走出慈宁宫的朱漆大门,晚风就卷着花香扑面而来。
上官凝抬头,就见回廊下立着道青色身影。
柳清溪手里提着盏灯笼,暖黄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衣角和脚下的青砖。
“柳大人?” 上官凝脚步顿了顿。
她想到宴会上,自己还大放厥词说欣赏他,一时有些尴尬心虚。
柳清溪抬手将灯笼往前递了递,照亮她面前的石阶:“刚从御书房出来,听说公主今日在宫宴上大放异彩,作出了……乘法口诀?”
“就是突然想到的。” 上官凝挠了挠鬓角,却忍不住扬起嘴角,“不过户部尚书夫人说要推广到账房,蒋欢也说要让女兵来学。”
“何止。” 柳清溪的眼底漾着笑意,“现在宫里都在传,惠安公主用一串数字,不仅堵了太后的话头,还让世家夫人们争着要送女儿去女学。连陛下都让我明日去女学,把口诀抄回来给国子监的先生看看。”
上官凝愣住了:“传这么快?”
“你在殿里说‘女子也能科考’时,就有小太监跑去养心殿报信了。”
柳清溪往前走了两步,灯笼的光落在两人之间,“陛下说,若三月后校考真能通过,就破例在礼部设‘女官科’。”
“真的?” 上官凝眼睛顿时亮了,“我还以为皇兄只是随口应下……”
毕竟上官玄是一个慎之又慎的人,女子参加科考,确实需要承受各界的压力,就算上官玄是皇帝,也不一定能做得了主。
“陛下虽没明说,却让我把江南漕运的旧账都送女学,说是‘让学生们练练手’。” 柳清溪顿了顿,手握着灯笼柄,轻轻转了转,“今日,听说因为微臣,连累了公主的清誉……”
“没有、没有,柳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上官凝连忙说道,她心里有数,谁连累谁的清誉还真不一定。
“总之是微臣的错。” 柳清溪看着她,“若公主需要人手整理账目,或是编速算教材,微臣……很乐意帮忙。”
“那本公主就不客气了,有需要到柳大人的地方,到时候柳大人不要推辞才好。”上官凝当即不客气的的说道。
“自然。”柳清溪说道。
【这剧情走向怎么越来越奇怪了,我的爱情线呢?】
【笑死,一到办女学,凝凝就发了狠了,忘了情了。】
【心中无男人,拔刀自然神!】
柳清溪看着飘过的字幕,又看着神情雀跃的上官凝,忍不住问道:“公主……为什么突然想要办女学?”
上官凝的脚步顿了顿,一时间有些失神。
她看向柳清溪,其实自己的恶毒人设已经在他那里立不起来了。
女学的事,或许之后还需要他的帮忙。
晚风卷着花香掠过回廊,把她的声音吹得轻了些:“柳大人既知道我从前的样子,该明白那些‘嚣张跋扈’,不过是演给旁人看的。”
她抬眸望向宫墙尽头的月亮,开口道:“皇兄刚登基时,朝堂不稳,太后和宁王虎视眈眈。他需要一个‘不成器’的妹妹。一个只会惹祸、不会争权的公主,让那些人放松警惕。”
柳清溪握着灯笼的手紧了紧。
“我砸过琴,泼过墨,在民间强抢男子。” 上官凝笑了笑,笑意里却有点涩,“那些臣子的目光就不会盯着皇兄不放,因为我是那个可以被众臣口诛笔伐的人。”
她转身看向柳清溪,眼底的涩意渐渐化成清亮的光:“直到……撞破江南的贪污,那些无法生存的妇孺触动了我,那时候我突然想,我装了这么多年糊涂,该做点真事了。”
“那些和我一样是女子的人,有的困在闺阁,有的被人欺负,有的连自己的账都算不清。”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办女学,不是为了和谁比,也不是为了讨谁的欢心。是想让她们,就算不当公主,不当将军,心里也能有本明白账。”
柳清溪看着她。
眼前的女子,褪去了宴会上的锋芒,也没有传闻里的骄纵。
月光落在她发间,那点故作的 “嚣张” 如今都成了坦荡。
“原来如此。” 他低声道,“那微臣更该帮忙了。”
上官凝眼睛一亮:“真的?那明日就请柳大人带些账册来,学生们正愁没账本练手!”
看着她瞬间雀跃起来的样子,柳清溪忍不住笑了:“好。不过公主也该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以后不必再装糊涂了。” 他的目光很温和,“如今陛下根基已稳,而你……”
他顿了顿,看着她眼里的光,“已经有了比‘装荒唐’更有力的武器。”
上官凝愣住了,随即用力点头。
柳清溪好挺好骗的,上官凝抬手擦了擦自己硬挤出来的眼泪。
远处传来打更声,柳清溪抬手示意:“微臣该离宫了,告退!”
上官凝接过他递来的灯笼,温柔道:“柳大人也早些歇息。明日女学见!”
她提着灯笼往前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月光。
柳清溪站在回廊下看着她的背影,直到那点暖黄消失在宫道尽头,才转身离开。
一路上,上官凝还能听见巡逻禁卫的闲聊声。
“听说没?惠安公主编了个叫‘乘法口诀’的东西,比算盘还快!”
“何止!陛下都要设女官科了,以后女子也能当官啦!”
“这世道,恐怕要变天了!”
……
“七月。”上官凝脚步轻快起来,“明天让阿绣把口诀抄成大字报,贴在女学门口!”
七月用力点头,跟着她的脚步跑起来。
宫道上的石板被灯笼照得发亮,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路上有等着背口诀的学生,有即将到来的女官科,还有无数个 “能靠自己” 的女子的明天。
周府。
老管家正给周老夫人说着从宫宴传来的消息:“……十把算盘一起响,把户部尚书夫人都惊着了,说比账房先生算得还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