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朋友相聚以后,清妍感觉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归属感又强了一分。
有爱人,有自己的小家,有关心自己的家人,有彼此关心的朋友,这一切的一切,让生活变得真实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余庆林依然风雨无阻的去运输队,跟着学开车,修车,乐此不疲。
清妍呢,给陈清清调理身体,给奶奶按摩,针灸,也挺忙碌的。
至于清妍会医术的事情,陈家人并没有对外宣传,她们害怕清妍累到。好不容易放假了,能歇歇就好好歇歇。
虽然她不用上工,但是,家里家外事情也不少,也不得闲。
在陈家人心里,清妍在乡下受苦了,只是她不说而已。
临近年关的时候,各个单位,工厂,都开始发过年的福利。
有些工厂,供销社也要卖出一些瑕疵品。
“清妍,我们供销社有一批瑕疵品要对外出售,你有没有要买的东西,我带你去库房挑选。”
“还可以去库房挑选?”
供销社的瑕疵品,她倒是挺感兴趣的。别的不说,一些金属制品,可是很抢手的,像菜刀,搪瓷盆,饭盒,剪刀这些东西。
“上午内部员工可以优先选择,下午,就会对外出售了。”
清妍懂了,这是给内部员工的福利,剩余的,才会轮到普通老百姓。
要不说呢,不论什么时候,有人,就好办事。
“那我去挑一些,有没有什么限制?”
“没什么限制,你看着挑就行,数量稍微控制一些,”
陈清清知道乡下物资紧缺,尤其是需要票据的。清妍买一些瑕疵品,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走人情。
清妍兜里不缺钱,多买一些瑕疵品,还可以偷渡一些到空间里去,省的不好拿。
反正,东西多,她具体买了多少,也没人注意。余庆林去运输队了,他也不会知道。
清妍跟着陈清清去了供销社,把自己送到库房,和同事打了招呼,陈清清就回自己的岗位了。
库房很大,已经有不少人在挑东西了,看样子,都是内部员工家属。
物品分了几个区域,生活用品,针织品,食品……
清妍转了一圈,选了一些毛线,染色不均,还有乱成一团的,需要回去捋顺出来。
还有一些跳线的背心,短裤,也选了不少。
布料也选了一些,细棉布选的最多。年后准备生孩子,这些东西需要的多。毕竟,现在可没有尿不湿之类的婴儿用品。
奶瓶子也选了几个,都是有些小毛病又不耽误使用的。
搪瓷盆,搪瓷杯,茶盘,菜刀,都选了几个,回去有用。
居然还看见匕首类似的刀具了,可以给余庆林上山防身用,两把,都拿了。
又在食品区选了一些压碎的饼干,桃酥,压变形的肉罐头……
雨衣,雨靴,解放鞋,雨伞,只要没有坏,清妍都选了一些。
看着差不多了,清妍就停下了,倒腾几趟,去结账。
总共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好大一堆东西。
清妍管人家借了几个袋子,把东西装好,一会再把袋子送回来。
这么多东西,清妍也不可能一次拿走,请库房的大姐帮着看一下,清妍先拿一部分送回去。
半路,找到一个视线盲区,把东西偷渡到空间里去。
她提前分好类了,哪些是需要放空间里的,哪些是需要放在明面的。
清妍来回倒腾几次,最后,拎回去的东西就剩两兜东西了。
折腾这么半天,清妍累得够呛,出了一身汗。
“都买了全了?”
“买了,都是一些实用的,回去自己用或者走人情都行。”
陈母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没有陪着清妍一起去。
“那就行,供销社的瑕疵品,说是有瑕疵,但是不耽误使用。”
清妍把东西拎回屋,打了一盆水,擦擦汗。
上午累着了,下午就没有出去。
晚上,二哥和方芳过来了。
“妍妍,我妈说,后勤有一批瑕疵布和棉花要对外出售,你要不要选点带回去?”
“要选一些,什么时候?”
清妍想着,要是棉花多,她就多选一些,回去以后,给余爷爷,奶奶做一套新被褥。
这次老两口给他们看家,清妍才发现,老两口的被褥有不少补丁不说,盖的时间长了,棉花都硬了。
“明天早上,你去后勤,我妈带你过去。”
方芳就知道妍妍会需要的,现在不止乡下缺物资,城里也没强多少。
“好,明天去找阿姨。”
清妍和方芳之间,就少了一份客气,多了一份亲近。
明天还要上班,二哥和方芳也没多待,告诉清妍明天几点去找方母,他们就回去了。
“媳妇,你这是买的什么?”
“陈清清带我去供销社买的瑕疵品,给你看看,这是我找到的匕首。”
清妍拿出一把匕首,给余庆林看。
“媳妇,这匕首真不错,除了刀鞘有些塌陷,其他的没有任何问题。”
余庆林爱不释手,男人,没有几个人不喜欢这些东西的。
“我明天去找方家婶婶,多买一些瑕疵布和棉花,带回去,能用得到。
要是棉花多,回去以后,给爷奶换一套新被褥。”
“媳妇,你真好!”
余庆林放下匕首,紧紧的搂着清妍,重重的亲了一口。
在丈母娘家,他们没办法太亲近,他现在,憋着呢。
转天,清妍一个人去找方家婶婶。
方母本来就喜欢清妍,现在两家又成了姻亲,方芳婚后的日子过得不错,陈青云对方芳好,她们就想对清妍再好些。
自家女婿对这个妹妹很好,方芳和清妍关系也好,好上加好的后果,就是清妍从棉纺厂后勤仓库买了很多布和棉花。
不就不说了,棉布,涤纶布,劳动布,绒布,都选了不少。
主要是棉花,清妍真的买了不老少。
这批棉花,当时出了意外,被水浸泡了,处理的不及时,没法用了。
因为方家婶婶的关系,清妍买到的棉花都是比较好的,没有太多霉点的。
一共花了三百来块钱,清妍买了一百多斤棉花还有很多布料。
因为方家婶婶有事,清妍自己把这些东西分几批倒腾出去,偷渡到空间里去大部分,剩下的,拿回家属院。
这些东西,她和余庆林往回折腾,也不容易了,不能再多了。
至于空间里的东西,慢慢往外拿,余庆林也不会察觉出来。
不是一次性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细水长流,应该不会有问题。
陈母和陈奶奶也没有细问清妍都买了什么,她们棉纺厂的家属,真不缺布料。
马上要过年了,今年人全,清清的身体也有起色,陈母心情好,每天都在研究,年夜饭的菜色。
清妍也不打算再买什么了,再多,就拿不回去了。
这些东西,够她用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