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结束了,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是,交了公粮以后,每家还能分上几斤,最起码够除夕夜的一顿饺子了。
天气放晴了,大伙忘了麦收的愁云惨淡,又开始忙活着。
种蔬菜,采山货,山里的野果子陆续成熟了。
蓝莓,托盘儿,蓝锭果,高粱果,红菇娘……这些野果子虽然不好保存,但是,采回来,给老人孩子甜甜嘴,也是不错的。
不管收成怎么样,日子还要继续过的,与其每天唉声叹气,还不如乐乐呵呵的,最起码福气不会被赶跑了。
清妍带着徐蔚然,跟着余庆林上山,余庆林他们打猎,清妍带着徐蔚然采草药。
“清妍姐,这是什么果子,蓝色的?”
“这是蓝莓,营养价值很高的。”
清妍看着背筐里的草药,已经采了不少了。
“蔚然,咱们采点蓝莓回去,给钟大夫尝尝,吃这个对眼睛好。”
清妍是想弄点蓝莓酒了,虽然没做过蓝莓酒,但是,苏城那边的果子酒种类也不少。
一通百通,步骤应该差不多。
别人家没条件做果酒,需要冰糖和白酒,清妍倒是不缺这两样。
“行,正好还有一个空筐。”
一听对眼睛好,徐蔚然上心了,她奶奶自从家里出事以后,眼神就不太好了。
想想都难过,他奶奶一个妇科圣手,一手针灸技术用的炉火纯青,可惜,现在伤了手,眼神也不行了。
“动手采吧,这么一大片,能采好几筐。挑大的,颜色深的采,会更甜。
不过,蔚然,注意点,别伤到植株,明年还要继续采呢。”
“知道了,清妍姐,我会注意的。”
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要保护好它们,持续发展。
两人开始采蓝莓,筐底垫了一层茅草,避免蓝莓果碰碎。
没有拇指盖大的小果子,要轻轻的采摘,不然,容易破碎。
清妍挑大的采,越大颜色越深,酸度越低。
边采,边尝尝,甜的是真甜,酸的也是真酸。
吃到甜的还是酸的,谁也说不准。
徐蔚然第一次在山里采野果子,觉得很新奇。
野果子不洗,从树上摘下来直接吃了,这是从没体验过的。
从小,奶奶教他讲卫生,入口的东西必须洗干净了再吃。
这次和奶奶重逢,他发现,奶奶变得没那么讲究了,虽然还是很爱干净,但是,比之前要随意多了。
清妍和徐蔚然采了一个多小时,才采满一筐。
“媳妇,你们完事了吗,咱们要回去了。”
“完事了,你们抓到野鸡了吗?”
高大军家明天开始盖房子,今天他们三个上山抓几只野鸡,野兔子。
“抓到了,还抓到一只傻狍子,今天的运气不错。”
余庆林他们过来了,三个人都没有空手。
余庆林和高大军抬着一只五六十斤的狍子,杨树背筐里东西应该也不少,他的肩膀都有点塌了。
“这狍子直接抬回村里行吗?”
清妍有些担心,现在的政策,大山里的东西,也属于集体的。
“没事,一会大军回去拿条麻袋,我们等天黑一点再抬回去,直接抬到他家的院子,连夜收拾了。”
余庆林他们一点不担心,虽然说大山里的东西也是集体的,但是,有本事自己去抓。
虽然他爹这个大队长不徇私,但是,作为大队干部家属,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优待的。
至少,明面上,没人说他们。
余庆林这么说了,清妍就不担心了,他们打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几个人一起拎着东西下山了,余庆林让杨树哥高大军在林子里等一会。他先送清妍回去,顺便拿条麻袋。
东西被余庆林背着,她顺道采了一些曲麻菜,水稗草,嫩嫩的,回家喂猪,喂鸡。
清妍把采药送到医疗点,钟大夫和徐蔚然会处理,她要回家处理蓝莓,这东西,可不扛放。
余庆林拿条麻袋走了,清妍知道他心里有数,也就不担心了。
蓝莓放进大盆里,倒上水,挑出里面的树叶,树枝,淘洗两遍,倒进笸箩里控干水分。
家里有坛子,清妍找出来,清洗干净,擦干净水,放一边备用。
蓝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控干水分,清妍先去做饭。
晚上,余庆林回来了,身上有一些血迹,这是把狍子收拾好了。
“媳妇,我给爹娘那边送了一些狍子肉,还拿回来一些,明天,你给钟大夫送一些,剩下的留着咱俩炒着吃。”
“行,我知道了,锅里有热水,你赶紧洗洗,准备吃饭。”
清妍和好猪食,一会让余庆林端过去,小猪变成大猪了,可能吃了。
第二天,余庆林早早的起来了,去了前院高大军那。
清妍去医疗点的时候,前院的房子墙体已经砌得一人高了。
男男女女,感觉人还不少。
清妍今天没时间去帮忙,昨天采回的药材,钟大夫和蔚然只做了简单的处理,今天要仔细炮制了。
“终于处理好了,我肩膀都麻了。”
“清妍,下午没事,你就不用过来,在家歇歇。”
“嗯,我不过来了,高大军家盖房子呢,我下午去看看。”
不说高大军和余庆林的关系,就是前后院住着,人家盖房子,她也要过去瞅瞅的,去搭把手。
余庆林中午没回来吃饭,清妍到家以后,简单的做了一点吃的,在炕上躺了一小会,就去前院了。
“清妍姐,你过来了,忙完了吗?”
“朵朵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那忙完了,昨天采的药,今天必须炮制好。”
“清妍姐真厉害,我们也采草药,不懂什么炮制,就直接晒上,再卖到收购站。”
闫朵朵拉着清妍,给她介绍自己的嫂子们。
她们早上过来的,两个哥哥,两个嫂子,还有堂哥,表哥,来了不少人呢。
“清妍姐,这是我大嫂,二嫂,她们过来帮忙做饭的。
我大哥他们也过来了,帮着盖房子。”
“这速度挺快,我看用不了两天就能盖好。”
清妍看了一圈,没看见高家的人,不知道什么情况。
她很不理解,高家人是怎么想的,分家以后,就不走动了。
“清妍,你忙完了?”
红姐回家喂猪去了,忙完了,又过来帮忙了。
“忙完了,晚饭什么时候做?”
清妍过来帮忙的,别的干不了,只能帮着做饭。
“一会再做,赶趟。
咱们先去帮着轧草,留着过两天用。”
红姐对这些事门清,比清妍这一头雾水的强多了。
农村盖房子,大多数用茅草盖房顶。
清妍也不太懂,跟着红姐,看她怎么弄。
茅草一捆一捆的立在杖子边,旁边放了两把铡刀。
闫家两个媳妇一人抬着铡刀,一人搬了一捆茅草放在铡刀上,两手按住草捆,另一个按下铡刀,把茅草捆的根部铡去,弄整齐。
清妍看了一会,她默默的选择了搬草捆的活计。
按铡刀和按草捆,她都干的不太利索。
人多力量大,高大军他们又准备了那么多肉,大伙吃得好,也不省着力气,活干的又快又好。
没用几天,房子就盖好了,上了梁,房顶也很快弄好了,就差窗户没安了。不过,窗户什么的,余三哥已经打好了,安上也不费什么劲。
有了房子,有了一起过日子的人,一个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