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吃了饺子,初一拜大年。
清妍准备了红包,所有孩子,一人一个,一个红包里放了两张五分的。
至于这个红包,最后是被妈妈替孩子保存了还是交给孩子自己了,清妍就不清楚了。
余庆林要去拜年的,余家还有不少长辈在,都是五服之内的。
清妍也回家了,打开大门,准备了瓜子,花生,榛子,松子,水果糖等一些小零食,等着上门拜年的小孩子,一人给一把。
清妍在大队当了一年多的大夫,给很多人看过病。
初一这天,来家里的乡邻不老少。
大伙都没空着手,一棵白菜,一兜子榛子,一捧榛蘑……
这是她们的心意,清妍收了,同样回了一些糖果什么的。
这几个月,糖票攒了不少,贵的糖买不起,水果糖买了不少。
村里人都比较实在,他们来陈大夫家里拜年,拿点东西是礼数,没想到,陈大夫居然回礼了,而且回的是水果糖,一家一大把呢。
有岁数大的老人,眼泪八叉的,想起解放前,村里人请大夫,那可是卑躬屈膝的,好话说尽,就差跪地磕两个了。
家里热闹了一上午,清妍感觉自己一年说的话都没有今天多,脸都麻了。
“媳妇,怎么样,累不累?”
“腮帮子疼,说了太多话了!”
余庆林看着外屋地上各种东西,这都是大伙送给她媳妇的年礼。
“我媳妇人缘真好,这么多东西,都是大伙对你的感谢,对你医术的认可。”
“嗯,心里还挺开心的。
我治病救人这是医者的本分,但是,能被人真心感谢,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比起后世动辄几百上千的红包,这些农产品更让人心安和欣慰。
“媳妇,你躺一会,这些东西,我收拾。
晚上咱们在自己家吃,就不去爹娘那了。”
“能行吗?”
“有啥不行的,都分家了,爹娘的粮食也有数,不能总去吃吧。
明天初二,出嫁女要回娘家。丈母娘家离得远,你也回不去,我带你去县里看电影,散散心。”
余庆林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爹娘那的粮食有限。
“真的?明天你姐姐们不是回来吗?”
“回就回呗,明天大嫂和三嫂也回娘家,咱们不过去也没毛病。
二嫂这么多年,头一次来婆家过年,也该她出点力了。”
余庆林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他媳妇不能回娘家已经很难受了,再去婆家伺候回娘家的姑姐,那怎么能行呢。
“余庆林,你真好!”
清妍心里是高兴的,不用去婆家面对回娘家的姑姐,心里轻松多了。
第二天,两人早早的起来,吃完饭,背着包,就出门了。
余家,一大早,余婶子就忙活开了。今天小姑子一家和两个女儿全家都会回来,吃饭的人不少。
老大一家和老三一家已经去丈人家了,老二媳妇在厨房帮忙。可是,她除了烧火,不会做其他的。
余奶奶也在厨房帮着忙活,时不时的看看外面,闺女一家到没到呢。
“娘,我们回来了。”
先进来的是余小美一家,她们骑着自行车回来的。
余小美肚子挺大了,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了。
她男人魏勇义骑着二八大杠,孩子坐大梁上,余小美坐后座上。
“快进来,冷不冷啊?”
虽然这个女儿有时候挺让人生气的,但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再生气,又能怎么样呢?
“还行,勇义骑的快,没咋冷。我大姐她们到了吗?”
“没有呢,她们走着走,没那么快。”
余婶子招呼小闺女一家进屋,自己接着在厨房忙活。
余小美进屋转了一圈,亲亲热热的和余二哥余二嫂说会话,又夸了二哥家的侄子,给了一个红包。
二哥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以后,她还指着借二哥的光呢。
过了一会,余家大女儿余小红一家和余姑姑一家也到了。
余小红的婆家是余姑姑介绍的,姑侄两人婆家一个村,平时也相互照应。
“大嫂,我们回来了,爹娘呢?”
“在屋里呢,快进来,冻坏了吧。”
余婶子招呼小姑子一家和大闺女一家进屋。
两家的孩子,争先恐后的打着招呼。
叫舅妈的,叫姥姥的,好不热闹。
余二哥听见姑姑一家到了,也有迎了出来。
余奶奶有段时间没看见自己闺女和外孙们了,也亲热的招呼她们吃糖,吃毛嗑。
“娘,你这新衣服真好看,还绣了花呢!”
“那是,没看看这是谁的手艺,清妍给做的。我和你爹一人一件,在屋里穿着暖和。
过年还给我们做了新衣服,可带劲了。”
余奶奶说起喜欢的孙媳妇,那是赞不绝口。
“是吗?庆林两口子孝顺!”
余家姑姑能不明白老娘的心思,所有孙子中,她最稀罕庆林了。现在,连带着,庆林媳妇也稀罕上了。
“娘,庆林媳妇呢?”
“清妍啊?今天没过来,你找她有事?”
“我找她能有什么事,就是看她没过来帮忙,问一下。”
余小美语气很不好,奶奶怎么夸起个外人没完没了。
“今天初二,她过来干什么?”
“她又不能回娘家,婆家出嫁的姑姑,姑姐回来了,不过来帮忙做饭,这说的过去吗?”
余小美觉得自己说的很在理,理直气壮的。
“余小美,你别一回来就挑事。
清妍娘家离得远,初二回不去已经够难受的了,还要过来看着别人回娘家啊?”
余奶奶瞪了一眼不省心的孙女,怎么这么多事。
“你奶奶说的对,你们都回娘家了,清妍回不去娘家,庆林带她出去溜达去了。”
余婶子早上碰见小儿子两口子,知道她们去县城了。
“就她金贵,还出门溜达。”
余小美撇撇嘴,不以为然。
“娘,要做什么,我帮你去做饭。”
余小红看她奶脸色沉了下来,知道她生气了。
赶紧岔开话题,拉着她娘出去做饭。
“余小美,你要是不怕庆林和你闹,你就说。”
余婶子瞪了她一眼,真是不省心的。庆林什么脾气不知道吗,还说着有的没的。
余小美张了张嘴,最后到底没说什么。
庆林那个混不吝的,可不会因为自己是姐姐就对她言听计从。
“广林啊,你们这回能多待几天不?”
余姑姑也想不明白,小美这孩子怎么回事。一个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当好娇客就完了呗,咋这么多事。
“姑姑,我们也待不了多长时间,过了十五就得往回走。”
“唉,这一走,再回来又不知道哪年了。
丽娟呢,余松也这么大了,什么时候要老二啊?”
余二嫂没想到,话题聊到她身上了,赶接上。
中午的伙食不错,有鱼有肉,余婶子做了八个菜。
余庆林她们回来的时候,余姑姑她们正打算往回走了,冬天黑天的早。
清妍赶紧从兜子里掏出事先包好的红包,一个孩子给一个,都是两张五分的毛票。
妈呀,这一个年,光红包就包出去好几块钱。
孩子多,也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