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大队长家分家了?”
“听说了,还听说余庆林和陈知青领证了,真的假的?”
“真的,真的,有人看见余庆林他们在大队部开介绍信了。”
……
一夜之间,陈清妍和余庆林又成了大队的话题人物。
知青点,郝丽丽怒气冲冲的从外面冲进来。
“陈清妍,你和余庆林领结婚证了?”
“嗯,领了。”
“为什么,就因为被人说了几句?”
郝丽丽一脸不可置信,一脸的意难平。
“也不全是。
闲言碎语是一方面,因为这些闲话,不仅是被说几句难听话那么简单。
如果没有和余庆林结婚,我可能会面临被一些流氓骚扰,不管去哪,都会心惊胆战,过的不安宁的日子。
另一方面,我觉得余庆林挺不错的。即便以后回城了,不也要找对象,结婚,能遇到什么样的人谁也不知道。我不想去赌那个无知的未来,就想抓住眼前人。”
“即便你付出的代价是永远就在这里,不能回城?”
“对,不能回城也没什么,我觉得能接受。”
清妍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是鼓励大伙都留下。
回不回城,那是个人的意愿。
上辈子,她经历过繁华,对大城市没有那么强烈的向往。
但是,其他人对回城心心念念,执着的很。
那里,有他们的家人,熟悉的环境,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我想回城,我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呜呜……”
郝丽丽说着说着,呜呜的哭了起来。她在害怕,在恐惧,钱小红和陈清妍这两个人的选择,让她感到了绝望。
回城,她还能等到吗?
郝丽丽的哭声,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悲伤,对未来的迷茫。
清妍没有说什么,关于恢复高考,关于知青回城的信息,她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胆小也罢,好不容易有了重来一次的机遇,绝对不能自掘坟墓。
二道沟大队没有那些牛鬼蛇神,不代表它不存在。
这辈子,她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想当一条咸鱼。
相较于知青点的愁云惨淡,余家可是喜上眉梢。
余爷爷找人算好了动土的时辰,余庆林带着本家的兄弟和杨树高大军一行人,动手把老房子扒了。
几十年的房子了,墙体都酥了,没怎么费劲,就推倒了。
余家老院子的占地面积大,不比余家现在的院子小,还是把头的,更显得空旷。
一圈的杖子还算结实,是这几年新换的。
房子虽然很长时间没住人了,但是,院子里的菜地可没荒芜,一直种着的。
“庆林,你打算盖几间房啊?”
“三间,大三间。”
余庆林和清妍商量过,三间房,东屋搭炕,西屋放床,中间的这间做上隔断,把厨房隔出来。
暂时三间房就够用了,以后,觉得不宽敞了,就重新盖,到时候,就盖砖瓦房了。
余庆林现在浑身充满干劲,可不是平时上工的状态。
清妍过来看了一次,把写好的信交给余庆林,让他帮着寄了。
“行,交给我吧,中午我就去公社,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没有,我什么都不缺。”
清妍是真的不缺什么,她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家里收到她的信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清妍也没多待,扒房子,到处都是灰,也没什么好看的。
不过,余家的老房子占地不小,尤其西边,挨着大道,显得更宽敞。
等房子建好以后,她再想着,怎么设计一下。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出了六月,进入七月了。
田里的麦穗黄了,被风一吹,歌词里的风吹麦浪的意境有了具象化。
山里的野菜老了,很多都不能食用了,一些药材倒是正是采收的季节。
余庆林每天早上,陪着清妍去山里采草药,正好避过最热的时候。
杨树也在修房子,他家的房子年头也不短了,要把外面重新抹一层黄泥,还要把房草换一换。
屋里也要收拾一下,红姐说,杨树从收购站换回不少报纸,到时候,把屋里的棚和墙都糊上一层报纸,屋里会显得亮堂还省的掉灰。
在大家忙忙碌碌的时候,大队长过来知青点找郑向前了。
“郑知青,明天,要过来一批新知青,你们让大伙收拾一下,给新知青空出个地方。”
“知道了,大队长,有没有说,这次下来多少个知青,几男几女?”
“暂时还不知道,我明天让人去公社接人,回来以后才知道。
郑知青,咱们大队知青点这几年挺不错的。
这回,新知青来了以后,你也要管理好他们,让他们知道,好好上工,不要闹什么幺蛾子。
如果影响了大队的正常生活,我可不会留情面。”
余队长看着占地不小的知青院,人来了一批又一批,走的却没有几个。
人多是非多,他们二道沟大队挺消停的一个地方,他可不想来一些能挑事的。
如果谁要是破坏了安定,那就不要怪他不留情面了。
附近比他们更难的大队不是没有,到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大队长,我一定把话说明白。让他们知道,咱们大队是最好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惜福。”
郑向前也害怕来一些激进的人,当时在京市的时候,他不是没见过那些闹事的,真的是不管不顾跟疯了一样。
他爷爷也是怕他们在京市被带偏了,赶紧让家里的几个孩子,下乡的下乡,去部队的去部队,都离开了京市。
前一阵,他爸说了,秋天的时候, 他可能去部队了。
送走大队长,郑向前招呼大伙开会。
“各位,大队长刚刚过来说了,明天,新知青就要来了。
你们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把住的地方空出来一些。”
“郑知青,大队长说没说,这回下来的知青有多少?”
贺建国他和楚清越住一铺炕,要是来的知青不多,他们屋就能少进几个。
还有就是,清妍和红姐要结婚了,他和楚清越面临重新搭伙的问题。
这一年,他们四个在一起搭伙,相处的很好,也不知道,新来的知青性子怎么样。
好在,红姐和清妍不是马上结婚,还有一个缓冲期。
唉,要是他们能当成嫁妆跟着红姐一起去杨哥家就好了。
贺建国脑回路还挺清奇,想着不可能的美事。
“大队长也不知道,明天接到人才能知道。
大队长叮嘱了,新来的知青,咱们要好好引导,不要有闹事的。
咱们大队,已经很不错了,是周围所有大队中最好的。
大伙都有认识的人在其他大队,过的什么日子,都清楚。
咱们大队长看着严肃,但是为人公正,可也不是没有雷霆手段的。
为了咱们自己以后的日子,对即将到来的新知青,还是多提点一些。
毕竟,对外,咱们知青点是一个整体。出了什么事,谁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郑向前可不想出什么事,万一影响他去部队就惨了。
“唉,又来了,又来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城啊?”
郝丽丽最近有点魔怔了,每天不想别的,就想回城的事情。
“好了,都回去商量一下,房间怎么分配吧。”
红姐和清妍已经商量好了,她俩搬到一个炕上,反正,也住不了多长时间了。
至于新来的知青,她们不太想接触,怕麻烦。
不管大伙怎么想的,新知青就要来了,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是大环境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