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的山上,多是常见的草药。蒲公英,车前草,防风,五味子……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炮制方法,清妍笔记记了厚厚一本。
清妍看着手里的本子,还是陈家大哥给的,他还挺有先见之明。
秋收进行一半了,苞米,谷子,高粱,扬院上堆满了粮食。
大伙的脸上,虽然有着疲惫,但是,更多的是欣喜,粮食多了,分到手的也就多了,老人,孩子也能多吃一口。
清妍这段时间,除了跟着钟大夫采草药,晒草药,就是做饭。
她的时间相对自由一些,中午和晚饭,基本都是她做的。
这样,红姐她们回来,也可以吃个现成的,还能多歇会。
因为这事,郝丽丽她们又眼红了,还妄想道德绑架清妍,让她帮着把知青点的饭都做了。
“陈知青,你现在做着轻松的活计,是不是也要想着点大伙,搞好团结,不能太利己主义啊?”
“郝丽丽,你想屁吃呢?清妍每天在林子里采药材,又闷又热,你却说她干的活轻松?”
红姐一手掐着腰,一手对着郝丽丽指点着。
不愧是川妹子,性格辣的很。再加上这段时间和村里的婶子大娘一起上工,耳濡目染的,红姐也学会了一些吵架的话。
“钱小红,我和陈清妍说话呢,有你什么事?”
“怎么就没我的事,清妍和我们一起搭伙,你想欺负她,我们不会袖手旁观。”
贺建国和楚清越没有说话,却一起站在钱小红身后。
“郝丽丽,你不用在这进行道德绑架。我们虽然住在一个知青点,但是我没有义务照顾你们所有人。
我干什么活,活轻不轻松,都和你没有关系。
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惹事也不怕事。你要是再没事找事,别怪我动手。
到时候,伤到你,别怪我。
郑知青,你是知青点负责人,这话,我说了,你也做个见证。”
清妍不急不躁,看了一眼郝丽丽,又看了一眼郑向前。
真是记吃不记打,她只是看着软绵,真要打起来,她不一定会吃亏。
毕竟,原主从小跟着二哥到处打架,而上辈子的自己,也练过一些防身术的。
两两结合,她真不是弱者。
“郝丽丽,你不要没事找事,搞内部不合。”
郑向前的话说的苍白无力,他对知青点的管理,有点力不从心。
十个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团体,谁又真的信服他呢。
“哼!”
没有人支持她,郝丽丽哼了一声,进了东屋。
王红军,吴小美两人是沪市的,平时话不多,习惯让别人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后面捞好处。
郝丽丽败下阵来,她们俩一句话也没说,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赵东看了看自己的饭搭子,心里已经想好了,秋收结束以后,他打算和吴小美她们拆伙了。
这一年,他就没吃饱过。
那两个人做饭,只顾着自己的口味,从不考虑他吃得习不习惯。
付强心里也有想法了,郝丽丽这人,没什么本事却喜欢惹事,他也要想一想,是否继续搭伙了。
清妍其实也能看出来,郝丽丽是出头鸟,其他人未必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不想当坏人而已。
知青点,只是她暂时的住所。
有合得来的,像红姐她们,那就多来往。
性格合不来的,那就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
总体来说,知青点现有的这些人,虽然都有一些小心思,但是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太过分的。
秋收还在继续,清妍和钟大夫每天上山采草药,顺带的,还能采一些蘑菇。
清妍已经认识了几样蘑菇,榛蘑,松伞蘑,花脸蘑,小黄蘑菇……
每天上山,清妍都会背一个背筐,拎一个土篮子。
采的草药放在背筐里,蘑菇放在土篮子里。
钟大夫只能背一个背筐,她体力不如清妍。
不过,遇到蘑菇,钟大夫还是会和清妍一起采的。
采蘑菇,有瘾,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她们每天一人采两背筐的草药,清妍还能采两土篮子蘑菇。
这边的蘑菇很多,尤其碰到当地人所谓的片,放眼望去都是蘑菇,一会就能采满一土篮子。
在东北,蘑菇和小鸡是标配,但是,现在她们只有蘑菇,没有小鸡。
清妍采的蘑菇,除了中午晚上吃的,其他的都晒成蘑菇干了。
虽然没有小鸡,但是新鲜的蘑菇,用辣椒,蒜,大火一炒,味道还是不错的。
“钟大夫,咱们今天采的这个小黄蘑菇,你拿回去,用水焯一下,放点大蒜炒,味道真的不错。”
清妍这几天已经总结出经验了,什么样的蘑菇配什么蔬菜或调料搭配味道更好。
“你这都成专家了,这几天,都吃蘑菇了吧?”
可能是心态改变了,钟大夫脸上的愁容退下去了。
每天采药,采蘑菇,做饭,过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最起码,现在的睡眠很好,不会成宿睡不着觉,也不会半夜惊醒。
唯一挂念的就自己的孙子蔚然,不知道他有没有受牵连,会不会被欺负?
“我这几天一天两顿的蘑菇,炒蘑菇,蘑菇汤,蘑菇馅菜团子,把能想到的吃法都吃了一个遍。”
红姐她们倒是开心,每天有下工回来就能吃饭,还是各种花样的做法,都感觉自己长肉了。
尤其红姐,在家的时候,基本没有吃饱过。
来到这边以后,不管好的孬的,至少吃饱肚子了。
比她刚到的时候,至少胖了五六斤。
清妍还听余婶子说了,等秋收完以后,大队会集体上山采山货。
榛子,松子,野果子,大山里不缺吃的。
“行,你这心态不错。
不急不躁,苦中作乐,有时候,感觉你不像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点老成。”
钟大夫真的有这样的感觉。
清妍长得面嫩,但是一言一行,很有章法。像一个经验老道的长者,面面俱到。
“是吗?我来的时候,家里人都不放心,害怕我累到。
但是,她们不太担心我适应不了。从小到大,我都是随遇而安的性子。用我奶奶的话,这孩子心大,万事不过心,总能找到让自己高兴的法子。”
清妍想想原主的记忆,还真是那样。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轻易释怀。
在家属院,她和陈清清是双胞胎,从小被比较着。
她除了身体健康以外,真的没法和陈清清比。
陈清清长得好看,学习好,文静,不惹祸,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
清妍呢,不爱学习,总跟着陈二哥惹是生非,长得也没有陈清清好看。
不过,原主不太在意这些事。那些婶子大娘人前人后的说着,比较着,她听听就算了,从不往心里去。
这样的性格挺好的,不内耗,情绪稳定,过的开心。
要是上辈子自己也能这样,估计就不会生病了,不会早早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