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整个屋子,没有泥的地方也不多。
棚顶是泥抹的,墙是泥的,炕面是泥的,就连地面也是泥的。
两个人没用多少时间,就收拾完了。
清妍上辈子是护士,对收拾卫生不陌生。钱小红呢,也是手脚麻利的。
“清妍,收拾干净了,等箱子到了,安置好,咱们也算有落脚地了。”
“也不知道这边能不能洗澡,我感觉自己都馊了。”
清妍抬手闻了一下胳膊,味道更浓了。
“忍一会吧,等郑同志他们回来,问问,应该有洗澡的地方。”
钱小红倒没觉得怎么样,她以前在家的时候,也没有天天洗澡。
“也不知道几点了,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清妍看了一眼外面,那两个男知青也不知道干什么呢,一直没出来。
“清妍,你说,咱们是和老知青一起吃饭还是单做?”
倒完水回来,钱小红就和清妍商量吃饭的事情。
“红姐,你有什么想法?”
清妍其实更倾向于独自开火,但是,这不现实。
“其实,我更想咱们自己做。
人多是非多,到时候也挺麻烦。而且,以后来的知青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事情会更多,矛盾也多。
要不,咱们俩去问问那两个男同志。
到时候,咱俩负责做饭,他俩负责挑水,砍柴,分工合作。”
清妍想想也行,四个人,怎么也比十个人好协调。
“走,趁着老知青还没回来,咱们去问问。”
两人走出屋,去喊两个男知青。
“贺同志,楚同志,你们能出来一下吗?”
钱小红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两个男知青的姓名了,站在门口,喊了一声。
“钱同志,怎么了?”
贺建国先出来的,他长得比较魁梧,声音洪亮。
“贺同志,我们想问一下你和楚同志,吃饭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想法?”
“吃饭?你是说搭伙的事情?”
楚清越慢了一步,他刚才在收拾东西。
“对,搭伙的事情。你们是想和老知青一起吃饭,还是咱们几个新来的一起搭伙?”
贺建国和楚清越相互看了一眼,他们刚才也在说这个事情。
“钱同志,我和清越刚才也在说这件事。我们俩都不太会做饭,如果我们一起搭伙,你和陈同志负责做饭,我和清越负责挑水,砍柴,你们看,可以吗?”
他们也不太想和老知青一起吃饭,人多是非多,麻烦。
“没问题,咱们初来乍到,相互照应。活就这么多,大伙都伸把手,也就容易多了。
我和清妍力气小,但是我们缝缝补补的指定比你们强。
咱们能一起在这下乡也是缘分,以后相互关照。”
钱小红毕竟比他们大一两岁,还参加过工作,话说的通透。
“那行,咱们就一起搭伙吃饭。”
贺建国和楚清越也同意了,这一路过来,他们也觉得钱同志和陈同志不是难相处的人。
“钱同志,我这有一口铁锅,其他的东西,需要再置办了。”
楚清越来的时候,把家里的铁锅也带来了,不然,也不知道便宜谁了。
“那就更好了,有了锅,其他的都好弄了。下午,箱子送过来,口粮也送来了,安置好,咱们去公社买点生活必需品。”
钱小红和清妍都没想到,楚清越居然带着锅过来。
正好,她们西屋有锅台,就是没有锅。这时候,铁制品可不好弄。
四个人刚达成共识,院子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老知青下工回来了。
“你们收拾完了?”
“郑同志,你们回来了?我们收拾完了,下午,余三哥会把箱子送过来,到时候,把东西安置好就完事了。”
钱小红她们只认识郑同志,其他几位知青是第一次见。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赵东,付强,王红军,郝丽丽,吴小美。”
郑向前依次指了一下其他几人。
“你们好!”
钱小红代表新知青打了招呼,也做了介绍。
“我叫钱小红,这是陈清妍,贺建国和楚清越。”
钱小红也挨个指了一下,她们新知青就四个人。
“好了,咱们都认识了。
以后,都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着。
我们先做饭了,你们先收拾着,咱们慢慢熟悉。”
干了一上午活,都饿了,着急做饭呢。
除了郑知青,其他五人都没说话,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有什么想法?
其实他们六个知青,是分两伙做饭的,也没一起吃。
当然了,这件事,清妍她们还不知道。
上午用了水缸里的水,她们得去挑水。刚才已经问过了郑同志了,水井离这里不算远。
钱小红和清妍拿着老知青的水桶和扁担去挑水了。
清妍不会用扁担,城里有自来水。所以,她很惊讶,钱小红扁担用的很熟练。
“红姐,你怎么会用扁担?”
“我爷爷奶奶家在乡下,我经常过去帮着干活。”
钱小红想着自己爷爷奶奶,父母的偏心,心里很不是滋味。
算了,都离开家来到这了,以后,她只为自己活着,其他人,不管了。
看着红姐脸色不太好,应该是想到不好的事情了,清妍没再继续问,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也许十七岁的原主会因为好奇而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上辈子活了五十多岁,又在医院工作几十年的她不会追问。
“红姐,下午咱们去供销社,买碗筷,盘子,还得买一个水缸,水桶,唉,需要准备的东西真不少!”
可能是换了一个年轻的身体,清妍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上辈子,她可是以冷静自持出名的护士长,那些小护士,都怕她。
不过,这样也挺好,活的简单,快乐。
“咱们这也算居家过日子,需要的东西当然多了。”
钱小红倒是挺开心,一切从头开始,重新开始。
两个人换着挑水,清妍没有因为不会用扁担而逃避劳动。
该做的事情她不会推辞,躲懒,成为别人的拖累。
“清妍,你还不熟练,不着急,慢慢练习就好了。”
钱小红觉得清妍挺好的,自己不会是不会,但是会认真去学。
不像她家的弟弟妹妹,总用不会当借口,把事情都推给她做。
“知道了,红姐,我再练练。”
两人往返两趟,把水缸填满了。
午饭过后,余三哥赶着牛车,把她们买的东西送来了。
“余三哥,我们下午想去公社买点东西,你能送我们一趟吗?”
“买东西,买什么?”
余老三挺惊讶的,这几个新来的知青要买什么,还需要牛车去拉。
“我们想买水缸,做饭用的东西。”
贺建国赶紧解释一下,他知道,大队的牛马都很金贵。
但是,水缸太重,他们真的没办法自己抬回来。
“明天的吧,我明天去公社送货,你们派两个人做代表,去买东西。”
余老三给人做的桌子和凳子做好了,明天送去公社。
“行,谢谢余三哥,我们明天去找你,顺便和大队长请假。”
贺建国送走余三哥,进屋整理东西。
钱小红她们刚才也听见了,这样也行,派两个人去买东西,回来平摊费用。
老知青听着贺建国的话,心里已经明了,几个新来的,没打算和他们一起搭伙吃饭,要自己开火了。
也挺好,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口味不一样,饮食习惯也不同。
大家各自安好,不要惹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