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婶看谢昭昭围着河边走了很久,一直在低头往水里看,似在找什么。
“大婶,我找水蛭呢。”
朱大婶疑惑,“你找那恶心的东西干什么?”
“大婶,那东西虽恶心,但值钱啊。”
“啊?值钱?那东西还能卖不成?”
谢昭昭点头,“那是很好的中药材呢,我收的话……一文一条。”
朱大婶怎么也没想到这是药材啊。
“那你不必在这儿找了,一会儿我回去晾了衣服便招呼着大伙儿给你找。”
谢昭昭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水蛭肥美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
有大伙儿的帮忙,或许能把附近的水蛭全抓了呢。
她高兴地点头,“好,不过说好,我现在手里的钱不够,他们各自记好给了我多少条,半个月后我再结给他们。”
那时候水蛭的季节也该过去了,自己应该也能卖药丸挣钱了。
顺便一起结账,正好。
朱大婶本想说不必这么客气,这一次水灾大伙儿受她好处颇多。
但她一个人不能代表全部的村民。
还是应下了。
回去晾了衣服便和大伙儿说了抓水蛭这件事。
村民们听说水蛭也能卖钱,除了煮饭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全都抓水蛭去了。
谢昭昭看到这么多人在抓,也不自己亲自去抓了。
她回去读书去了。
是的,她在书肆买的医书,尽量每天都读。
不能松懈。
短短两天的时间,附近的水蛭被村民们抓得差不多了。
小部分村民在谢昭昭这儿记录了每日送来多少条水蛭,等着以后让谢昭昭给他们结账。
但是大部分村民都是抓来悄悄放在门口或窗台上,并未留下名字。
谢昭昭明白他们的感恩之心,心中也对他们感激。
本基金,收钱是本分,不收是人情。
时间转眼过,就在村长和里正离开四天后,他们终于回来了。
“呀,是村长和里正,他们回来了。”
“里正他们回来了。”
“村长,里正,你们回来了,太好了。”
“县令大人知道我们的难处了吗?他有没有说要怎么帮我们?”
“是啊,我们该怎么办啊。”
于村长和里正出去这几天更瘦了。
那眼角的乌青不比他们这些在这儿待着的人轻。
可见他们这几天也不好过。
但是他们的嘴角是笑着的。
说明他们有带回好消息。
于村长说,“大家全都过来,我有话要说。”
于是,村民们便大叫开来。
“村长回来了,大家都过来,村长有话要说。”
“快回来,村长回来了。”
谢昭昭在屋子里也听到了村民们的声音,她高兴地出来。
于村长在看到谢昭昭的时候冲她点头示意一笑。
谢昭昭也点了点头。
一刻钟后,于村长看着几乎少四分之一的人,微微拧眉。
“怎么回事,剩下的人呢?”
陈爷爷笑着说,“在‘移山’呢……”
他把谢昭昭建议大家挖山洞放水的事儿说了。
于村长瞪大了眼睛。
不可思议地看向谢昭昭,“是你的主意?”
谢昭昭点头。
于村长眼眸里都是赞赏,还有惊喜。
陈爷爷见于村长的眼神便知道他也觉得谢昭昭的主意是对的。
便说,“小谢不仅安抚村民,让大家有秩序不混乱,还帮我们拿回了粮食……”
陈爷爷把傅平安他们被抢的事儿也说了。
只是隐瞒了尤氏这叛徒的事儿。
毕竟没有证据拿出来说也不好。
于村长边听边点头。
眼睛里的光芒越来越盛。
最后,他说道,“小谢的想法和县令那边商量出来的结果一样。”
众人大惊。
“什么意思?”
“难道县令也要我们挖洞?”
“是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谢昭昭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最保本的办法,也想过县令那边会这样做。
如今不过是实现了而已。
于村长双手往下压,“经过县令大人和整个枫县的村长这几天日夜不休地研究地势。
最后结论是丰沛村和李杨村挖两条水渠出来,就能把水全部引走,把已经淹了的村子露出来。
李杨村是一座小山挡住了水流,我们丰沛村的山高一些,需要更多人。
所以县令会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到我们丰沛村来。”
于村长这样说着,心中突然就升起一股优越感来。
这些老头花几天才确定下来的计划,他们丰沛村一个妇人在一天的时间就定下来,并安排人开始行动。
就这能力,他怎么能不骄傲?
“既然大家已经在挖山洞了,那我也去看看。”
于村长和里长迫不及待地往山洞那边去。
顺便还叫上了谢昭昭。
巡视一圈下来的村长和里正对谢昭昭是满意极了。
回来的路上,二人把她夸了又夸。
“小谢啊,真是可惜你怎么是个女子……”
这要是个男子,村长里正哪个位置她不能坐?
谢昭昭抿唇后很自信地说,“我不觉得我的能力比一些男人差。”
于村长和里正都愣了一下。
但是很快便反应过来。
哈哈一笑。
“你说得不错,女子又如何?哈哈哈,小谢啊,你前途无量啊。”
“丰沛村有你,以后就算我和里正暂时不在村里也不必担心了。”
这一晚,于村长和里正一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了很久的话。
二人的聊天内容谁也不知道。
第二天,附近村派来的壮年和县衙那边派来的二三十个衙役都来挖洞。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那挖洞的速度直接翻了倍。
然而在这一场热闹中,一个大人物登场了。
县令!
周县令的到来是谁都没料到的,于村长和里正跟在周县令身边,把他们不在的这几日发生的事儿都说了一遍。
“什么!我们几天才研究出来的方案,你们村一个妇人一天之内就定下来了?
本官不信,走,带本官去见见那妇人。”
他不是不信有人聪明地想到了挖山的主意,而是此事事大,能定下这件事的人必然有不小的魄力。
他不信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胆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