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凌落没有再进入记忆宫殿。
他搂着怀里温热的身躯,听着故阳均匀的呼吸声,明明眼睛酸涩,大脑却无比清醒。
失眠,这个纠缠了他两辈子的顽疾,一如既往。
上一世,他就是为了对抗这无边黑夜里的清醒,才一头扎进了数学和物理的海洋,用那些冰冷、严谨的公式和定律来麻痹自己,隔绝外界的一切。
渐渐地,他用知识为自己搭建了一座“记忆宫殿”的避难所。
从最初一个简陋的大门,到后来的一楼,再到穿越来蓝星后,耗费十几年光阴,将它扩建到了五楼。
算算时间,他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真正地睡过一个好觉了吧。
凌落僵着身子许久,半边身体已经有些麻木了,只得极轻地换了个姿势,想舒缓一下。
没想到怀里的人还是动了动,发出含混的鼻音:“怎么了……睡不着吗?”
“嗯。”凌落闭着眼,从喉咙里应了一声。
故阳困得声音都黏糊在了一起:“那你闭上眼睛,我陪你说说话……”
凌落闻言,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这只小猪,自己都快睡过去了,还想着陪他。
他睁开眼,食指弯曲,在故阳高挺的鼻梁上轻轻刮了一下:“不用,你睡。”
话音刚落,故阳平稳悠长的呼吸声就再次响了起来。
凌落失笑,重新闭上眼。
算了。
还是老地方见吧。
意识下沉,瞬间便进入了记忆宫殿。
他懒得再上楼,直接在一楼客厅的沙发上躺下,试图寻找一丝睡意。
可翻来覆去,脑子里的弦依旧紧绷着。
凌落叹了口气,认命地坐起身。
看来今晚又是一个不眠夜。
意识一转,他直接出现在了六层。
偌大的光幕如同一面透明的巨碑,静静地悬浮在空间正中,散发着幽微的光。
凌落走近,指尖在空中轻点,选择了“定制歌曲”。
他顺便瞥了一眼左上角的情绪值,四百四十多万。
距离五百万的目标,只差临门一脚了。
他收回思绪,开始为下一首歌做准备。
张明辉抽到的主题是《记忆中不会坠落的烟火》。
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主题。
烟火,绚烂夺目,却也转瞬即逝。
不会坠落的烟火,意味着永恒,也意味着一场盛大而悲怆的纪念。
凌落的指尖在空中顿住。
他的脑海里,几乎是瞬间就浮现出了一段旋律,和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位老人,为了纪念在火灾中逝去的爱人,三十年如一日,在空无一人的舞厅里独舞。
那份爱,就像那场大火,是他记忆里一场永不坠落的烟火,炽热,明亮,也带着焚尽一切的痛。
没有比那首歌更合适的了。
凌落不再犹豫,指尖在光幕上划过,写下歌名。
光芒闪烁,熟悉的答题面板再次浮现。
凌落的目光落在题目上,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眼角还是不易察察地抽动了一下。
【请简述M理论的五种弦论(I型、IIA型、IIB型、SO(32)杂化、E8×E8杂化)之间的对偶关系,并解释它们如何统一于11维超引力理论。】
弦理论。
凌落扯了扯嘴角,吐出两个字。
“还行。”
他抬手,开始在光幕上书写。
这一次,他笔下流淌出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学公式,而是大段大段的文字论述,夹杂着繁复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推导和逻辑证明。
“T对偶性,即在卷曲的额外维度中,半径为R的理论等价于半径为1/R的理论,它连接了IIA型与IIB型弦论,以及两种杂化弦论……”
“S对偶性,则是一种强弱耦合对偶,它将耦合常数为g的理论与耦合常数为1/g的理论联系起来,I型弦论与SO(32)杂化弦论便由此关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当最后一个字符落下,凌落的手指停在半空。
随着【回答正确】的提示音响起,歌曲文件已经静静地出现在一旁。
凌落没有停顿,直接定制下一首。
故阳突围赛的主题是——《我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独自较劲》。
这个主题,充满了迷茫、困惑和自我拉扯。
像一个人被困在浓雾里,看不清方向,只能凭着本能和自己不断地博弈、挣扎。
凌落的脑中,一首歌的旋律和意境油然而生。
迷幻的,慵懒的,又带着一点点神经质。
很适合故阳,他那清亮的嗓音,如果用来演绎这种带着迷幻色彩的歌曲,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像是误入迷雾的天使。
【定制歌曲:《雾里》】
他写下歌名。
光幕闪烁,新的题目浮现。
【请以康德的‘三大批判’为基础,论述‘物自体’(Das Ding an sich)的不可知性,并阐述其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哲学题。
还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伊曼努尔·康德。
这系统出题的跨度,比他想象的还要离谱。
不过,这道题,他倒是听周老在闲聊的时候提过一嘴。
他闭上眼睛,在宫殿里搜寻着那段记忆。
刹那间,整个记忆宫殿猛地一震!
凌落心神一凝,只感觉自己的意识被一股力量猛地向上拉扯!
原本只有六层的宫殿,上方竟凭空出现了一片更为广阔、空旷的空间!
第七层!
在那片崭新的空间墙壁上,只有一句话孤零零地挂着,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现象与物自体。
凌落瞳孔微缩。
困扰了他四年、始终无法突破的记忆宫殿,在短短几个月内,先是出现了音乐相关的第六层,现在又因为一道哲学题,拔地而起,出现了第七层?
这光幕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抬头看着那深邃的第七层,很想问问这光幕。
但一想到这玩意儿除了给他画大饼,就再没回答过任何问题,凌落便歇了这个心思。
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回题目上,动手。
“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
““物自体”既是认知的“边界”,也是实践与审美得以成立的“根基”。要理解“物自体”的不可知性及其作用,需从“三大批判”对人类认知能力、实践理性与判断力的划分出发,逐层解析其逻辑定位......”
“它的作用,在于为现象界提供一个客观性的根基……它是一个逻辑上必须存在,但经验上永远无法触及的‘X’……”
光幕静静地亮着。
这一次,机械音的回答异常迅速,甚至让凌落产生了一种错觉。
那声音里,似乎带着一种……呃!如释重负?
【回答正确。歌曲《雾里》已完成定制,相关乐谱、编曲小样已发放,请查收。】
凌落点点头,道了句“多谢”,拿起文件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
现在出去还早,睡又睡不着。
他百无聊赖地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角落里的虚拟乐器区。
凌落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走到乐器旁边,指尖在空中一点。
【唢呐】
扣除情绪值,直接进入练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