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寰算准时辰,堪堪在宫门将启之际抵达。
古朴恢弘的紫霄宫门前,昊天、瑶池二童早已侍立。
见得青寰降临,二人立即躬身行礼,神态恭敬:
“拜见青寰前辈!”
明显可见,修行这段岁月,二人修为精进不少。
青寰淡然一笑,抬手虚扶:
“无需多礼,尔等侍奉道祖左右,福缘深厚,好生修行,前途不可限量。”
说罢,如同对待自家晚辈般,轻轻拂过二人的发顶,步履从容地踏入宫门之内。
宫内蒲团之上,三清早已端坐,闭目养神。
西方接引、准提二人见青寰进来,脸上堆起笑容,遥遥稽首示意。
青寰亦是微微点头回礼,径直走向自己位于前排的蒲团安然坐下。
目光扫过殿内,却见伏羲、女娲兄妹正与帝俊、太一二人相谈甚欢,气氛颇为融洽。
青寰心中了然:
“果然如此,妖族天庭欲立,此四者未来皆为妖族顶梁柱,帝俊为天帝,太一称东皇,伏羲乃羲皇,女娲尊为娲皇。
纵使女娲日后成圣。
‘娲皇宫’之名亦昭示其与妖族气运休戚相关,妖族存续一日,她便多一分依仗。
只是成圣了不能参与巫妖量劫之战罢了,不然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而女娲,亦是妖族最后的倚靠……”
想到后来巫妖大战的惨烈结局,妖族自此一蹶不振,沦为后世的的一些阿猫阿狗刷取功德、证道途中的踏脚石,青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冷嘲。
“不知何处冒出的‘纯阳真人’和‘九天荡魔祖师’阿猫阿狗之流等等。
口号喊得震天响,‘荡平天下妖族’?不过是专挑些无根无底的小妖下手,装点门面专杀炮灰。
可听闻他们敢去北俱芦洲寻鲲鹏、白泽、计蒙、鬼车这等大妖的晦气怎么没有一个喊口号的去斩了这些人?
便是那妖族太子陆压,又有哪个敢碰?
欺软怕硬愚弄世人,还得供奉说他们好,这‘荡妖’的形式主义,倒是做得十足……”
真正创立妖族的十大长老那是一个都不敢去碰瓷的……
专门找没有背景的下手,那些长老各个吃的流油多的都发霉了臭了当柴火烧了,也没见哪个正义的降魔祖师去。
那些专门巡查斩妖除魔的荡魔祖师完全就是个笑话……
正当青寰念头转动之际,一股浩瀚无比、蕴含天道威严的气息蓦然充斥整个紫霄宫!
宫门在无声无息间沉重关闭。高台之上,道祖鸿钧的身影已然显现,缥缈玄奥,无法揣度。
“吾等拜见道祖!”
三千先天神圣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汇聚,震动紫霄宫。
鸿钧目光垂落,淡漠无波的声音响起:
“此次开讲准圣之道,关乎尔等证道之机,静心,聆听。”
鸿钧道音恢弘,化作实质的道韵涟漪,环绕紫霄宫流转不息。
三千先天生灵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心神皆被大道玄奥牵引。
青寰端坐于蒲团之上,周身天道功德无声燃烧,化作智慧毫光,助他理解洞悉鸿钧所述“准圣之道”与“斩三尸法门”的核心精义。
毕竟自己可不会走于三尸之路。
三千大道,殊途同归,本质皆为法则演化。
三尸之法精妙,在于它乃一条捷径——纵使法则未能圆满,亦可凭借此门径证道准圣,窥视圣境!
鸿钧圣音阐述分明:
?斩三尸证道法门:?
?斩善尸 (上尸彭琚):?
?根源:? 玉枕关,主眼窍晦暗蒙尘。
?法门:? 择一先天灵宝,寄托自身纯粹善念。
引本命真火淬炼玉枕关,心境澄澈如镜,以“无为道心”剥离善念元神,持灵宝镇压紫府识海。
?证效:? 法力磅礴倍增,天道感悟如涓涓细流汇成浩荡江河。
?斩恶尸 (中尸彭瓒):?
?根源:? 夹脊关,乱中焦气血,滋生七情六欲之毒。
?法门:? 择一蕴含杀伐煞气的先天灵宝(尤以凶煞极品为佳),承载剥离之恶念。
引煞气贯通夹脊,粉碎其蛊惑之巢。
需历“九劫心魔”考验,以地煞真火焚尽妄情痴欲,方能执掌兵戈,立定元神。
?证效:? 道行修为再翻天地,五行生灭、万物演化,尽在一念掌中。
?斩自我尸 (下尸彭娇):?
?根源:? 尾闾关,蚀下焦精元,乃“我执”根源所系。
?法门:? 需顶级先天灵宝,将本命元神精华融入其中,破开尾闾关“九蛊之锁”。
斩尽“我执”之际,真灵一分为二,化身与本体同形同心,互为本真印证。
?证效:? 三尸圆满,法力通玄浩瀚若无尽星海,初步触及混元门槛。
?灵宝为刃,品级定高下:? 寄托灵宝品级越高,斩出之尸实力越强。
若以至宝(先天至宝)斩尸,道行威能远超寻常灵宝数十倍!
?三尸合一,寂灭证圣:? 三尸尽斩后,需引混沌本源之气淬炼三尸化身,使善、恶、执三念归于“无我无相”之境。
此时身化亿万道则毫光,映照诸天寰宇。
三尸化身重归本体,元神与天道共鸣契合。
?无宝反噬:? 若无先天灵宝寄托,强行斩尸必遭三尸神剧毒反噬,道躯元神顷刻崩解。
?量劫之限:? 三尸未斩尽前卷入大劫,因果纠缠之下,亿万载苦修可能一朝尽丧。
?天道为鉴,桎梏不明:?
“三尸斩尽非终点,寂灭重生方为圣。”
………………………………………………………………………………………………
青寰心念电转,洞若观火。
鸿钧所传三尸之法,实无半分藏私,利害得失剖析得明明白白。
他凭借燃烧天道功德的加持,方才窥探到这完整无缺的法门,其中凶险与苛刻条件——尤其是斩恶尸所需凶煞极品灵宝,同根同源之间想找一件凶煞极品先天灵宝…………
这跟想要成圣有什么两样……
殿中其余三千客,恐无一人能这般透彻理解其中深意。
那怕是太清老子也得成圣后才能发现这其中的端倪……
自己只不过是提前知道了个结果而已,现在算是搞明白了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