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三人论道

作者:后天星期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刹那间,亿万万生灵被无形的道力牵引,自山川河岳、草木精怪、飞禽走兽乃至虚空尘埃中显化,化作流光汇聚而来。


    峰峦之下,顷刻间坐满了形态各异的听道者,却无半分争抢喧嚣,唯有秩序井然,虔诚肃穆。


    道韵弥漫,浸染每一寸空间。


    草木枝叶舒展,凝结出细小的金色符文;山石表面流淌着智慧光泽。


    飞禽走兽眸中灵性暴涨,显露出顿悟的狂喜。


    万物生灵,皆沉醉于这无上妙音之中,如饮琼浆,如沐甘霖。


    青寰亦是闭目凝神,仔细体悟接引之道。


    那些关于苦谛本源、因果纠缠、宏愿构建的玄理,尤其是其中对“光”之本源法则的深刻运用,让他心神微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一微尘,可纳三千大千世界玄机;悟一刹那,能容无量劫时光流转。


    恒河沙数佛国净土,皆由一念清净心光自然化现。”


    接引的道音愈发玄奥。


    “以无上愿力为基石,以无边慈悲作栋梁,方可构筑西方妙境——极乐净土。


    此界不在东西方位,唯心净方显;不落有无窠臼,唯信愿得生。


    成就此土,便是无量功德,亦是通天彻地之无上神通。”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执掌生灭之枢机,纵使浩劫崩陨,亦明悟虚实更迭之妙谛。


    苦海波涛是虚妄,众生本具觉性是真实;红尘万象是泡影,无上宏愿功德是实相;色身皮囊终腐朽,无量光寿法身永恒。


    即虚即实,非虚非实,超然物外,是名‘接引’。”


    道音渐歇,金莲光华内敛。


    青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赞叹:


    “善!接引道友之道,玄妙精深,令吾获益匪浅。


    尤其道友对‘光’之本源法则的领悟与运用,已达化境,吾不及也。”


    他坦然承认,大道三千,各有所长,他未专精光之法则,自然无法比拟。


    “哈哈,恭喜师兄道行再进!”


    准提抚掌而笑,眼中带着真挚的喜悦,却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这位师兄对道的领悟向来在他之上,若非生于贫瘠西方,受困于气运,成就岂会逊色于眼前的青寰道人?


    接引谦和一笑,摆手道:


    “道友谬赞,惭愧惭愧 吾之道途,尚在荆棘中摸索前行,微末所得,不值一提。”


    “善。”


    青寰目光扫过接引、准提,心中澄明。


    他如今已洞悉阴阳本源,融会贯通,达大罗感悟境界境圆满,目前所缺的唯法力积累与更深层次的参悟打磨以求突破。


    眼前西方的接引准提也都是资质绝顶之辈,但无阴阳本源印记,亦缺完整的大道法则支撑,即便听了他的道,也难以真正修成阴阳大神通以及感悟阴阳核心之道。


    随即朗声道:


    “既然接引道友已开讲大道,吾亦献丑,略述一二阴阳微义。”


    “善哉!道友请!”


    接引、准提齐声应诺,精神陡振。


    紫霄宫中,青寰头顶那件先天至宝垂落阴阳法则助其悟道的景象,历历在目。


    那至宝散发的无上威压与玄奥,令他们心惊之余,觊觎之心愈炽。


    奈何那等至宝无一不是攻防一体,威能莫测,绝非此刻他们师兄弟此刻所能觊觎抗衡,只得安下心思,专注听道。


    青寰不再多言,心念微动,周身气息陡然变幻:


    “大罗本无极,阴阳自开宗,一炁分混沌,两仪定鸿蒙!”


    话音初落,天地交感!苍穹之上,紫气浩荡三万里,如巨龙盘旋东来;大地之下,玄阴之气升腾,化作幽邃漩涡。


    两道浩瀚无匹、性质迥异的道韵洪流自青寰身上爆发,于虚空中交汇、碰撞、旋转,演化出巨大的阴阳太极道图,笼罩四极八荒。


    道图缓缓转动,生灭造化之意弥漫,道韵如实质的潮汐冲刷着整个空间,令峰下亿万生灵心神剧震,仿佛目睹了开天辟地的源头景象。


    “阴者,纳坤厚之德,藏万物之终始;阳者,显乾健之明,运宇宙之造化。


    ——道非言语可尽述,唯阴阳互抱,负阴而抱阳显现;名非概念可拘泥,在有无相生、虚实相冲之间。”


    “阴主静敛,阳司躁动,动静相宜,乃成天道运行之常轨。


    然阳极必生变,物壮则老;阴极则转阳,否极泰来。


    恰如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此乃天道盈亏之理,亦是人道忌满戒张之训。”


    “大罗之境非至高终点,阴阳流转即是大道本身。


    阴为孕育万物的玄牝之门,阳为催生造化的刚健之力。


    阴柔至极,可化九幽寒渊;阳烈至盛,能焚八荒寰宇。


    二气相冲相合,则万物生发;二气分离悖逆,则天地倾覆,万物消亡。”


    “阴承载阳之动能,阳驾驭阴之潜藏。至阴之深处,蕴藏着孕育惊雷的‘太静’;至阳之核心,则内敛着平息风暴的‘太动’。


    静极则雷动九天,动极则风息浪止。


    至阴能孕育至阳之精粹,至阳可凝聚至阴之本源。


    此阴阳转化之枢机,玄妙莫测。”


    青寰的道音时而如洪钟震荡,阐述天地至理;时而如细雨呢喃,剖析阴阳微玄。


    那巨大的阴阳道图随之变幻,时而演化地水火风,时而凝成星辰万象。


    峰下生灵听得如痴如醉,许多生灵身上浮现出淡淡的黑白二气,呼应着天地道韵。


    接引、准提二人早已闭上双目,心神完全沉入这博大精深的阴阳至理之中。


    天地万物,莫不分阴阳,莫不由阴阳演化。


    此道至简,却蕴含混沌终极奥义,即便对于他们这等先天神圣,亦是振聋发聩,启迪良多。


    青寰对大罗境阴阳之道的掌控,果然已达圆满无碍之境。


    “大罗者,需明悟阴阳轮转不息之真谛;欲窥大乘者,则需领悟阴阳同参、混元如一之妙境。


    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返,周流循环,永无止息,方能超脱造化侵扰,得大自在。”


    “持守阴柔之本,怀抱阳刚之德,心境当复归于如婴儿赤子般的至纯至朴。


    以玄阴滋养根本道基,以正阳点化元神真灵。


    阴气下沉为浊,阳气上升为清,清浊自分,秩序乃现——分清浊则天地定位,万物衡稳;合清浊则重归混沌,万象湮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